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河馬與犀牛是身型比較接近的兩種巨獸,都是小短腿大肚子,關於它倆孰強孰弱的爭議一直不絕於耳,今天我們就來綜合對比一下兩者的實力。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我們先來對比一下兩者的體型,我一直認為——拋開種類談體型就是耍流氓!因為河馬現存兩種,而犀牛有5種,各種類體型差距很大,所以我們必須分種類詳細介紹。

河馬

河馬雖然名稱裡有“馬”,但它和牛同屬鯨偶蹄目,現存與河馬關係最近的是鯨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河馬共有兩種,一種是我們最熟悉的大河馬,另一種是侏儒河馬。大河馬是非洲現存第三大動物,僅次於非洲象和非洲白犀牛,野生大河馬成年雄性平均1.5噸,雌性1.3噸,最大科考記錄2.67噸,但河馬成年之後還能生長一段時間,所以完全成年的公河馬體重一般在2噸左右。動物園裡的大河馬才能長到3噸以上,5噸的河馬根本不存在,大家不要輕信網上的數據。而侏儒河馬最大不超過300公斤,不到大河馬的八分之一。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上圖就是大河馬、非洲雌獅、雄獅、尼羅鱷的平均體型對比,最下面黑色的是長6.17米重1075公斤的洛龍。可見大河馬並沒有多數人想象中的那麼巨大。

說完了河馬,再來看看犀牛家族。

犀牛

犀牛是現存最大的奇蹄目動物,雖然名為犀牛,但它和馬關係更近。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分佈於非洲和亞洲的熱帶地區,現存5種,犀牛因為犀牛角而遭到殘忍的捕殺,目前,全世界的野生犀牛數量約為27300頭,在非洲和印度的一些地區,保護人員必須持槍寸步不離的守著犀牛才能遏制猖獗的偷獵行為,但去年仍有892頭犀牛死在偷獵者的槍口之下平均每10小時就有一頭犀牛被殺死!這種珍貴的巨獸正被逼上絕路。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下面按照體型依次介紹5種犀牛。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1、印度犀,又稱大獨角犀,是現存最大的獨角犀牛,雄性平均體重2噸左右,最大3.2噸,目前數量3600只。在印度和尼泊爾的全力保護之下,印度犀從不到100頭恢復到目前的數量。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2、白犀牛,非洲體型最大的犀牛,曾經白犀牛分為南北兩個亞種,就在去年3月,最後一頭北部白犀牛“蘇丹”逝世,標誌著這一亞種已經功能性滅絕。現存南部白犀牛野生數量約18000頭,是數量最多的犀牛種類,雄性平均體重1.8-2.2噸。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3、爪哇犀,又稱小獨角犀,平均體重1.5噸,最大2.3噸,分佈於印尼爪哇島,是犀牛現存數量最少的一種,只有68頭,爪哇犀在過去10年裡數量只增加了17頭,讓這一物種擺脫滅絕遠遠不夠。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4、黑犀牛,非洲第二大犀牛,體重850-1600公斤,現存數量5500頭。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5、蘇門答臘犀,現存最小的犀牛,平均體重700公斤,最大1.1噸,現存數量不足80頭。

兩者對比

有了體重數據,我們就來給它們進行排名,平均體重由大到小是:

印度犀≈白犀>大河馬≈爪哇犀≥黑犀牛>蘇門答臘犀>侏儒河馬

從體重來看,印度犀和白犀比河馬大,而爪哇犀、黑犀牛和大河馬不相上下,印度犀和爪哇犀與河馬無法碰面,只有白犀和黑犀能與河馬相遇,因此,犀牛與河馬遭遇時,犀牛的體重優勢更大。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而現實中也確實如此,在非洲的保護區裡,犀牛與河馬的互動並不少見,多數時候是犀牛佔上風。

而且我們通過對比兩者的身體結構和生活習性也可分出高下。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河馬的小短腿沒有犀牛的小短腿跑得快

1、河馬就是長腿的肉球,脂肪含量太高;而犀牛看似肥碩,實則非常結實,所以兩者同體型時犀牛比河馬更重,這是肥肉與五花肉的對抗。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犀牛可以像馬一樣三腳騰空極速奔跑,河馬不行

2、犀牛是完全陸生動物,四肢更粗壯,更靈活,肌肉更發達。河馬是半水生動物,長時間離開河流會脫水,在陸地上不太靈活,體脂率更高。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被獅群攻擊後的河馬傷痕累累

3、犀牛皮膚更厚實,防禦力更高,河馬的防禦主要依靠厚實的皮下脂肪。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4、犀牛的尖角穿透力很強,而且位置正好可以刺中河馬的大嘴、脆弱的頸部和腹部,在印度,發生過大獨角犀刺死亞洲象的真實事件;而河馬的尖牙並不足以咬穿犀牛的厚皮,拿大嘴去咬犀牛的頭很容易遭犀牛角刺穿上顎。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犀牛驅趕獅子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河馬被獅群攻擊,毫無反抗,可以由於脫水而體力不支

5、犀牛脾氣更暴躁,自衛意識更強;河馬自衛意識非常差,在旱季時河馬上岸很容易被獅群殺死,而河馬通常不會反抗,任由獅群啃咬,被稱為“挨啃小天使”。網上流傳的河馬每年殺死3000人純屬造謠,在非洲,河馬每年致人死亡的數量不足鱷魚的一半。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上圖是1965年贊比亞卡富埃國家公園6大掠食動物的獵物名單,其中獅子的獵物中出現了6頭河馬河馬在旱季時被迫上岸,在陸地上無法長時間奔跑,再加上脫水,被獅群獵殺的情況並不少,河馬並沒有網上流傳的那麼無懈可擊。贊比亞的犀牛很少,但在非洲犀牛主要分佈國南非、納米比亞、肯尼亞、津巴布韋四國也很少發現獅群能夠成功獵殺犀牛

所以綜合比較,犀牛的優勢大於河馬,兩者角力犀牛的勝率高於河馬。

但在非洲也發生過河馬“殺死”犀牛的事件。

河馬如何“殺死”犀牛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這件事發生在2017年6月南非,一頭被割掉角的犀牛(保護人員割掉的,防止犀牛被獵殺)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一個水潭喝水,但這個水潭被兩頭河馬霸佔了,河馬不願意分享水源,便攻擊犀牛,體力不支又沒有角的犀牛被兩頭河馬推入水潭,深陷淤泥之中,最終不幸溺亡。

這件事經報道後國外很多網友將責任推到割掉犀牛角的保護人員身上,認為如果犀牛體力充沛又有角的話,它完全可以擊敗兩頭河馬。可保護人員割掉犀牛角也實屬無奈之舉。

河馬與犀牛誰更勝一籌?

犀牛給河馬“捶背”

這兩種巨獸在多數情況下都能和平共處,兩者甚至多次在一起愉快的玩耍,只有旱季爭奪水源和食物時才會發生衝突,所以實在沒必要爭論誰強誰弱。

我是百科千尋君,關注自然,熱愛自然,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