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西斯廷圣母》。圣母长袍上的褶痕使人联想到她由清风送至此处,徐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展现出其永恒般的优雅。

赢得生前身后名,妥妥的人生赢家

文艺复兴有三杰,说起达·芬奇,你也许会想起他百科全书式的博学和《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谈到米开朗基罗,他的雕塑《哀悼基督》也大名鼎鼎。他俩不仅作品知名,个性也很鲜明,存在感都很强。

但提到拉斐尔,人们可能只能想到《西斯廷圣母》柔和的笑容。其实他不仅仅爱画圣母,也画过大气开阔的《雅典学院》。如今,人们可以在梵蒂冈宫签字厅见到这幅画。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圣母子与小圣约翰》。这三个人物的结构显得灵动流畅,他们位于一处占据了画面较大空间的自然布景中:圆形牧场上生长着小灌木丛,古老的废墟兀自立在小湖边上,而泛着微蓝色调的群山则耸立于后景里。

很少有人了解这位画家的个性,三杰中,他是最没存在感的一个。但总结起来,才发现他像海绵一样暴风吸收各位大师的技术优势,化为己用;而且性格是天使乙方,有求必应。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得到了多位教皇的赏识,简直是开挂般的励志模范。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海绵”学生

拉斐尔比很多画家幸运,他出生在一个艺术家庭,父亲乔凡尼·桑齐奥是一名画家和诗人,还有自己的工作室。从小,拉斐尔就跟在父亲身后学画画。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父亲教到一半,发现儿子实在是过于天才,自己的技术已经没法满足他的知识需求。还没来得及找到更合适的老师,他的父亲就病逝了。

但拉斐尔并没有放弃绘画。16岁那年,他来到佩鲁贾,进入画家佩鲁吉诺的画室学画。佩鲁吉诺是达·芬奇的同学,长着一张看起来好像永远在生气的脸,是当时的绘画大师。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佩鲁吉诺肖像》。彼得罗·万努奇,人称佩鲁吉诺,同时代的人将其视作“意大利最杰出的画家”。他在佩鲁贾为贵族、商人、修道士和法官绘画,年轻的拉斐尔拜他为师。

这位老师系统地教会了他绘画的基本功——研习构图、预设素描稿、绘制底图,以及把最终的作品雏形转绘于画框上。拉斐尔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吸收绘画知识,并迅速地转为己用。

这家伙简直是个“拷贝机”。他最初成名于惟妙惟肖地模仿老师的作品,甚至让人难辨真伪。他绘制的很多人像,如果不标明作者,所有人都会以为是佩鲁吉诺的手笔。

当时,佩鲁吉诺刚开始描绘“圣母的婚礼”主题,少年拉斐尔也投身于这一主题的练习中:在圣殿正下方,圣母玛利亚与圣约瑟的婚礼在一位大祭司的见证下举行,他将两位新人的手合在一起。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

《圣母的婚礼》。左图为拉斐尔所作,右图为佩鲁吉诺所作。

对比这两幅不同版本的圣母婚礼主题画作,可以看出区别:学生在画面中呈现出更优秀的空间感,突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而老师描绘的横向檐壁以及人物的展现方式略显生硬。

在拉斐尔的画里,众人围绕着中心人物呈圆形排列,这更利于展现出人物的姿态。借助于地上的石板铺面,以及随着空间从近到远的推移,人物的体型慢慢缩小,

展现了拉斐尔对距离层次感更强的掌控力。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圣母加冕》。这是拉斐尔通过与老师佩鲁吉诺的工作室竞争而取得的首个订单。

很快,年轻的拉斐尔再次出师。17岁那年,拉斐尔在画作中的署名已经排在同事之前,落款是“magister”,即“大师画家”。他不再以学生的名义绘画,而是能够以独立的身份签订绘画合同了。

出师之后,拉斐尔青出于蓝,经常和老师佩鲁吉诺抢单,往往还更受甲方欢迎。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不只是拷贝机

佩鲁吉诺的画技已经无法满足拉斐尔的需求,他开始学习当时最顶尖的画家技法。“拷贝机”的本事再次进化,他学到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技术。

有一次他正画着委托的草稿,听说偶像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在佛罗伦萨一起绘制壁画,自己的工程立马丢下,跑去佛罗伦萨看偶像,简直像个追星boy。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布里奇沃特圣母》。画中人物姿态的配合显得格外优雅,以朝着不同方向扭转的优美动作连接在一起。

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都是当时最顶级的大师,一山不容二虎,而且据传一直不和。佛罗伦萨的市政部门邀请他们一起作画,显然没安什么好心。

但这可乐坏了拉斐尔,他一边吃瓜一边学习技法,博采众长,到处偷师。他学到了达·芬奇的构图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和风格,绘画风格日渐成熟,迅速和两人齐名。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天使》(巴隆茨祭坛画局部)。

他开始接到更大的单子。在一次重要的委托中,甲方要求画一组夫妇肖像。这富有的商人和艺术资助人阿涅罗·多尼和他的妻子玛达莱娜,是佛罗伦萨首批请他作画的资助人之一。

肖像出来后玛达莱娜乐开了花,这简直就是人间富贵花版本的《蒙娜丽莎》。玛达莱娜的姿态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没有如后者那样刻画暧昧不清的人物表情,使其显得心事重重。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玛达莱娜·多尼肖像》

拉斐尔通过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出这位女子丰满的身材和并不完美的容貌,尽管如此,他力图使其眼神更显柔和,并把脸部轮廓描绘得更为优雅。

他耗费心力,成功地表现出逼真的衣料,蓝色锦缎的袖管和覆在双肩上的透明薄纱,还有戒指和吊坠,强调着她的身份。心中大悦的甲方夫妇顺势把拉斐尔介绍给了教皇

,从此他逐渐走上人生巅峰。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入葬》。1500年,在一场演变为大屠杀的家族婚礼中,格里芬内托·巴廖尼被自己的一位堂兄杀害。几年之后,他的母亲亚特兰塔请拉斐尔为家族礼拜堂创作一幅“哀悼基督”主题的祭坛画,以寄哀思。

年轻的拉斐尔博采众长,实现了自身艺术风格的演变。他将其他艺术家的技法归为己用,但并非单纯的复制,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现了超越。

艺术史学家克里斯托夫·特内斯明确说过:“他从未想要与众不同,他只想做得更好。受益于对前人的深入理解,他从中摸索出新的艺术道路,由此通向巅峰。”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美惠三女神》。拉斐尔的这幅画作有一个难解之谜,即苹果的出现——在以前描绘美惠三女神的作品中,从未出现苹果这一元素,这让画面中三位女神的形象更接近海丝佩拉蒂三姐妹,因为只有后者才拥有能让人永葆青春的金苹果。

米开朗基罗超级讨厌拉斐尔,管他叫抄袭者。他生怕自己正在画的圣彼得大教堂天顶画被抄袭,特地封了起来。但拉斐尔不屈不挠,不惜找到建筑设计者布拉曼特走了后门,还是看到了对方的作品。

米开朗基罗1511年8月才向公众揭开此工程的神秘面纱,与此同时,拉斐尔为他的《雅典学院》添上了最后一笔颜色,他的传世之作宣告诞生。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雅典学院》。

画面展开在一个向天空敞开着的恢宏建筑内,墙壁上装饰着雕像和浅浮雕,哲学家群像现身大厅中,这些伟大的古代思想家的形象就这样跃然其上。他们中有的在讨论,有的在思索,有的在聆听,有的在他的学生们中间书写,或是和雅典城邦居民们交谈。

拉斐尔成功地将一个抽象主题转换为具有故事情节的场景,通过更丰富多彩、更自由洒脱的绘画手法,将众人物布置在画面空间中。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雅典学院》中的柏拉图,脸的原型为达·芬奇。

画面的中心位置,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用食指指向天空,表示获得神的启示,他手里拿着一本自己的《对话录》,拉斐尔把他的脸画成达·芬奇

;单独坐在第一级台阶上的是赫拉克利特,脸的原型则是米开朗基罗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雅典学院》中的赫拉克利特,脸的原型为米开朗基罗。

在位于画面右端底部的一群人物中,拉斐尔本人的脸挤在一个小角落看向观众,在古希腊与16世纪的罗马之间实现了微妙的时空“穿越”。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脸站c位,他自己则站在一侧谦卑地旁观,可以说十分会做人了。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雅典学院》中右下角的观众,脸的原型为拉斐尔自己。

拉斐尔在佛罗伦萨站住脚后,一直和米开朗基罗掰头。拉斐尔年纪更小经验更浅,却经常处于上风。当时挖掘出来一个古典时期的雕塑《拉奥孔和儿子们》,拉奥孔缺个手臂。教皇组建了专家评审团,其中就有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两尊大神,他俩争论了好久这胳膊是弯是直。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拉奥孔和儿子们》,表现了特洛伊祭司拉奥孔与他的两个儿子被海蛇缠绕而死的情景。原手臂出土后得到复原,图为原手臂的雕像。

最终评审团基本全站拉斐尔,以绝对优势击败了米开朗基罗,手臂被修复成直的。但后来原装手臂出土之后被证实是错的,人家胳膊弯着哪。

无论如何,拉斐尔在打败老师后,又“打败”了偶像。人生简直所向披靡,一路无敌。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天使乙方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很疑惑,为啥他总能打败前辈?甚至能吸引人们支持他错误的意见?

首先,从拉斐尔的自画像上可以看出,这家伙长得眉清目秀,甲方看到他就赏心悦目。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自画像》。真是个小鲜肉。

其次,他审美好,会给客户的画像加柔光,很多瑕疵被隐去,美丽的轮廓被凸显。在他之前,家家户户人手一份的圣母像往往是呆滞刻板的,过于庄重,反而失掉了美丽;拉斐尔的圣母以母性的温柔以及青春健美为主题,特别

关注人们的真实需求。

甲方的要求,拉斐尔总是敬业地完成,高产得不得了。他性格柔和得简直不像个艺术家,堪称天使乙方。此处不得不再一次点名达·芬奇,不但热爱拖稿,还恐吓甲方催稿神职人员“再催就把你的脸画成叛徒犹大……”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

左图为德裔尼德兰画家汉斯·梅姆林的《圣母子和马丁·凡·尼文霍夫双联画》,描绘出了一位神态庄严的圣母,正郑重地把圣婴耶稣展现在众人面前。右图为拉斐尔的《抱婴圣母》。圣母与圣婴之间的情感互动十分强烈:耶稣身子贴向母亲,而圣母用双手支撑着他,姿态中满溢着无限柔情。

拉斐尔人缘还好,十分懂得尊重人。他画圣母像出名,人也挺“圣母”的。据说他只要在某地待上五分钟,就会有人来求画,他很少拒绝。

技术和性格都这么好的结果,就是当时的各位教皇都中意他。任命新的圣彼得大教堂的首席建筑师,候选人就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比起两位大师的脾气和拖延症,教皇毫不犹豫地选了拉斐尔。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红衣主教亚历山德罗·法尔内塞肖像》。拉斐尔描绘出主教坐在工作台前的样子,大胆地利用人物的斜视刻画出偏移的眼神,以此作为这位红衣主教在写作构思时获得灵感并备受启发的表情。

说实话,拉斐尔比不上达·芬奇的创造力,也比不上米开朗基罗对肌肉走向的精准把控,但他像个不知疲倦的黑洞,捕捉了一切能够看到的光,提炼之后还能升华。他柔美的人像综合了大师技巧与自身理解,把文艺复兴推向了顶峰。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披纱巾的少女》。这幅作品便是他将自己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所有绘画成果用画笔呈现出来的集大成之作:画面的空间感与体积感变得真实可信,人物衣着的材质和外观也刻画得越显逼真。亚麻质地的面纱之下现出一名女子(这可能是拉斐尔的情人——著名的弗纳利娜)。

37岁的时候,拉斐尔发了一场致命的高烧。仅仅15天后,这位画家就离开了人世。

拉斐尔葬在万神殿。红衣主教彼得罗·本博题写了墓志铭:“他活着,大自然害怕被他征服;他逝去,又怕自己也随之枯亡。”可以说,这句话是对一位画家最有分量的认可与尊重了。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椅中圣母》。在此构图中人物彼此靠近,呈现出非常亲密的姿态,并在这幅圆形画中融为一体——圆形画这种绘画形式在文艺复兴时期风靡佛罗伦萨。

- END -

文丨西湖醋鱼

未注明来源图片 | 拉斐尔

部分内容来源 |《拉斐尔:柔美与和谐》

《中国国家地理》原创“纸上美术馆”系列

艺术启蒙读物

翻开书本

如同走进“纸上美术馆”

贴心的随图解读

带你感受艺术的温度

把美术馆带回家

细细品读拉斐尔的作品吧

相比达·芬奇,拉斐尔简直就是天使乙方

纸上美术馆系列之

《拉斐尔:柔美与和谐》

请复制此淘口令购买

₳2M6A1a5kB8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