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農村的殺豬匠,各有各的絕活,殺豬不要錢,只拿下水

那年快到年底時,劉大奎孫子六週歲,要剃毛頭。剃毛頭就要辦幾桌酒席把莊裡人都請來吃上一頓。劉大奎要把家裡餵了大半年的肥豬殺了上酒席,這樣也省得再花錢到肉聯廠去買肉了。

劉莊每戶人家都餵豬,多的一家兩三頭,少的一家一頭。一般來說,豬可以分三種,喂肥了就殺掉賣肉的叫肥豬;專門留著生小豬的是母豬;還有就是給母豬配種的叫公豬。

劉長福家喂的就是一頭母豬。每年夏天,劉莊人都會到他家去捉小豬回家喂,說是去捉,其實是買,買回家喂到年底二三百斤也差不多就肥了。

餵豬平時可以攢糞上地,年底喂肥了可以賣給鎮裡的肉聯廠,價錢好的時候一百多塊錢一擔,一頭豬能賣個三百來塊錢。

小說:農村的殺豬匠,各有各的絕活,殺豬不要錢,只拿下水

除了整頭豬賣給肉聯廠,劉莊還有少數人家自己找殺豬匠來家殺豬,殺好後把豬肉割成一條條的賣給本莊人,比賣給肉聯廠能多賣幾十塊錢。劉莊附近有兩個殺豬匠,李莊的李大錘和趙莊的趙一鉤。

雖然都是殺豬匠,李趙兩人殺豬手法卻又不同。李大錘殺豬的時候,手握一把長柄大木槌,趁豬不注意,照著豬腦袋夯上一錘子。

夯的時候最要緊的是要拿捏好力度,既要把豬夯蒙了趴地上,又不能把豬腦袋夯壞了,要不然留下個爛豬頭,主家定是不願意的。殺了這麼多年的豬,李大錘已經可以看那豬的個頭和年齡估摸出掄錘子的力度,從沒失過手。

等到那豬捱了一錘子哼哼唧唧趴在地上起不來了,李大錘的徒弟便拿繩子上前把豬的兩條前腿和兩條後腿捆在一塊兒,這樣那豬便不能再掙扎,然後拿一把長刀戳進豬脖頸裡放血,放完血推到開水池子裡刮毛,刮完毛再抬到案子上開膛破肚。

趙一鉤殺豬使的是一根兩米多長的細木棍,一頭綁著一個鐵鉤子,趁豬不注意的時候拿鉤子猛地勾住豬下巴。豬被勾住了定會朝後掙,鉤子只會鉤得越來越深。這時候趙一鉤和豬拔河一般誰也不讓誰。待到那豬筋疲力盡時,徒弟便拿繩子上前去捆了起來。

李趙二人殺豬從來不收錢,一般是帶著徒弟一塊兒擱主家吃頓晌飯,臨走時再拿三件豬下水。豬肝、豬肺、豬腰子、豬肚子、豬大腸、豬小腸裡任挑三件,師父兩件,徒弟一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