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以浙派人物畫知名的方增先先生已經87歲了,然而談及中國畫,第一強調的依然是線條。

梅雨時節,“澎湃新聞·藝術評論”和“上美講堂”一行拜訪了知名畫家方增先先生,方先生的家位於上海松江,房子的模樣和室內傢俱幾乎是方增先先生自己的設計,一些來自家鄉簡潔的老門板組成深色的牆,桌子的細節設計和牆上門板的結構呼應。透過室內的落地窗能看到一個水草茂盛的花園,花園中有一隻名叫“杜尚”的大狗。傳統與當代的結合,透露出方增先的人生經歷——他從傳統中吸取筆墨語言開創了浙派人物畫,他也曾是上海美術館的館長,在任期間將“雙年展”的概念在上海落地。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家鄉老門板被用做室內設計,上掛方增先書法


如今87歲的方增先先生被聘為上海美術學院顧問教授,他雖久未露面,但講話節奏一如從前,面對“澎湃新聞·藝術評論”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均思考片刻,然後言簡意賅地回答。從傳統中來的 “浙派人物畫”,想讓畫家看得更廣的上海雙年展……這些出自於方增先先生之手的美術事件在他的口中卻顯得輕描淡寫。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方增先


澎湃新聞:與中國古代人物畫的取材不同的是,您當時畫的人物畫畫的多是新中國人的生活狀態,其中最被人熟悉的是《粒粒皆辛苦》,您當時是怎麼會進行這樣的轉化的?

方增先:人物畫怎麼使它更接近生活,這跟寫生大有關係。解放後,強調藝術為人民服務,繪畫提倡表現生活,很多人開始畫真實存在的人,這時候需要畫素描。素描西方寫實繪畫的基礎,用毛筆是沒辦法畫素描。當時就從白描入手,人物畫有了線的輪廓。特別是臨摹敦煌壁畫回來,(當年文化部,組織中央美院和華東分院十三個老師組成敦煌考察隊,在那裡臨摹三個月)。

用素描能力,用線勾了準確的造形,中間不能停留在平塗,開始是用水墨表現光線。水墨,一方面要求用筆,表現線的變化,另一方面把人物畫整體撐起來。所以這個水墨人物畫,是線構完了以後用大塊的水墨的形式感,墨的靈動感。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粒粒皆辛苦,1955年(1978年重製)


澎湃新聞:西方素描和光影的表現在您的水墨人物畫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方增先:因為人物畫必須造型好。造型必須跟結構有聯繫。僅僅是光影素描還不夠,栔斯恰柯夫素描掌握光的印象,不涉及結構造型。只有瞭解結構,素描才會更可靠。“光影”我只是參照一部分,它的作用是更突出線,和西方一樣搞法是不行的。光影要跟線條協調。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遠望,2009


澎湃新聞:您開創了浙派人物畫,如今美術學院的“水墨人物”課幾乎都是從您的畫法延續而來,你覺得浙派人物和傳統人物畫的傳承關係是什麼?

方增先:“浙派人物畫”參考的是傳統用筆,它的特點是“用筆用墨”,參照古代“抑揚頓挫”的用筆方法,同書法用筆有點聯繫。那個時候,潘天壽先生經常講:“中國畫沒有用筆就沒有意思了。”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1980年代方增先(一排右二)在浙江美院(現中國美院)


澎湃新聞:您的浙派人物畫和海上畫派有沒有關係?

方增先:當時我為了提高用筆的高度,專門從浙江跑到上海拜訪王個簃先生。為什麼找王個簃先生呢?他是吳昌碩的外甥,而且他學吳昌碩學得非常認真的。我愛人家在上海,我們當時也在上海安家,每隔幾天到王個簃家裡學畫。他也不是一筆一筆教,而是當場畫一張畫給我看,王個簃先生每次都是非常認真,都是總是從頭畫到全部畫完,然後還怎麼打圖章,都給我看,這是一個很形象的教學,所以我也學得比較快。

在用筆上,我當時最早學任伯年,任伯年用筆變化很大,也是很好的,但是他的缺點是變化大了以後,厚重不夠,後來我去研究吳昌碩的用筆為什麼厚重,他用筆的都是中鋒,也就書法用筆進繪畫。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方增先和妻子盧琪輝拜訪王個簃先生


澎湃新聞:

您又是如何教授您的水墨人物畫的?

方增先:我覺得畫水墨人物要“大膽入筆,小心收拾”。 “大膽入筆”——下筆的時候用筆要肯定,要大膽地畫,那麼畫完以後修改的時候呢,是小心收拾。

澎湃新聞:您覺得中國畫的基本功是什麼?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至於人物畫,還要加上人物造型,包括人的結構,需要研究人的解剖,框架有了就容易畫好。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說紅書,1964


澎湃新聞:您在做上海美術館的館長創辦了上海雙年展,如今上海雙年展已經20個年頭了,上世紀90年代很少人接觸當代藝術,你當時是怎麼想到要在上海辦雙年展的?

方增先:我覺得搞藝術了,那麼西方、外國的東西一定要了解,所以就籌劃搞雙年展了。雙年展可以邀請西方各種流派都到中國來展覽,中國的畫家看得面廣了自己可以有選擇地來吸收西方藝術的好的東西,眼光放得很大,吸收面多了,對繪畫的發展很有好處。

澎湃新聞:如今當代藝術思潮對繪畫的影響很大,那麼在學習中國畫過程中應該苦練基本功還是接受新事物,或者兩者應該兼而有之?

方增先:中國畫按中國傳統的方法畫,西方的藝術是拿來參照的。中國畫怎麼變都不會離開它根本的東西,但是也可以轉換角度去研究它。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方增先書房陳設


澎湃新聞:您剛才說到中國傳統,您對中國畫傳統的看法是什麼?是如何運用到作品中的?

方增先:傳統是古代的很多畫法往下傳承,那時候我去找王個簃先生,就是因為吳昌碩的厚重用筆還保留在那裡。而潘天壽是另外一種風格了。他筆墨很強勁。在浙江美院的時候潘天壽就住在附近,我當時提出向他學習古代畫論,教室就在他家裡。他家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其中有一些是有關繪畫類的理論的書,他很認真,每次把這個書翻開來還跟我講,這句話是從哪個地方來的,就一本書攤開來給我看。還有一位先生是黃賓虹,他的積墨法就是一層層加上去的。我曾經看過黃賓虹寫生,他寫生的時候拿的好像是鋼筆,就這樣東勾一根西勾一根,一開始我看不懂,上面一根勾下來,下面一根勾下來,中間也勾,不知道里面講什麼。畫到後來,畫面加黑了,整體效果出來了,很厚重。我喜歡畫藏族人,藏族人寬袍大袖的服裝和他們本身的厚重我覺得用積墨法表現非常有用。所以黃賓虹這個畫法對我是很有幫助。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1983年,方增先赴青海玉樹藏族自治洲寫生途中。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家鄉板凳龍(局部),2002


澎湃新聞:想到您的作品《母親》,一個藏族母親抱著個娃娃,就是用積墨法畫的,具體是怎麼表現的?

方增先:《母親》這張畫最初要到國外去展覽,要表現這個人物要厚重,所以我就想到用積墨法。積墨法的好處是從整體出發,搞到後來整個畫面就比較黑。其實積墨法在教學裡面可以直接讓同學去學,當場畫一點給他們看,一部分學生很快就學得比較好。

方增先|中國畫的基本功,第一是線條

母親,1988


澎湃新聞:您覺得中國畫應該如何發展?

方增先:中國畫應該走現代的路,因為全世界往前走,那中國畫也要往前走,往前走就是現代化。不是說我們都要畫成現當代的風格,研究文題要和當今世界的學術研究交流看法。

澎湃新聞:對年輕的中國畫創作者的寄語。

方增先:年輕人多看,包括多看書和多看畫,多看了以後就提高了自己的眼睛了。還要多畫,這是實踐。所以你提高眼睛是不是真的水平提高了,不是。還要多畫。一個多看,一個多畫。

(本文采訪錄音由實習生李亞迪整理,本次對話鳴謝上海美術學院“上美講堂”)




轉自:澎湃新聞,致謝!

PS:2019年12月3日晚7點36分,知名人物畫家,“新浙派人物畫”的奠基人與推動者方增先先生去世,享年88歲。

分享此文以紀念方增先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