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城:风生水起在今朝

对于北京南城,以前基本没什么概念,仅仅知道丰台卢沟桥、大兴西瓜等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农业品牌。同朝阳区的CBD、海淀区的中关村相比,显得有些out。可是这几年,北京南城似乎一下子火了,而且是全面爆发,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正如媒体报道的那样,风生水起的南城,正在打造“首都发展新的增长极”。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南城崛起的新地标,已于今年9月25日正式通航。新机场到底有多牛?只能用脑洞大开、叹为观止之类的词汇来形容。

据悉,首都机场的设计容量为7600万人次,目前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处于超容量运营状态。大兴国际机场的建成,首先是缓解了首都机场的压力。近期年旅客吞吐量在4500万至7200万之间,远期可突破1亿人次。其恢宏而独特的建筑外观,巧夺天工、分外炫目的内部构造,令人惊艳和震撼。

大兴机场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也是世界施工技术难度最高的航站楼,还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空地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双进双出”的高铁下穿航站楼,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山海经》有云:“凤凰,见则天下安宁”。寓意“凤凰展翅”的大兴机场,与首都机场刚好形成了“龙凤呈祥”的航空双枢纽格局。此前,世界上只有伦敦、纽约、巴黎、东京为航空双枢纽城市。

新机场,新国门!毫无疑问,大兴机场不仅会带动首都北京的经济发展和各项建设,还会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张崭新名片。

从北京城市中心区向南,行至丰台辖区,但见一大片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气势不凡,原来这里就是丰台人引以为豪的丽泽金融商务区。据悉,作为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发展正在全面提速。这里对标的是伦敦金丝雀码头等新兴国际金融功能区,积极发展金融商务新业态,打造首都第二金融街,并通过建设丽泽城市航站楼、金中都遗址公园等重点设施,完善居住、教育、医疗、商务、休闲、文化等功能配套,构造功能复合的24小时生活圈,并将成为国内首个“5G全覆盖金融商务区”。

除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丽泽金融商务区,北京南城的看点亮点还有很多。比如,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段开通了,天坛医院新院区竣工投用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城南院区已经开工建设,智慧物流区、航空科技创新区、国际消费枢纽、国际健康中心等项目正在快速推进,青龙湖森林公园、南苑森林湿地公园、黄村狼垡郊野公园也在建设之中。

说到南城绿化,最美的地方还是新机场周边。气势磅礴的林海簇拥着机场航站楼和机场高速路等重要通道,“穿过森林去机场”的美好蓝图已经变成现实。在今年的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中,新机场周边共实施绿化项目7个,新增造林面积1.2万亩。加上此前完成的近30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大尺度、大色块、集中连片、成带连网的大绿大美森林景观已初步形成。壮阔连绵的大地林海,成为新国门第一印象。

此外,穿越南城的“北京母亲河”永定河,在经历了多年的断流、干涸之后,美景再现,呈现一幅水草丰美、绿映两岸的山水画卷。有了波光粼粼、水流奔涌的映衬,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终于名至实归了,找回了原本有的大美意境。

另据报道,今年以来,南城大兴新增珍稀野鸟21种,其中有“鸟中大熊猫”震旦雅雀、世界极危保护级别的青头潜鸭和黄胸鸭,所有鸟类接近200种,较20年前翻了一番。成群结队的野鸟来此栖息,表明这里的生态环境在持续向好。近年来,大兴区不仅建成了总面积超过11平方公里的南海子公园,而且营建了念坛公园、牛坊等多个郊野湿地,新增生态林面积20多万亩,生物多样性在不断提升。作为珍稀物种麋鹿的灭绝地和重引入场所——本市四大郊野公园之一的南海子,更是被市民推举为“北京十佳生态旅游观鸟地”,昔日的皇家猎苑成为鸟类天堂。

实现南北均衡是北京落实新版城市规划、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初心。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对外披露了城南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进展:去年已推动实施项目193个,其中55个项目当年实现新开工、9个项目当年完工。今年项目清单计划推动实施项目184个,截至11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1175亿元。从最近公布的丰台、大兴、房山等城市分区规划中可以看出,各区在城南行动计划中都承载着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城南地区,不仅仅是简单的政府投资行为,更是撬动社会力量、提升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重塑美好未来的时代战略,各种资源和力量正在融合汇聚成城南发展的新动力。

城南旧事,已成过往;风生水起,且看今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南城牢牢把握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创造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董聚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