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最後的去向

在秦漢時期稱雄中原以北的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 前215 年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 歷經東漢時分裂,南匈奴進入中原內附, 北匈奴從漠北西遷,中間經歷了約三百年。中國古代的匈奴和歐洲的匈人(匈奴)沒有血緣關係,不是同一民族。近年來使用DNA 等測試手段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

匈奴最後的去向

匈奴人是夏朝的遺民。《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山海經·大荒北經》稱: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意即夏的後裔淳維,在商朝時逃到北邊,子孫繁衍成了匈奴。還有一說認為, 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 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是中國所稱的匈奴。

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了系統的概括,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真正與匈奴進行大規模戰鬥是在漢朝。漢初前201 年, 韓王劉信投降匈奴。次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征討,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被匈奴冒頓單于30 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後用計逃脫,之後開始與匈奴和親。其後的文、景諸帝也是沿用和親政策以休養生息。前57年匈奴分裂, 郅支單于獲勝據漠北, 呼韓邪單于前51 年南下投靠漢朝。前33 年呼韓邪單于娶王昭君與漢修好。

匈奴最後的去向

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兩部,呼韓邪單于之孫日逐王比率4 萬多人南下附漢稱為南匈奴,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89 年到91 年南匈奴與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先後敗之於漠北和阿爾泰山,迫使其西遷,從此北匈奴就從中國古書中消失。 187 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195 年,南匈奴參與了中原混戰,東漢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202 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蔡文姬歸漢。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

4 世紀初,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手下為將。乘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的混亂時期,劉淵起兵佔領了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自稱漢王, 311 年劉淵子劉聰攻佔洛陽, 316年攻佔長安,滅西晉。史稱前趙或漢趙。匈奴與鮮卑的混血後代稱為鐵弗人。鐵弗人劉勃勃被鮮卑拓跋氏擊敗後投奔羌人的後秦。後自認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連,在河套地區創立夏國,史稱胡夏。425 年赫連勃勃卒,子赫連昌繼位。428 年北魏俘赫連昌。赫連昌弟赫連定在平涼自稱夏皇帝。431 年北魏俘赫連定,夏亡。夏國的國都統萬城是作為遊牧民族的匈奴在東亞留下的唯一的遺蹟。

匈奴最後的去向

匈奴融入靠近高麗的鮮卑的宇文氏部落, 進入朝鮮半島。後來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權,後被漢族外戚楊堅所篡。楊堅創立隋朝,統一中原。以上是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時期, 匈奴在中國歷史舞臺上進行了最後一場演出。之後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從中國歷史中消失,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華夏族。匈奴後裔漢化後,所改漢姓有劉、賀、叢、呼延、万俟等,很多生活在今天的陝西、山西和山東等地。

以下關於匈奴人和匈牙利的關係有必要提一下, 引用高群等觀點並不代表本人看法, 僅是一家之言,就證據和可能性來看,個人覺得應該是沒什麼關係。關於匈奴族的遷徙,中國史書除其內遷和滯留草原有較詳記載外,對匈奴的西遷語焉不詳,多謂“向西方跑了” ,而歐洲學者則多有涉獵。匈奴史專家、內蒙古大學教授林幹說: “公元前一世紀時漢武帝使匈奴遭受重創, 部分匈奴或內服或西遷西域, 並終使匈奴後來分裂為南匈奴與北匈奴。至公元89 至91 年時,北匈奴在南匈奴與漢朝軍隊的共同打擊下接連大敗,受北匈奴控制和奴役的部族或部落也紛紛乘機而起,北匈奴主力便遠走伊犁河流域、中亞、頓河以東與伏爾加河等地。其後,中國北方的鮮卑族強大起來,逐步佔有匈奴故地,約五六十餘萬匈奴人遂‘皆自號鮮卑’ ,都成了鮮卑人。一個民族融入其他民族的進程是很快的。”匈牙利民歌很多與陝北、內蒙古的民歌在調上一樣寫有10 餘部匈奴研究著作的林幹認為,歐洲史學家中最早記載匈奴人活動的是羅馬帝國後期的歷史學家阿密阿那斯* 瑪西里那斯,其後關於匈奴的事便在歐洲史中驟然多了起來。他說:“西遷的匈奴人在公元374 年擊滅位於頓河以東的阿蘭國後,便開始扮演著推動歐洲民族大遷徙的主要角色,對歐洲歷史產生了很大影響。”著名隋唐史專家、陝西曆史博物館研究員王世平說,“雖然如曇花般的匈奴王國在歐洲消失了, 但是許多匈奴人很可能留了下來。許多學者認為匈牙利人就是其後裔。

匈奴最後的去向

北京大學教授齊思和、原匈牙利駐華大使優山度也認同此觀點。王世平認為, 匈奴利人與歐洲其他地方人的長相有明顯區別,匈牙利民歌很多與陝北、內蒙古的民歌在調上是一樣的。”王世平指出, 建立大夏國的赫連勃勃, 父親姓劉, 其子孫也姓劉, 只有赫連勃勃自號“赫連”。現在陝北姓劉的很多, 或許是匈奴的後裔。匈奴的部族很多, 進入中原後多以部落或氏族為自號“長安匈奴”並以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匈奴》蜚聲文壇的作家高建群說: “公元5 世紀時北匈奴阿提拉在歐洲建立起匈奴帝國, 南匈奴幾乎同時在中國建起帝國, 二者在東西方同時向定居文明發起了最後一次進攻。在戰敗後匈奴人便融入到其他民族之中了。可以說, 這個偉大的民族至今也沒有消失,它的血液還在當代其他民族的身上澎湃著。

匈奴最後的去向

高建群說:“匈牙利人吹嗩吶和剪紙的情形和中國陝北一樣,他們說話的尾音也與陝北口音很相似。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在一首詩中曾經這樣寫道: 我們那遙遠的祖先, 你們是怎麼從亞洲走過漫長的道路, 來到多瑙河邊建立起國家的?很多匈牙利學者都認為這個國家與匈奴後裔有著密切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