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業快速崛起科技創新變新名片!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超出想像

“蓮成一家,成長於相同的土壤。蓮成一家,心中信念一樣。蓮成一家,建設美好繁華,壯麗風光一起看。”2019年9月4日,澳門音樂產業協會發布了慶祝澳門迴歸祖國20週年主題曲《蓮成一家》。

蓮花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區花,“蓮成一家”更是一語雙關,象徵著祖國和澳門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的密不可分關係。

歷史指針撥回到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的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澳門正式迴歸祖國的懷抱!

日新月異20年!

如今,澳門GDP從1999年的519億澳門元,大幅增至2018年的4446億澳門元。人均GDP也由1999年的12萬澳門元躍升至2018年的67萬澳門元(約8.3萬美元),排世界前三(盧森堡約11.395萬美元,瑞士約8.358萬美元)

会展业快速崛起科技创新变新名片!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超出想像

12月7日,遊客在金蓮花廣場合照留影。

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提起澳門,大家首先聯想到的就是其博彩業。2002年,澳門特區政府開放幸運博彩經營權,大大促進了博彩業的發展。澳門經濟也因此快速回暖,進而促進財政收入的增加與居民所得的提高。

截至2018年,澳門博彩毛收入同比上升14%至3038.8 億澳門元,博彩稅總收入為1135.1億澳門元,同比上升13.7%。

博彩業成就了澳門,但也造成了澳門產業結構過於單一,不利於經濟平穩發展。

而且,和廣州越秀區土地面積相當的澳門,只有32.8平方公里大,自然資源匱乏,內需市場相對較小。

為幫助澳門改變這一發展現狀,自2006年起,中央政府就在“十一五規劃”、“十二五規劃”、“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加快澳門發展休閒旅遊、會展商務、中醫藥、教育服務、文化創意等產業。

2019年2月18日公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更是明確提出澳門未來發展定位: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

即將澳門建設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会展业快速崛起科技创新变新名片!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超出想像

12月5日,澳門大三巴牌坊前遊客觀看光影秀。

一業獨大到多元發展

澳門經濟發展空間擴大

就產業發展態勢而言,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已取得初步成效。從2015年開始,澳門博彩收入出現下滑的現象,但澳門旅遊業、會展業、中醫藥產業等新興產業,卻得到了快速發展。

1/

迴歸20年

澳門旅遊人數增長超5倍

1995年11月9日,澳門國際機場正式建成通航。

2003年7月28日,中國內地實施試點個人港澳自由行政策。

2015年7月粵澳遊艇將實現自由行,遊艇40分鐘可到澳門。

2019年12月10日,澳門輕軌氹仔線通車。輕軌線路連接澳門市區、機場、蓮花口岸,大大方便了澳門市民與內地遊客的通行。

隨著澳門海陸空交通條件不斷優化,內地居民入境條件不斷開放,澳門旅遊業得到飛速發展。據悉,澳門年均遊客接待量從1999年的700萬躍升至2019年的近4000萬,旅遊人數增長足足超五倍。

会展业快速崛起科技创新变新名片!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超出想像

12月7日,澳門輕軌試運行期間經過排角站。

2/

會展業得到國際認可

過去十年,會展業亦成為澳門發展較快的新興產業之一。

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數據顯示,2018年會展活動數目,較2009年的1195項增加了232項,增長19.4%;與會人次較2009年的57.1萬人次, 增加了154.9萬人次,增幅近3倍。

2015年—2017年這三年間,澳門會展活動的增加值總額由14.4億澳門元上升至35億澳門元,佔所有行業增加值的比重由0.4%上升至0.9%。

與此同時,澳門還致力於培養會展人才。截至2019年9月共培養238名本地CEM(註冊會展經理培訓課程)會展註冊經理和88名本地EMD(高級會展管理國際認證課程)高級管理人員,成為全國產出CEM畢業生最多的城市。

澳門會展業的國際影響力也不斷擴大。39項在澳門舉行的國際會議協會活動受到國際會議協會認可,在亞太區城市的排名上升至17位。

據國際展覽業協會公佈的《第15版亞洲貿易展覽會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澳門的展覽市場增長幅度為5.2%,位列亞太區前10名內,也高於亞太區的平均增長水平。

2019年8月20日,於新加坡舉行的首屆由Northstar Travel Group主辦 “M&C Asia Stella Awards 2019”中,澳門獲頒發“最佳亞洲會議及展覽城市(Best MICE City–Asia)”獎項。

会展业快速崛起科技创新变新名片!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超出想像

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

3/

創新科技成澳門新名片

近年來,創新科技正逐步成為澳門的嶄新名片。在科技研發上,澳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10月9日,澳門科技大學宣佈,首顆澳門研發的科學衛星將於2020年擇機發射,用於研究南大西洋神秘的地球磁場。這顆衛星是由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而成的,是澳門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中最年輕的一個。

這與國家對澳門強而有力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據悉,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澳門相繼成立,科技部核准14名澳門專家入選國家科技計劃專家庫等,不斷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創新平臺,更為澳門科技創新發展指明瞭方向。

而澳門與內地的科技合作也在不斷深化。2006年4月澳門科技大學和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合作,開始參與嫦娥一號攜帶的伽馬射線譜儀的研製工作。

爾後,從神舟、嫦娥、天宮,再到火星探測計劃,很多國家重要的空間科研創新項目都能看到澳門科技人員的身影。

4/

利用“橋頭堡”優勢

發展中醫藥產業

作為澳門推動多元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中醫藥產業已經成為澳門特區政府首個五年規劃以及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作為《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下第一個落地項目,2011年落地橫琴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啟了澳門主導、粵澳兩地政府共建的合作模式,有效地彌補了澳門中醫藥產業的短板,支持更多企業做大做強。

據瞭解,這個產業園主要是要充分發揮澳門的優勢,結合灣區兄弟城市的需求,以“互補共贏,協同發展”為原則,通過“引進來,走出去”“以醫帶藥”的方式,開拓葡語國家、歐盟及“一帶一路”市場,發揮“橋頭堡”作用。

2015年,該產業園還成立了國際交流合作中心,推動產業園對外交流、推動中醫藥文化在葡語國家落地生根。像園內的澳門澳邦藥廠有限公司旗下的兩款“馬交牌”中藥產品,就借東風打入了莫桑比克市場。

2019年4月,《橫琴新區支持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發展的專項措施》出臺實施,進一步幫助產業園解決運營新問題。隨著產業園合作建設不斷推進,對澳門中醫藥產業優質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会展业快速崛起科技创新变新名片!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超出想像

12月7日,正在建設中的橫琴新口岸。澳門迴歸20週年之際,這裡完全具備通關條件。

澳珠合作不斷深化

橫琴新區助力澳門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堅持極點帶動、軸帶支撐、輻射周邊,位於珠江西岸的珠澳組成大灣區第二個極點,聯合帶動中山、江門城市發展。

自1999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祖國懷抱後,珠澳合作有了飛一般的進展。

2008年12月,在粵澳合作聯席會議上成立珠澳合作專責小組,建立政府直接溝通聯繫機制,深化兩地事務性交流與合作。

2013年9月,珠澳合作專責小組改名為珠澳合作會議,多個領域工作得以不斷推進。

珠澳之間合作架構已初步成型,但仍存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珠澳作為大灣區發展的重要極點之一,如何深化珠澳合作,加強產業聯動,增強灣區輻射能力尤為關鍵。

会展业快速崛起科技创新变新名片!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超出想像

2019年12月6日,澳門嘉樂比總督大橋和珠海橫琴建築群。

經過十年開發建設的珠海橫琴島,成了珠澳合作的重要平臺。

2009年8月14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的《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提出,將橫琴島納入珠海經濟特區範圍,要逐步把橫琴建設成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同年12月16日,橫琴新區管委會在橫琴島正式掛牌成立。

自此,橫琴新區逐漸發展成為深化粵澳經濟合作的示範區。

2015年建設啟用的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給澳門創業者提供低成本的高效服務。截至2019年12月10日,創業谷已累計孵化376個項目,其中澳門項目201個。

会展业快速崛起科技创新变新名片!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超出想像

11月29日,澳門大學橫琴校區,遠處的澳門凼仔島。

針對澳門大學地少發展局限大問題,雙方還大膽嘗試“飛地經濟”模式。2009年,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澳門政府在橫琴島的澳門大學新校區實施管轄。

“飛地建設”大大推動了澳門現代化高等教育的發展。目前,澳門大學在校生約1萬人,有7個學院、21個系、10個住宿式書院,還有中醫藥、集成電路和智慧城市物聯網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橫琴新區從無到有,立足自身發展優勢,始終堅定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初心。不僅澳門大學的新校區設在這裡,這裡還有28個粵澳產業園區和2030家澳資企業。

生活在澳門,辦公在珠海橫琴,已成為不少澳門人生活的常態。

採寫:實習生 彭曉冬 南都記者 大樂

音頻主播:黃海珊 魏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