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槍界的傳奇宗師——勃朗寧重機槍和可與其抗衡的NSV重機槍

自從第一件武器發明以來,士兵和工程師就在不停地尋找提高武器殺傷力的方法。一種顯而易見的辦法是提高射出子彈的質量,而在19世紀下半葉,有許多設計師創造了一種使用多槍管的武器,以便進行齊射來加強火力。19世紀60年代初,格林的手轉動曲柄旋轉火槍問世了,它就是這種類型的武器中最典型的例子。


機槍界的傳奇宗師——勃朗寧重機槍和可與其抗衡的NSV重機槍


勃朗寧的重機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中後期,戰場防禦越來越具體。為了防禦敵軍的小型武器,土、木材甚至鋼板都被用來偽裝陣地。裝甲車也被裝上厚鋼板來保護機組人員。中型機槍在射擊暴露的步兵目標時很有用,但對付那些固定的和移動的堅固目標則需要更重型的武器。


機槍界的傳奇宗師——勃朗寧重機槍和可與其抗衡的NSV重機槍

▲ 法國部隊正在使用勃朗寧M1917機槍。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這種槍已經生產了6.8萬支。


於是出現了大量的武器設計,用來發射更大更重的子彈。其中最有名的設計是出自約翰·勃朗寧智慧的大腦。他的中型機槍設計是以M1917的形狀為基礎,並被證明具有較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他又簡單地把這個設計進行改進,製造了一款水冷卻重型機槍,使用法國的11毫米子彈,但是這種子彈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到戰爭的末期,美國人繳獲了一些德軍的毛瑟反坦克步槍。這種步槍使用0.50英寸(12.7毫米)子彈,它具有很高的初速和優越的反裝甲兵器的能力。不久,這種子彈的美國版本被設計出來了,被稱作0.50英寸(12.7毫米×99毫米)M2子彈。隨後,美國又對勃朗寧重機槍進行了改進,以使用這種子彈。遺憾的是這款新武器用於戰爭時太晚了,直至20世紀20年代才開始服役,並被命名為M1921。0.50英寸(12.7毫米)的子彈彈道十分平直,而且射程很遠,是一種有效的反坦克子彈。在服役初期,這種子彈就用來反坦克。


至1933年,這種槍又被命名為M2,這時它有個空氣冷凝的槍管,這種槍管最初是為了在飛機上使用而研製的。但由於槍管在發射幾發子彈後就迅速變熱,所以後來又引入了一個更重的空氣冷凝槍管,這種裝有重型槍管的機槍被稱作M2HB。這種款型的M2成為美軍和全球其他武裝部隊使用的標準常規重型機槍。空勤人員用它們從轟炸機的旋轉槍架上射擊,戰鬥機飛行員把機槍組固定在飛機的機翼上,坦克把它當作主機槍,各種機動車輛用它來作為反坦克武器,步兵給它裝上三腳架來反坦克、汽車和長距離的單個目標。M2HB也被稱作“50口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巴拿馬戰爭、格林納達戰爭以及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都服過役,事實上,在最近50年中的所有其他衝突中都使用了這種槍。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國家的軍隊還在使用這種重機槍的各種變形版本。


機槍界的傳奇宗師——勃朗寧重機槍和可與其抗衡的NSV重機槍

▲ 勃朗寧M2HB機槍,常成對地安裝在車內或車上,其中一個右手上彈裝置被換成左手側裝彈。


這種0.50英寸子彈能在800多米的距離內穿透40毫米的裝甲。這種火力需要一個堅固的結構,這種槍重達38.22千克,此外還配有一個19.86千克的三腳支架。它看起來與M1919A4很像,只是沒有多孔的外套包圍著槍管。它也採用相同的短後坐力機理,但是M2的彈藥是通過一個110發的鏈帶導入。當這種機槍裝備在汽車上時,彈藥帶常常被放在鋼盒裡面,這個鋼盒被夾在機槍支架的側面。M2的機匣後面有兩個握手,扳機杆位於兩者之間。一個大的擊發把柄從機匣右側伸出,彈簧緩衝器壓入突出在後面的一根軟管裡。普通的瞄準器是一個帶護罩的準星和一個可摺疊的葉片形瞄準器,分別位於機匣的前後。更先進的瞄準器主要供給特種部隊使用,如果需要的話,槍上也可裝備夜視瞄準器。M2還有一些特種瞄準器,主要是在防空時使用。


當槍機關閉時,在槍機面和槍管後部通常有個小凹口,事實上所有的槍炮都有這個凹口,但它必須準確設置,以便與武器和彈藥的特點相匹配。當M2HB更換新槍管後,凹口也必須要重新設置,在野戰戰場上這是一項耗時又尷尬的工作。幸運的是,現在的重機槍散熱性能好,因此就沒有必要迅速地更換槍管。最近幾年,M2的改進型機槍已經出現了,它有一種可迅速更換槍管的工具,而無須調節膛內空隙,這種用來快速更換槍管(QCB)的成套工具已被許多兵工廠生產,它也能用來更換早期的各種型號的槍管。這種改進型機槍通常被稱為M2HB(QCB)。


永遠的“50口徑”


M2HB的射擊速率驚人的慢,它穩定的重擊聲在戰場重型武器上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聲音。依舊用於反飛機和輕裝甲,它的12.7毫米子彈能在2 000米範圍內有效打擊步兵和其他未保護的目標,同時,它也有極好的穿透能力,能穿透石牆,可用於城市作戰。“50口徑”機槍還可被安裝在直升飛機和其他的戰鬥機上,使用的子彈是巴雷特“輕型50口徑”系列狙擊槍的子彈。


儘管權威的評論家宣告“50口徑”的後代將面對快速射擊的25毫米口徑和更大口徑的加農炮的競爭,然而,這種武器的複雜性、成本和重量使它沒有像預料的那樣被廣泛應用,而且最近的步槍和輕機槍都主要使用5.56毫米子彈,這大大降低了它們遠程射擊的能力。武器口徑上的差別體現了武器的戰鬥力的強弱,因此像M2這樣口徑較大的槍仍為人們喜愛,它可能要服役到21世紀。


機槍界的傳奇宗師——勃朗寧重機槍和可與其抗衡的NSV重機槍

▲ 在越南戰爭中,美國部隊在湄公河三角洲使用勃朗寧M2重型機槍。最初,M2是為了裝備飛機而設計的,但後來證實它也是一種出色的陸上武器。


蘇聯紅軍的重機槍


蘇聯的一款與勃朗寧相對應的武器是DShKM重機槍,它使用12.7毫米×108毫米子彈,雖然其重量較輕,只有35.5千克,但它的性能跟M2HB不相上下。DShK38是它的前身,曾在二戰中廣泛使用。這種槍裝彈機理較複雜,是從一個50發裝的金屬子彈帶上抽出子彈,而且這種設備不牢固,在戰鬥中不可靠。DShKM是蘇聯的主要重型機槍武器。


DShKM重型機槍由於堅固且性能好而被蘇聯軍隊暱稱為“達什科”,它的大部分槍管上都裝備了散熱片,並且槍管末端有一個扁平碟形的槍口制動器。它是氣動操作的,槍機被兩個鉸鏈板鎖著(當撞針向前移時,鉸鏈板會被推出並被推到旁邊),而鉸鏈板則鎖在機匣裡面的掛耳上。當一發子彈射出後,鉸鏈板迅速就把槍機鎖在適當的位置上。等到氣壓降至安全水平時,撞針開始向後運動,並向後拉動鉸鏈板使其進入槍機的側部,這樣槍機就被鬆開,於是槍機又開始了一個反衝、彈出彈殼、再裝彈的循環過程。這種武器使用的彈藥的種類包括彈丸、穿甲彈、曳光彈和燃燒彈。儘管俄羅斯的軍隊現在已不再使用達什科來執行地面作戰任務,但這種武器仍在全世界的範圍內被大量地使用。在越戰中,它擔任著防空任務,曾使美國飛行員大為頭疼。達什科幾乎被安裝在所有蘇聯製造的坦克上,在艱苦的阿富汗戰爭(1979—1989年)中,雙方都使用了這種武器。


20世紀70年代初期,出現了一款著名的重機槍,即NSV。它是根據它的設計者尼克提恩·斯科洛夫和瓦爾科霍夫的名字的首字母來命名的。它發射的子彈與DShKM的子彈一樣,都是12.7毫米,且射速更快。它是氣動操作的,採用的是雙片旋轉槍機,這與卡拉什尼科夫步槍很相似。NSV是用50發裝的金屬子彈帶裝彈的,主要安裝在蘇聯後來製造的坦克上,用於反戰鬥機作戰。NSV也配發給陸軍作為重型的支援武器,它被安裝在一個新設計的三腳支架上並裝備了光學瞄準器,這種槍用來對付低空飛行的直升機和距離為1 560米遠的飛機是極為有效的,其攻擊地面目標的距離可達2 000米。


重機槍具有較長的火力持續性,能在遠距離上有較好射擊精度,所以它具有較大殺傷力,特別適合用來對付衝鋒的敵人。


(全文改編、摘錄自《單兵武器》一書)




機槍界的傳奇宗師——勃朗寧重機槍和可與其抗衡的NSV重機槍

《單兵武器》

出版社:中國市場出版社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眾多著名的輕武器,或者稱為“單兵武器”。作者認真研究了武器發展的歷史,精心選出了幾百種在工藝,設計,性能,通用性,製造成本等諸多方面綜合指標都能達到一定標準的輕武器,再輔以介紹其簡要的發展歷史,和製成經歷,撰寫出我們眼前這本篇幅適中,敘述明瞭清晰,文字生動,可讀性強,圖片豐富,設計精美,在賞心悅目之外還兼有了解歷史,思考人類發展的出色作品。


更多精彩內容,請您往下看↓↓


2019年即將過去,在辭舊迎新之時,西風軍事聯合@軍事編輯部推出軍事定製禮品——“美軍保溫杯”


保溫杯配枸杞,冬天最溫暖的愛莫過於此


標識分別歸屬於美國海軍、美國海軍陸戰隊、美國空軍和美國陸軍


簡潔大方,看似平平無奇,實則逼格爆棚


很像內秀的你


機槍界的傳奇宗師——勃朗寧重機槍和可與其抗衡的NSV重機槍


機槍界的傳奇宗師——勃朗寧重機槍和可與其抗衡的NSV重機槍

機槍界的傳奇宗師——勃朗寧重機槍和可與其抗衡的NSV重機槍

機槍界的傳奇宗師——勃朗寧重機槍和可與其抗衡的NSV重機槍


凡購買禮包內任一禮品的朋友

均可獲贈由西風文化獨家定製的明信片一張

(三款圖案隨機贈送)


進入我們的頭條店鋪,挑選您喜歡的禮品吧!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shop/index?id=tqHlnak&origin_type=39&origin_id=59366639990&new_source_type=47&new_source_id=0&source_type=47&source_id=0&come_from=0#tt_daymode=1&tt_fon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