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婚主义者,晚年过得如何?希望这位老人的故事,能够警醒你


那些不婚主义者,晚年过得如何?希望这位老人的故事,能够警醒你

在我们的传统思想里,人的一生必须完成这四件事,才叫完整,那就是,读书,工作,结婚,生子。

而如今很多人在思想上仿佛变得强大了,不仅有人想做丁克,更有人成为了不婚主义者。

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不愁吃穿,一个人又很自由,干嘛非得结婚生子,让自己活得那么憋屈呢?

这些人并不是没谈过恋爱,没爱过人,或许是在年轻时受过感情的伤害;或许是被父母阻扰过;更或许是自己根本没有那个心思,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年轻时,身体健康,事业有成,有钱又不用人照顾,日子过得也很潇洒,当然不用担心生活上的事了,一个人随便怎么过,既自由又没什么压力。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个人到了晚年时的孤独有多可怕,又有多摧毁人的心智。


那些不婚主义者,晚年过得如何?希望这位老人的故事,能够警醒你

01

老家邻居张叔就是如此,一个人过了大半辈子,如今也是六十多的年龄了。

他没结婚,并不是他的条件不好,相反,年轻时的他可是一名教师。那个时候教师可是很吃香的,虽说工资不高,但也生活不愁,老了还有退休金。

经常有人来家里说媒,父母也看好了几个姑娘,让他去相亲。后来张叔实在受不了,才告诉父母自己有喜欢的人,这可把父母高兴坏了,不然别人都抱孙子了,自己还没着落。

可是听完他说的姑娘,父母火冒三丈,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还说让他赶紧断了。


那些不婚主义者,晚年过得如何?希望这位老人的故事,能够警醒你

原来那个姑娘是同镇的,在学校里开了个小卖部,让父母生气的,是因为那姑娘离过婚,还带着一个孩子。

父母说他把脸都给他们丢尽了,那么多黄花大闺女不要,非得找个寡妇。父母骂完后,张叔二话不说,收拾东西回了学校,很久都没有回家。

父母偷偷到学校去打听,发现张叔根本就没有与那姑娘了断,便当着很多人的面,把那姑娘羞辱了一番。

后来,那姑娘离开了学校,因为这件事,张叔也跟父母闹翻了。几年后母亲生病做手术,张叔跟父母的关系才有所缓和,而对于结婚的事,他再也没有提过。


那些不婚主义者,晚年过得如何?希望这位老人的故事,能够警醒你

年轻时,希望跟一个自己爱的人结婚,可毕竟结婚需要父母的点头,一旦被阻扰,婚事也就难成了。

这种情况应该很多人都遇到过吧,到了适婚的年龄,父母就开始各种催促结婚,恨不得把自己觉得合适的姑娘都摆在面前让你挑选。

那会他们想要的就是你能早点结婚生子,这样他们的心头大事也就完成了。

可正当你满心欢喜地给父母介绍你喜欢的人时,父母又开始各种挑剔,离婚的不行,有孩子的更不行,太胖的不行,太矮的不行,等等。

总之,只要是你看上的,他们都会怀疑你的眼光,还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告你。


那些不婚主义者,晚年过得如何?希望这位老人的故事,能够警醒你

02

张叔这一拖就到了三十几岁,再想要结婚,又因为女方家提出的彩礼太高而搁置了。

后来张叔索性就不再想结婚了,觉得自己一个人也挺好,等到退休以后,又有退休金,可以到处旅游了,只要生活不愁,也没什么。

因为之前的事情,加上身体也不太好了,父母也就没有精力再管他的事了,只能任由他去。

所以如今的张叔,六十几岁的年龄,父母也已经不在了,除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姐姐,也就没有其它的亲人了。虽说一母同胞,可他们也老了,离得也远,常年里也就张叔一个人生活。

平时的他,就跟一些同龄的老人下下棋,逛逛公园,或者参加社区的一些活动,也算是打发了时间,因为当过教师,所以周围的人喜欢跟他往来。


那些不婚主义者,晚年过得如何?希望这位老人的故事,能够警醒你

后来有一天,张叔自己在家打扫卫生,不小心摔了一跤,等到缓过来时,只能自己打了120。

张叔说,自己在那一刻,才知道没有结婚的自己,晚年生活有多孤独,平时里他还想逃避,可到了那一刻,他只能悲哀地去面对。

在医院里的时候,看着其它病人的床前儿女围绕,不断地有亲人来探望,才知道自己有多羡慕那样的生活,而自己只能请一个护工照顾。

在那一刻,他甚至想过,如果当初父母给自己相亲时,随便找个人结婚,肯定也比自己一个人强,没有相爱的妻子,至少还能有儿女,有孙子。

出院后的张叔,只能请一个保姆照顾自己的生活,也不至于出了什么事情,没人知道和帮忙。

看着自己的现状,张叔也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不要觉得你现在很厉害,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就可以不结婚,等到你老了,病了,你才会知道,单身的日子有多悲惨,有多无助,别把心思全放在事业和玩乐上,找个知心的人结婚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不婚主义者,晚年过得如何?希望这位老人的故事,能够警醒你

年轻时候觉得没有必要的,等到老了,病了,才会发现曾经的想法有多荒谬。

很多年轻人,一想到结婚要买房,要生孩子,养孩子,以及照顾两边的父母,就觉得压力太大,开始说自己恐婚,或者不想那么早结婚为由,继续一个人自由地生活。

如此自由无压力的日子,当然越过越上瘾,就越来越不想结婚了。

等到年近四十时,不想去同龄的女人,更不想娶一个离婚还带着孩子的女人,便索性成为不婚主义者。还自豪地说到:“反正我有钱,不愁吃穿,怕什么,结婚不是给自己添堵,平添压力吗,大不了以后住养老院就是了,还有人照顾。”

等到真正到了自己晚年的时候,看着别的老人膝下儿女成群,过年过节时,一家人其乐融融,吃着团圆饭,自己就只有羡慕的份儿了。

或者在自己生病时,看着其它的病人不断地有人探望,而自己两个买水果的人都没有,就知道什么叫晚年凄凉了。


那些不婚主义者,晚年过得如何?希望这位老人的故事,能够警醒你

03

现在的人,结婚的年龄开始大龄化,甚至看了太多婚姻不幸的事,便想着,与其以后结了婚,过得不幸福又离婚,还多了一两个孩子,拖累自己,还不如直接不结婚呢。

很多有这种想法的人,把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了享受生活上,时刻炫耀自己的自由生活,仿佛在跟别人说“你看你们结了婚的人,一天天过得多委屈自己,再看看我,一个人多么的潇洒自在呀。”

是啊,一个人很自由,天南地北任你行,走到那,那就是你的家,可是那些家都是冰冷的,没有温度的。

真正的家,需要的是人气,需要的是欢声笑语,需要的是柴米油盐,这些都是生活的滋润品,才能让生活多姿多彩,完整我们的人生。

家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如今的我们不再停留在吃饱穿暖上,还要追求很多精神上的东西。一个人的希望没有了,生活就会少了很多意义。

所以,希望他的故事和经历,能够给你一些警醒和勇气。


那些不婚主义者,晚年过得如何?希望这位老人的故事,能够警醒你

生活再难,只要有爱,有温暖,有希望,幸福的彼岸很快就能到达。

只要有爱的勇气,就不会在压力面前退缩,有家总比流浪要好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