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鄉:1129個“脫貧小院”帶動3000多人穩定脫貧

近年來,平鄉縣以產業為依託,以脫貧致富為目標,對貧困戶就地開展產業就業扶貧,逐漸形成了一個個“脫貧小院”,讓貧困戶“不出家門,實現增收脫貧”。

“在‘脫貧小院’幹活,一天能掙上七八十塊錢,比外出打工掙得還多。”平鄉縣董莊村陳連存說,他家有個老人不能走路需要照顧,不能外出務工。在本村陳志興的兒童玩具“脫貧小院”工作後,既有了收入又能照顧老人,這讓他很開心。

受學歷、年齡、身體條件、時間要求等限制,貧困戶往往不能外出到企業打工。對此,平鄉縣統戰部、工商聯依託產業,積極引導村民建設“脫貧小院”,推行“脫貧小院”扶持機制,對購買加工機械、發展電商給予相應補貼。“脫貧小院”優先保障貧困員工就業機會、優先免費為貧困員工進行技能培訓、優先保障貧困員工的工資發放。

平鄉縣政府為“脫貧小院”提供生產、幫辦、資金、信息、技術技能服務,全力保障水、電、氣、網絡通訊等供應,讓“脫貧小院”生產無憂、不受影響。他們對“脫貧小院”戶主優先辦理工商註冊、環評等相關手續,實行全程代辦,幫助有需要的脫貧小院辦理了環評手續,保障了正常生產;政府貼息小額貸款優先向“脫貧小院”戶主投放;通過微信、郵箱、發放材料等多種形式,及時提供生產、生活、政策等各種實用信息;將“脫貧小院”納入全縣培訓計劃,依託扶貧辦、科技局、科協、職教中心等部門的培訓活動,對脫貧小院戶主和員工開展技術、技能提升培訓等。

同時,許多企業積極參與“脫貧小院”的建設。河北昆宇車業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昆宇車業在王楊村,幫扶建設“脫貧小院”13家,日配件加工能力200多套,日人均增收80到150元,從生產到配送的一條龍式的幫扶服務,有力地幫助貧困家庭脫貧致富。

此外,平鄉縣還依託多年發展形成的自行車、童車、電動童車等特色產業,把一些手工生產、模具加工、注塑加工等環節,放到“脫貧小院”來做。截至目前,全縣建成了1129個“脫貧小院”,惠及貧困人口6000餘人,已帶動3000多人穩定脫貧。(記者高敏)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