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項具體措施來了!深圳發佈先行示範區“施工圖”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下稱《意見》),深圳市委、市政府近日印發了《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行動方案(2019-2025年)》(下稱《行動方案》),圍繞先行示範區建設的戰略定位、階段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為全市下一階段的工作畫出了“施工圖”,制定了“任務書”。

127项具体措施来了!深圳发布先行示范区“施工图”

《行動方案》把《意見》每一項任務逐一細化、分解、落實,分銜接2025年“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第一階段發展目標,對標全球最高最好最優,分階段推動未來六年先行示範區各項重點工作,體現了在中央和廣東省的全力支持下,深圳發揮核心引擎和先行示範作用,充分釋放“雙區驅動”效應。

《行動方案》分為三個部分,共127項具體工作舉措。

第一部分是全力推動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任務落地實施。

這部分提出了7項重大牽引性工作,包括: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加快創建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實施綜合授權改革試點、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開展國際人才管理改革、創造條件推動註冊制改革。

第二部分聚焦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對照《意見》“五個率先”的任務部署,明確了八個方面的百餘項具體工作舉措。

一是率先實施新一輪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包括全面推進光明科學城建設、高水平規劃建設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建設國際科技信息中心、規範有序建設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等。

二是率先構建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包括大力發展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加快創建制造業創新中心、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先行先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等。

三是率先突破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包括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試點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推行信用監管改革、先行先試教育體制改革、深化自然資源管理制度改革等。

四是率先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包括加快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加快建設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打造國家綜合鐵路和公路樞紐等。

五是率先營造彰顯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環境。包括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快建設智慧城市、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等。

六是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包括規劃建設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設施、開展跨界重大文化遺產保護、建設創新創意設計學院等。

七是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髮展格局。包括擴大中小學教育規模、高質量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快創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放寬境外醫師到內地執業限制、先行先試國際前沿醫療技術、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等。

八是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包括強化區域生態環境聯防共治、大力發展綠色產業、促進綠色消費、發展綠色金融等。

《行動方案》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包括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強化組織協調、加強政策保障、構建實施機制、鼓勵全社會參與等。

下一步,深圳市委市政府將制定實施2019-2022、2023-2025年兩個三年滾動工作規劃,確保跑好先行示範區建設的“第一程”。

附:《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行動方案(2019-2025年)》中提出的127項具體舉措

一、全力以赴推動一批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任務落地實施

1.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

2.加快創建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3.加快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5.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

6.開展國際人才管理改革

7.創造條件推動註冊制改革

二、聚焦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主動擔當,做到全方位、全過程先行示範

(一)率先實施新一輪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8.全面推進光明科學城建設

9.高水平規劃建設西麗湖國際科教城

10.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優勢

11.佈局建設重大創新載體

12.建設國際科技信息中心

13.建設全新機制的醫學科學院

14.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

15.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

16.規範有序建設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

17.推動設立境外科研機構

18.建立全球創新領先城市科技合作組織和平臺

(二)率先構建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19.大力發展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20.建設坂雪崗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承載區

21.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22.加快創建制造業創新中心

23.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24.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產業

25.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26.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

27.促進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金融(基金)產品互認

28.先行先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29.探索創新跨境金融監管

30.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的現代服務業

31.探索市場化招商體制

(三)率先突破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32.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

33.探索完善產權保護制度

34.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

35.試點深化外匯管理改革

36.開展市場準入和監管體制機制改革試點

37.深化“放管服”改革

38.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

39.改革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和公正監管制度

40.推行信用監管改革

41.先行先試教育體制改革

42.深化自然資源管理制度改革

(四)率先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43.深入實施“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戰略

44.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

45.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

46.創新完善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體制機制

47.加快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

48.加快建設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

49.推動更多國際組織和機構落戶

50.舉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和文化交流活動

51.建設國家隊訓練基地

52.積極爭取承辦重大主場外交活動

53.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54.按程序組建海洋大學

55.組建國家深海科考中心

56.探索設立國際海洋開發銀行

57.鞏固世界級集裝箱樞紐港地位

58.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

59.打造國家綜合鐵路和公路樞紐

(五)率先營造彰顯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環境

60.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61.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建設

62.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63.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64.加大全面普法力度

65.健全政企溝通機制

66.完善企業破產製度

67.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68.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69.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70.加快建設智慧城市

71.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

72.探索完善數據產權和隱私保護機制

73.加強基層治理

(六)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

74.全面推進城市精神文明建設

75.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

76.規劃建設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設施

77.創建城市社區運動場地設施建設試點城市

78.與港澳聯合舉辦多種形式的文化藝術活動

79.開展跨界重大文化遺產保護

80.不斷增強港澳同胞的認同感和凝聚力

81.大力發展數字文化產業和創意文化產業

82.建設創新創意設計學院

83.設立面向全球的創意設計大獎

84.組織舉辦大型文創展覽

85.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86.有序推動國際郵輪港建設

87.探索研究簡化郵輪、遊艇及旅客出入境手續

(七)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髮展格局

88.高標準辦好學前教育

89.擴大中小學教育規模

90.高質量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91.加快創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92.建立健全適應“雙元”育人職業教育的體制機制

93.加快構建國際一流的整合型優質醫療服務體系

94.加快構建以促進健康為導向的創新型醫保制度

95.擴大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供給

96.為港資澳資醫療機構發展提供便利

97.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學人才培養、醫院評審認證標準體系

99.先行先試國際前沿醫療技術

100.逐步實現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101.構建高水平的養老服務體系

102.構建高水平的家政服務體系

103.形成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

104.推進在深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

105.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八)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

106.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107.構建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生態文明評價考核體系

108.探索實施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制度

109.完善環境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披露等生態環境保護政策

110.健全環境公益訴訟制度

111.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重大工程

112.強化區域生態環境聯防共治

113.推進重點海域汙染物排海總量控制試點

114.提升城市災害防禦能力

115.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

116.大力發展綠色產業

117.促進綠色消費

118.發展綠色金融

119.繼續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

120.率先建成節水型城市

121.試點“無廢”城市建設

122.強化能源資源安全保障

三、保障措施

123.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124.強化組織協調

125.加強政策保障

126.構建實施機制

127.鼓勵全社會參與

【記者】張光巖

【作者】 張光巖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