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科普——那些千萬不要踩到坑,一定要記住

什麼時候買重疾險最合適?

當大家提出這個問題時,其實包含了兩層意思:

第一層疑問是:我什麼時候最需要一份重疾險?

第二層的疑問則是:我什麼時候買重疾險最划算?

先看第一層問題,也就是,什麼時候最需要重疾險?

從概率上來看,我們整個群體肯定是年齡越大的人得重疾的概率越高,也最需要重疾險的保障。

但從我們個人看呢,你願意去賭這個概率嗎?

疾病的風險,我們誰都無法預知。重疾就像一個不速之客,你從來都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到訪,可一旦來臨就是對家庭的致命打擊。

所以,梓瑜姐還是希望:

每個人在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後,都能儘早就將自己和家人保護起來,最大程度地去抵抗這種風險

重疾科普——那些千萬不要踩到坑,一定要記住

我們再看第二層問題,什麼時候買重疾險最划算?

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越早買越划算

我們說了,重疾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增加,保險公司面臨的風險當然也就隨之增高,保費自然也要提升。

我們就拿一款常見的消費型重疾險為例,來算算不同年齡的人買都需要多少錢:

都按保終身、50萬保額、20年交來算,

剛出生的小孩每年保費只要2千多;

30歲的青年每年保費將近7千;

而55歲的老人保費則要1萬4;

可見,同樣都是保一輩子,保一樣的責任,早買不僅總保費便宜,享受的保障時間還更多

而且,這個例子還是在老人身體比較健康能買的情況下才成立,但凡身體毛病多點,或是年紀超過55歲,想買重疾險就難了,不僅保費高、保額受限,很可能想買都買不了。

最後,再次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重疾險什麼時候買最合適呢?

當你手裡預算足夠買重疾險的時候,就趕緊下手吧,早買早享受、早踏實。


重疾險的常見陷阱,千萬別亂買

01大而全,所以貴

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險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複雜,普通消費者就算了,即便是內行人也不一定能懂。因此大多數人購買完就只有以下三個概念:有品牌保障、涉及保障全面、所以貴。

然而真的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嗎??我找了一款知名公司號稱高端的產品,簡單數了一下居然包含了 12 種保障:

  • 輕症保障(賠 1 次)
  • 重疾保障(賠 3 次)
  • 首次重疾豁免保費
  • 特別關愛金
  • 疾病終末期
  • 老年長期護理金
  • 身故保障
  • 全殘保障
  • 意外身故
  • 意外傷殘
  • 自然災害身故
  • 自然災害傷殘

可是 12 種保障不代表能賠 12 種風險。或許這句話大家看了會有點繞口,簡單來說 大多數保障都共用保額。

例如:重疾、身故、全殘、疾病終末期,只要賠了其中一樣,其他就不再賠付了。

這種產品還會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存在捆綁銷售的東西,沒法具體知道每項保障的價格,對於普通人來說,很難比較。

重疾科普——那些千萬不要踩到坑,一定要記住

以 30 歲男性為例,投保這款大而全的重疾險,保額50萬,繳費19念,每年的保費高達22350,價格差不多是市面上同類型產品的 2 倍。

曾經有代理人跟我說,產品賣得貴要怪保險公司嗎??難道不是消費者買不起的問題嗎?

看似有點道理,但是深藍君還是要提醒大家,買保險就是買保額。如果槓桿太低,很有可能就會失去保險“以小博大”的本質作用。

繼續說說上面的例子吧,一年保費2萬多,總保費40萬多,而保額才 50 萬。如果繳費期間沒有生病,實際上與自己的存活期不無差別,幾乎沒有保障槓桿。

銀行的活期存款還可以自由支配,重疾險只有在患病後才能拿到理賠金,靈活性也會相差很大。

因為深藍君建議,買保險不可以貪心想買保障最全面的一款保險,要關注重要的部分,先把保額做大再說。

02返還保險最划算

有些人總會覺得,買保險如果不出險那錢就打水漂了,認為“有病治病,沒病返本”的產品更加划算,保險代理人也更願意賣這類產品。

可是,這種返還型保險真如表面上看的這麼好嗎?

下圖是深藍君以天安愛守護為例子,看看返還和不返還到底有什麼差別:

重疾科普——那些千萬不要踩到坑,一定要記住


我們可以看到,選擇在不同年齡返還,保費差距也是巨大的。假如選擇66歲返還,那麼每年要多交6550元,相當於多了52%的保費。

簡單算了一下,一年花費6550元持續20年,36年後本金和利息加在一起差不多38萬,每年收益差不多4%。

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返還型重疾險的本質是:我們多繳的這麼多保費,然後保險公司拿去進行理財,到時候再返還一些給我們,其中的收益其實不高。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我們可以把這 6000 多塊用來加大 50% 的保額,或者用來購買醫療險、意外險、壽險,又或者用來給家人配置保險。個人認為,這樣花錢會有意義得多。

因此,我覺得普通家庭不太適合買返還型保險。

03健康告知隨便填

很多時候為了促成簽單,一些銷售人員會告訴我們:如果沒住過院,健康告知直接都填否就可以,《保險法》規定過了兩年就一定賠。

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先來看看《保險法》是怎麼說的:

訂立合同時,保險公司就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如果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承保決定,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並不承擔賠償責任。

合同成立超過兩年的,保險公司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可以看到,《保險法》的確有此類的規定,但是2年不可抗辯設立的初衷是:合法保障消費者的正當權益,但不是為了讓我們消費者騙保,把明明不應該賠的變成可以賠。

重疾科普——那些千萬不要踩到坑,一定要記住


記得以前就分享過一個這樣的案例:

A 先生在投保前已經罹患癌症,雖然2年後才申請賠償,但保險公司還是拒絕賠付雙方各執一詞,還鬧上了法院。最後經過審判,結果仍然是拒賠。

當然現實中也存在一些案例,過了2年之後,最後得以賠償的事件。不過由於我國不是“判例法國家”,但這些要一案一議。即便是相似的情況,最終賠償結果或許也會有很大的區別。

對保險公司而言,也肯定不會對這種事件放任不理,不管你有沒有超過兩年,哪怕需要花錢打官司,大部分時候都會先進行拒賠。

當一個人身患重疾還要天天為官司奔波,對你自己本身的健康也是有著很大的風險。

實際上買保險就是為了得到一個保障,所以我們在買保險前必須誠實告知自己的身體狀況。

上述的這五點,就是深藍保對重疾險購買的相關建議,可以收藏起來,大家買保險前再多讀幾遍,一定能幫你省下一大筆錢。

重疾科普——那些千萬不要踩到坑,一定要記住


除了以上這幾種陷阱之外,還有一些現在已經基本見不到了,比如說罹患重疾後要生存多少天才能賠、等待期內發病只退現金價值而不是退保費等等。

市面上的重疾險五花八門,梓瑜姐建議大家在購買保險前要關注一下條款,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要向專業的人諮詢清楚。

人文保險,致力於為保險消費者和代理人,搭建基於社群的良好生態,為客戶提供更具有人文關懷的保險服務。保險,讓生活更美好,歡迎持續關注“梓瑜說人文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