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袁小貓特別不喜歡西安的冬天,灰濛濛的,讓人心情總會是不是陷入低谷,加上快都年底了,心情總是會莫名煩躁。朋友約去大差市吃羊肉墩子……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很奇怪,她說是澄城縣最忒色的羊肉吃法(她是澄城人),說好不容易找到這麼一家店。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那就一碗羊肉墩子鎮個樓吧

坐公交60分鐘到了長安煙火裡

於是,下班後,袁小貓就從滻灞半島坐47路,一路直接就到了大差市。話說東大街現在真是不如以前輝煌了,晚上7點不到,人都不是很多。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下車後順著導航走進了東三道巷,夜幕下的小巷子,人來人往,煙火正濃。年輕的媽媽正在訓斥年幼的孩子,“叫你聽話總是不聽話!怎麼現在這麼皮?!”;水果攤上的琳琅滿目的水果在路燈下顯得非常溫暖,騎著自行車的路人輕輕停在攤前,俯身挑選幾個中意的蜜桔、梨子、蘋果等;戴著耳機的年輕人晃晃悠悠地走著,抬頭看看這條窄窄的巷道兩邊的小餐館,選擇一頓心儀的晚餐……在這樣溫柔的夜色裡,一幕幕活色生香的西安市井生活,正在演繹。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袁小貓隨著導航終於到了這家水盆小館。這好像是一家新開的(後來得知是今年4月份開的)。外觀看起來比較簡約,門頭熠熠閃爍很是醒目。推門而入,左邊就是收銀臺,收銀臺後牆上貼著黃底黑色字體的價目表。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袁小貓掃了一眼,忽然被“紙巾免費”吸引,在這裡吐槽一下,很多次在外面吃飯,店家都不提供免費紙巾,你必須買才能使用,袁小貓一直搞不清楚,為什麼有些店家會為了這麼一個便宜的必需品來降低食客的體驗度呢?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羊肉水盆+羊肉墩子,吃到滿嘴流油躥香上頭

言歸正傳。既然是水盆店,我們倆就各自點了水盆,她要了個羊雜湯,羊肉墩子必須來一份嚐嚐,不然對不起袁小貓跑這麼遠的路呢。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羊雜湯

朋友說檢你是不是澄城人,一碗羊肉墩子就可以了。以前袁小貓只知道澄城的水盆好,不知道還有個羊肉墩子。等羊肉墩子端上來的時候,袁小貓發現,原來這就是豪華版的羊肉湯,但是,與一般的羊肉湯又有很大區別。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我的水盆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我們的羊肉墩子,小份95塊錢,咋樣?

乍一看有點像香辣魚,又像毛血旺,又有點似水煮肉片……是的,一大盆香辣四溢,紅豔豔,剛潑上去的油還在滋滋響著,白芝麻和香菜點綴其上,線辣椒、藤椒、麻椒等在熱油的催逼下散發著躥鼻的香味兒,

袁小貓已經咽口水了。用筷子撥拉一下,一疙瘩一疙瘩的羊肉快在碗裡呼之欲出,夾起來一塊,熱氣冒著,那細膩的肉質纖維還在咕咚咕咚吮吸著濃郁的湯汁,飽滿而動人。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月牙餅夾羊肉墩子,扎勢很

旁邊放著兩個冒著熱氣,散發著麥芽香味的月牙餅。 袁小貓也見過做月牙餅(澄城人叫打燒餅)把發好的面先擀成長形厚片,在面裡墊上調料,抹上菜油,擀成橢圓形的餅,放在鏊上烙,等面硬了後,從中間切開成兩個,就是半月形的了,形似半個月亮。然安後再放到鏊下面的爐口周圍烤,翻一次,再烤,直到餅的中間慢慢鼓起來,最好的狀態就是黃而不焦,脹而不破。袁小貓看著手裡這個胖乎乎的月牙餅,心滿意足。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把月牙餅輕輕掰開,從碗裡夾出幾塊墩子肉填進去,再把店家免費送的醃菜放進去,輕輕一合,小心點,那辣子油有時會從另一邊候溢出來。咬一口月牙餅夾墩子肉,哎呀額滴神啊,酥脆的餅子非常清香,墩子濃郁香辣,小菜酸爽可口,大咬幾口,滿足感極強。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吃肉一定得喝湯。袁小貓的水盆也是不錯,澄城水盆羊肉又叫清湯羊肉,有的是不加粉條粉絲,湯是湯,饃是饃,肉是肉,清清爽爽。但是這家店略微加了點粉絲(好像我在西安吃到的澄城水盆都是有粉絲的,我們也喜歡)。這個水盆的確蠻鮮的,湯很清亮,肉片又厚又大,粉絲也光亮勁道,袁小貓是連吃帶喝,暖意滿滿。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免費小菜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清亮的澄城水盆

賈平凹老師是地道陝西人,特別愛吃羊肉泡饃,專為一碗泡饃撰文,其中關於羊肉做法他寫道——

“骨,羊骨,全羊骨,置清水鍋裡大火燉煮,兩時後起浮沫,撇之遺淨。放舊調料袋提味,下肉塊,換新調料袋加味。以肉板壓實加蓋。後,武火燒溢,嘭嘭作響,再後,文火燉之,人可熄燈入睡。一覺醒來,滿屋醇香,起看肉爛湯濃,其色如奶。此羊肉製法。”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想自己在家做的朋友可以效仿一試。

澄城人為啥愛吃水盆?

澄城水盆在陝西水盆界是比較知名的。為什麼澄城人愛吃水盆,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據說,在歷史上由於戰亂,當地羊的數量跟不上人們的需求量,《澄城縣誌》記載,1949年全縣羊的存欄只有200只,即便是全部屠宰,全縣人一天也平均不到一隻。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多年來,渭北人就習慣了吃羊肉驅寒取暖,這種根深蒂固的飲食習慣難以更改,於是人們在羊肉吃法和做法上做了一些改變。

一碗湯飄幾塊羊肉,配上一個月牙餅,湯湯水水,有餅有肉,暖心暖胃,這一天都是舒坦的;而且羊肉墩子則成為一種奢侈,一大家人在一起聚會慶祝的時候,來一盤羊肉墩子,與水盆相比,不僅顏色絢爛,口感濃郁,更有一種團圓喜慶在裡面。

陝西澄城人真會吃,羊肉水盆VS羊肉墩子,你知道這是為啥嗎?

所以說,飲食是歷史最真實的見證者,每一道傳承下來的美食,都承載了一個時代,成百上千年的歲月悠悠,用味蕾感受歷史,這就是老味道帶給我們的故事。

原創不易,剽竊必究。關注袁小貓,和這隻貓一起,偷偷發現,這世界真的很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