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回家吧!”青島11歲女孩出走,這事給所有爸媽一個教訓

12月17日下午2時54分許

在苦苦搜尋了20個小時後

在一些熱心市民的幫助下

市民徐女士終於在大融城4樓

找到了11歲的女兒荷荷(化名)

但是女兒不願意回家

而且躲到了旁邊消防通道的大門後面

……

門外是悲喜交加的媽媽

門內是賭氣的女兒

兩個小時後

在媽媽還有3位同學媽媽的勸說下

荷荷才從門後走出

回家後

爸爸孟先生和女兒緊緊抱在一起

“孩子,回家吧!”青島11歲女孩出走,這事給所有爸媽一個教訓

門裡門外,到底有多遠?為什麼讓身處其中的人們耗費近乎一天一夜?早報記者從17日中午開始,全程跟蹤並參與了下午的搜尋行動,從而試圖從點滴中探尋一扇門內外的親子關係。

■事件回放

一回頭髮現女兒不見了

“荷荷,女,年齡:11歲,12月16日在合肥路北國之春附近走失,走時上衣穿黑色棉服(長款),褲子穿藍白色校服,腳穿粉色旅遊鞋,圓臉扎辮子……”12月17日上午,一條尋人的微信在朋友圈轉發。《青島早報》官方微博也很快轉發了這條信息,早報記者隨後趕到了荷荷家中,青島斑馬救援隊、荷荷所在學校的老師等早已經在這裡,更多的市民正在外面四處搜尋。

“孩子,回家吧!”青島11歲女孩出走,這事給所有爸媽一個教訓

荷荷的媽媽徐女士講述了12月16日女兒離家出走的情形:“12月16日晚上6時50分許,因為數學作業沒有完成,老師讓女兒留校,然後讓我去領她。接到女兒後,我說話語氣就有點重,我問她,為什麼作業沒有完成。女兒就在一旁解釋,她越解釋,我就越火。”除了作業的問題外,還有哪些事情讓徐女士越說越生氣呢?她告訴記者,“老師說,女兒上週四的作業沒有完成,到了週一都還沒有完成。還有女兒喜歡晚上用我的手機偷看動畫片,當天我就說了這兩點。”

後來,徐女士和女兒坐電梯上樓,但是當徐女士開門時,女兒卻沒有跟著進來,而是直接按電梯又下去了。

徐女士發現女兒沒有進屋後,趕緊扔下女兒的書包,下樓就去找女兒,結果找不到了。隨後孟先生夫妻倆選擇了報警,並通過微信在朋友圈裡求助。

隨後,學校的老師、親戚朋友聞訊趕來,從16日晚上7時許開始,嶗山警方、親友等一直搜尋到17日凌晨4時許,大家把整個小區、旁邊的醫院、商場都找遍了,但是始終不見荷荷的蹤跡。

■接力搜尋

兩段視頻讓事件有了轉機

孟先生夫婦一晚上沒有閤眼,身旁的電話不時響起,很多親戚朋友打來電話詢問最新消息。

12月17日上午10時許,在看到了朋友圈的尋人微信後,青島斑馬救援隊的隊長王會祥帶領10多名專業搜救隊員趕來支援。“已經在我們的500多人的隊員群裡轉發了,隊員們也在各自的朋友圈裡轉發了。”王會祥說。

“女兒很善良,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也覺得平常跟孩子溝通少了一些,六年級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她媽媽一批評有可能是一個爆發點。這個爆發點可能積壓了很長時間,她出去是很隨機的,也沒有拿東西。昨晚7點多,當時下著雨,她也沒有帶傘。”孟先生反思道。

下午2時許,嶗山警方給孟先生髮來一段視頻,視頻顯示12月16日晚7時07分,有一個小姑娘在北國之春小區門前上了公交車。緊接著,警方又發來公交車上的視頻,這個小姑娘坐了兩站後,到了陽光山色小區站下了公交車。

“這正是荷荷,就是她。”孟先生夫妻倆興奮地看著視頻,彷彿一下子見到了女兒。“女兒應該是去了齊魯醫院或者是佳世客商場,但是昨晚我們去找過,都沒有找到呀。”孟先生緊接著說。一旁的王會祥立即電話通知救援隊員,趕快到這兩個地方搜尋。

請幫我們拖住女兒

“我剛才在延吉路萬達門口,見到了一個小姑娘,很像你們發的圖片。”很快,一位熱心女市民給徐女士打來電話,說是見到了一名小姑娘疑似是荷荷。

這個好消息讓大家振奮起來,徐女士連忙給對方打過去。這位熱心女市民說,當天中午,她在萬達負一層超市處,發現一名小姑娘在門口徘徊,“後來,我上樓看到朋友圈的尋人信息後,感覺跟你們要尋找的女兒很像。”熱心女市民把小姑娘的外貌、穿著描述了一遍:圓臉,扎著辮子,頭上戴著髮卡,穿著黑色羽絨服,孟先生夫妻倆當場斷定正是自己的女兒。

“請您一定要找人拖著荷荷,我們隨後就到。”徐女士激動地說。緊接著,包括早報記者在內,大家面對面建立了一個微信搜救群,然後火速下樓,其他的救援隊員也都朝著一個目的地奔去。

“孩子,回家吧!”青島11歲女孩出走,這事給所有爸媽一個教訓

“孩子,回家吧!”青島11歲女孩出走,這事給所有爸媽一個教訓

歷時20個小時,在愛心市民的幫助下,市民徐女士找到了女兒。女兒躲在消防通道的門後,一開始並不願意出來。

下午2時54分許,在大融城4樓,徐女士終於見到了被幾名熱心市民給攔住的女兒。“荷荷,快回家吧。”看到媽媽來了,荷荷還有些賭氣,想要離去。現場一度有些混亂。

晚上6時許,記者終於聯繫上了第一個發現荷荷的熱心市民邢秀梅。“當時確定小姑娘的身份後,我就回到單位喊了6名同事,大家從負一層一直搜尋到六層,沒有發現荷荷。大家又分頭到旁邊的大融城搜尋,最終在四樓的按摩椅處見到了荷荷。為了不打擾荷荷,我們也坐在按摩椅上。後來,荷荷要走,被我們當場攔下了。”

“現在想想這件事情,我還有些後怕,這麼小的女孩子獨自出來,幸虧被我們及時發現了。”邢秀梅告訴記者,她和同事們都覺得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孩子回家

類似事情但願不再發生

當徐女士見到荷荷時,孩子還不願意回家,躲到了四樓消防通道的門後面,在時隔20個小時後,母女的緊張關係還沒有緩解。徐女士給女兒買來了水餃,女兒並沒有當場吃。3位同學的媽媽輪番上陣,勸說著荷荷。為了不打擾荷荷,早報記者和青島斑馬救援隊的隊員們離開了現場。

記者再次來到荷荷家中。孟先生確認女兒找到後,臉上不再是愁雲密佈。“我一個月前右腳受傷,家裡的重擔全都落在愛人身上,愛人的工作壓力也比較大,缺少一些耐心,我們都沒有關注到孩子這個年齡所產生的心理變化。”孟先生有些自責。“從昨晚班主任就來了,一起幫助我們尋找孩子。通過這件事情,我也跟班主任進行了長時間的交流,學校、家庭、孩子要有一個互通的環節,過去的反饋更多是在學習上,今後要在其他方面更好地溝通。”孟先生說,等著女兒回來後,他們要改變跟孩子的交流方式,更多地尊重孩子。

“我們的寶貝回家了,來擁抱一個!”兩個小時後,荷荷終於笑了,也同意回家。坐在床上的孟先生看到女兒回來了,幾乎要跳起來,隨後給了女兒一個大大的擁抱。一旁的徐女士也笑了。後來,他們擁著荷荷,推開房門,一起來到荷荷的房間,全家人開始繼續享受其樂融融的時光。

關於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

在留言區和大家討論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