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評論:堅持黨的領導是成事之本發展之要

水是湖北最大的資源稟賦、最大的發展優勢。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北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利建設與發展,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帶領全省人民努力奮鬥、奮力拼搏,在水利建設與發展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2009年至2013年,鄂北地區發生史所罕見的“五連旱”,嚴重影響工農業生產和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為改變長期以來的南澇北旱局面和區域水利發展不協調不平衡問題,湖北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搶抓機遇,啟動有史以來本省自建最大水利工程——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而今已建成在即。回望5年建設歷程,鄂北工程整體進展順利,投資執行、工程進度、建設質量長期位居全國前列、全省第一,開創了全國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的新境界。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的全部事業都建立在黨的領導這個基礎之上,都根植於黨的領導這個最本質特徵和最大優勢。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不可能實現從一窮二白向經濟大國跨越、從技術落後向科技強國邁進、從基本小康向幸福大國前行;如果沒有堅持黨的領導,湖北的奮鬥足跡中,也必然會缺少“萬里長江第一橋”、三峽工程、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等矚目成就。對於今天的湖北而言,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與困難同在,唯有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並貫穿全部工作和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全過程,才能在奮力實現中部地區崛起中走在前、作表率。

堅持黨的領導方能堅定政治方向、改革方向,步調一致向前進。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如果在方向問題上出現偏離,就會走錯路,甚至犯顛覆性錯誤。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之所以能取得世界矚目的歷史性成就,關鍵在於黨的堅強領導,在於黨始終能堅定正確政治方向、把準改革方向,帶領全國人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可以說,正是因為我們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不斷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在每一個歷史轉折點都把準時代脈搏,抓住改革機遇,才能不斷以團結和奮鬥精神,在每一次重大挑戰中都堅定共同理想,邁出自信步伐。之於湖北,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搶抓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遇,帶領全省人民步調一致向前進的一個縮影,也是對“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的有力體現。

堅持黨的領導方能站穩政治立場、人民立場,擔當作為惠民生。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縱觀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回顧湖北發展歷程,人民群眾始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者、推動者、參與者、受益者。省委、省政府堅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注重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勇於擔當、敢於作為,著力補齊了許多民生短板,解決了許多民生問題。

堅持黨的領導方能發揮政治優勢、制度優勢,凝心聚力謀發展。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最關鍵的就是要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如果把國家各項事業比作一副大棋局,黨中央就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所長,一盤棋大局分明。從武漢長江大橋到港珠澳跨海大橋,從南水北調到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湖北人民不斷把成功經驗推向全國,又不斷從黨和國家發展歷程中汲取養分、建設自己,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大踏步邁進,這同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是分不開的,同堅持把黨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是分不開的,同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作用、廣泛凝聚社會力量是分不開的。

風好正是揚帆時。新時代的湖北已經站上新的起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堅定貫徹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在推動新時代中部地區崛起中作出更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