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右旗:城鎮淨化汙水 湖畔植綠治沙

新右旗:城鎮淨化汙水 湖畔植綠治沙

——呼倫貝爾日報社不忘初心、踐行“四力”冬訪呼倫湖系列報道之十五

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擁有呼倫湖、貝爾湖兩大湖泊和克魯倫河、烏爾遜河兩大河流,是祖國北疆重要的生態屏障。

12月2日下午,呼倫湖報道小組一行到達新巴爾虎右旗。當日下午,採訪小組就深入新右旗汙水處理廠,實地採訪再生水回用項目建設情況。

再生水回用 讓汙水循環再利用

新右旗:城镇净化污水 湖畔植绿治沙

“你們看,這兩瓶水,一瓶是處理前的汙水,一瓶是處理過的水。”隨聲望去,只見新右旗汙水處理廠技術副廠長馬流崗手裡的兩瓶水,處理過的清亮透明,與處理前的汙水截然不同。馬流崗邊走邊向我們介紹,提標改造前,出水水質執行一級B標準,2017年8月汙水廠提標改造工程開工建設,2018年11月完成環保驗收工作,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 標準,新建工藝綜合間2300㎡,2019年日平均處理水量3100噸,阿拉坦額莫勒鎮鎮區的生活汙水的回收率一般在98%左右。

新右旗:城镇净化污水 湖畔植绿治沙

記者在新右旗汙水處理廠內看到,整個汙水處理廠乾淨整潔,各種淨化設施智能化運行,汙水處理廠內聞不到任何臭味。管理房內的2個近一米高的方形設備,吸引了我們的注意。馬流崗說,這兩臺設備中所顯示的是汙染物排放的數值,提標改造處理後,汙水處理廠出水的各項指標現已達到了一級A標準,這些數值也會實時傳送到生態環境部門進行24小時在線監測。

隨後,記者跟隨工作人員到呼德諾爾人造溼地現場,冬季的湖面四周,一片冰天雪地,湖中的水清澈見底,沒有任何異味。據介紹,排水口的閘門會根據湖中的水位進行調節開關。若不是同行的新右旗水利局水利工程管理與質量監督站站長齊善藝告知,怎能看出這清澈的湖水是由生活汙水處理後得來的。

“將汙水廠處理過的再生水會通過新建的提水泵站和輸水管路輸送至蓄水池,主要用於人工溼地的補充水源和阿拉坦額莫勒鎮區的園林綠化,工程的實施既解決了再生水的排放問題,又促進了城市水生態環境的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居生活環境質量。”齊善藝介紹說。再生水回用工程是呼倫湖流域生態環綜合治理二期項目中的一項內容。截至目前,已完成管線鋪設及2座蓄水池建設,泵房已建,設備待安裝。

科學有序 推進環湖沙地治理

呼倫湖90%的水域在新巴爾虎右旗境內,新右旗常年春季乾燥風大,因為氣候乾旱等原因,呼倫湖流域出現了沙化土地,主要分佈在呼倫湖南岸。為有效治理新右旗環湖沙地,新右旗在呼倫貝爾市委、政府領導下,旗委政府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確保了環湖治沙工作順利推進。同時,還成立督導小組,對工程質量隨時跟蹤督查,並建立了運行臺賬。

新右旗:城镇净化污水 湖畔植绿治沙

下午,我們採訪小組的另一個小分隊,驅車趕往了呼倫湖流域沙地綜合治理項目的治理區。雖然沙地治理區被白雪覆蓋,但是我們還是能夠在雪少的地方,清晰地看到一排排的蘆葦沙障。

“埋設沙障的工程也叫作高立式蘆葦沙障,是用50公分的蘆葦,20公分埋在沙地下露頭30公分,這樣可以有效的擋住流動沙地。沙障的規格是2米乘2米的四方形,沙障做完以後在裡面將小葉錦雞兒、楊柴、披鹼草、燕麥等四個種子混播,按照十字花的形式人工播種,這樣沙障可以保護幼苗的生長。”新右旗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寶力道向記者介紹說。通過這幾年的沙地治理,林草蓋度、植被蓋度都有明顯的提高。

據寶力道介紹,2016年全市呼倫湖流域沙地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啟動實施,新右旗一期工程沙地治理任務17.07萬畝,其中圍欄封育12.12萬畝,直播造林4.83萬畝,植苗造林0.12萬畝,工程涉及埋設沙障0.99萬畝,現已全部完成。2019年呼倫湖流域綜合治理二期工程啟動實施,新右旗治理流域內沙化土地2萬畝,正在有序推進,計劃2020年全部完成。

新右旗:城镇净化污水 湖畔植绿治沙

2017年以來,新右旗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舉全旗之力打出一套呼倫湖治理工作行之有效的“組合拳”。通過宣傳動員、設立河湖長、舉辦保護母親河誓師簽名活動、公益專場演出、圍封保護等形式提升呼倫湖的宣傳保護力度。還重點實施呼倫湖流域生態綜合治理一期環湖沙地治理、汙水無害化處理試點、垃圾閃蒸礦化處理項目,強化河湖周邊面源汙染治理,重點解決了一批生態環境問題,呼倫湖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記者手記

在汙水處理廠排放口取出水樣,我們用眼睛看,清澈透亮,用鼻子聞,毫無異味。沒想到汙水處理設備這麼先進,眼見為實,項目在環保方面、安全方面的諸多保障真真切切。新右旗把汙水處理和再生水回用的排水納入“一個盤子”一體化管理,有效實現了生態環境的“系統治理”。

阿拉坦額莫勒鎮離呼倫湖僅有18公里,鎮區內的近2萬人的生活汙水的處理率的高低也影響著周邊環境的好壞。新右旗委、政府在汙水處理上下了這麼大的功夫,不但可以解決環城水渠的水源問題,還有效的解決了城市再生水排放問題,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景觀,以較低的工程投資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真正做到尊重自然、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良性循環,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效益協調發展。置於全市的範圍來審視,這無疑都屬於一次具有示範意義的創新和探索。

看到寶力道激動地給我們展示沙地治理區治理前後的對比圖片,我們的心情也是非常激動的。這裡的每一片綠葉,每一顆綠植,滴滴汗水,都來之不易,讓人倍感珍惜和驕傲,這些都是新右旗各族幹部群眾努力付出的結果。

歸途中,看到一排排清晰可見的蘆葦沙障已形成規模,這一道道堅固的“綠色屏障”穩穩紮根在新右旗這片土地上,不僅有效遏制了沙地蔓延,進一步加大了環湖地區生態環境治理的步伐,也推動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