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英國政壇大地震 或成美國2020大選“風向標”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18日報道,近日,英國大選結果出乎意料,保守黨大勝,工黨遭遇慘敗。選舉結果中最令人矚目的一點是,保守黨一舉突破工黨“紅牆”,英格蘭北部原工業重鎮幾十年來一直由工黨掌控的席位易手。

面臨2020年大選,美國民主黨能否從英國工黨以及其“激進”左翼政策的失敗中,汲取經驗教訓?引發英國政壇“地震”的民意和民心動向,又可否幫助讀懂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

【民主黨的警鐘:會否重蹈覆轍?】

在英美政壇,觀察人士經常將美國民主黨候選人領跑者之一桑德斯和科爾賓擺在一起比較。兩人的共性顯而易見:年齡較大、白人、社會主義……如果桑德斯最終贏得民主黨提名,他又能從科爾賓的失敗經歷中獲得什麼?

舉個英國選區為例子,英格蘭東北部杜倫郡賽奇費爾德(Sedgefield),長期以來是工黨席位。但是12月12日大選中,賽奇菲爾德轉向保守黨。

BBC北美事務記者蘇普爾(Jon Sopel)說,問題在於,賽奇菲爾德以及英國一系列工業城鎮的工人階級認為,工黨開出的承諾是“天上掉餡餅”。他指出,美國民主黨人應該深入、認真地審視英國選民通盤否定工黨政策的深層原因。

上屆年美國大選中,民主黨以屈指可數的選票失掉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威斯康辛,將勝利“送”給特朗普。而這幾個州和英國工黨這次輸掉的工業重鎮有許多相似點。

英媒:英国政坛大地震 或成美国2020大选“风向标”

資料圖:美國總統特朗普。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共和黨觀察:如何搞定工黨選民?】

報道稱,美國共和黨也在緊密觀察此次英國大選的結果,意味著怎樣的民意轉變。

分析稱,本次英國大選中,保守黨領袖約翰遜“搞定脫歐”(Get Brexit done)的主打口號贏得大把挺脫歐的工黨支持者點贊。在許多選民看來,“(約翰遜)他和特朗普一樣。特朗普就能說到做到。”

事實上,英美兩國的領導人除了那一頭抓眼球的金髮,還有其他許多共同點。比如,特朗普也有一句不離口的競選口號:“讓美國繼續偉大”(Keep America Great)。和約翰遜的“搞定脫歐”一樣,兩個口號琅琅上口,時刻提醒選民,還有許多事必須繼續做下去,而且一定會成功。

另外,再舉一個選區作例子,英國北威爾士昔日的工業重鎮雷克瑟姆(Wrexham),也從傳統的工黨席位易手保守黨。2016年公投中,該選區59%的人投票支持脫歐。

入手雷克瑟姆這樣的席位是保守黨大勝的關鍵。正如美國民主黨在中西部的“藍牆”,傳統工業重鎮在2016年把票投給共和黨的特朗普一樣,在英國這次大選中,工黨的“紅牆”也分崩瓦解。

BBC常駐北美記者澤克爾(Anthony Zurcher)分析說,2016年,美國中西部和英國中北部選民的不滿,在兩國分別影響特朗普獲勝和脫歐公投的選舉“地震”。但兩場“地震”的“震中”其實都是圍繞貿易、移民等問題的保守的民粹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