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鹿寨:身殘志不殘養鴨大戶變身脫貧帶頭人


廣西鹿寨:身殘志不殘養鴨大戶變身脫貧帶頭人

近日,走進廣西鹿寨縣鹿寨鎮思洛村思洛屯殘疾人李世國的養鴨場,便聽到叫喚鴨子的聲音,李世國一家人正忙著照料新生不久的鴨寶寶。

廣西鹿寨:身殘志不殘養鴨大戶變身脫貧帶頭人

李世國在和第一書記書介紹鴨場情況。

地上這些萌萌噠的小黃鴨是與李世國合作的盛隆公司剛送來不久的鴨苗,8000多羽鴨苗是李世國今年養殖的最後一批肉鴨。“一年可以養5批,今年養鴨的純收入預計有16萬元。”今年養鴨給李世國帶來了不錯的效益。

據瞭解,1997年,李世國因意外跌入深坑造成腰椎無力,次年被評定為肢體殘疾四級。幹不了重活的李世國,靠開三輪車載客為生,但李世國不想安於現狀。2007年,李世國在自家的山地上種植60畝尾葉桉。

廣西鹿寨:身殘志不殘養鴨大戶變身脫貧帶頭人

李世國在照料小鴨。

2013年,瞄準肉鴨養殖市場的李世國利用出售桉樹的錢養起了第一批鴨。“當時所有的積蓄都用於養鴨,還向親戚借了錢。”李世國可以說是放手一搏。巨大的壓力讓他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雖然有技術指導,李世國還是一心撲在專研養鴨技術上。在他的努力下,他養殖的鴨子成活率高、品質好,順利賺到第一桶金。

可是,李世國並不滿足於當時的養殖規模,想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於是,李世國向銀行貸款10萬元,把養殖規模從最初的每一批4500羽擴養到6000羽。2017年,已經清償銀行貸款的李世國又將養鴨規模擴大到每一批8000多羽。李世國通過養鴨建起漂亮的樓房。目前,一家人年收入近20萬元,生活已經奔小康。

廣西鹿寨:身殘志不殘養鴨大戶變身脫貧帶頭人

通過幾年地養殖,李世國不僅自己富裕起來,同時不忘鄉親,扶持3戶(其中一戶為貧困戶)養鴨,為他們免費進行技術指導,希望更多村民能通過自己的幫助富起來。

“他經常來指導我養鴨,我有什麼不懂都問他,他都很耐心地解答,多虧有他。”貧困戶黃德才很感謝李世國的真誠相助。在李世國的帶動下,村裡越來越多村民也養起了鴨,通過養鴨富了起來。目前,思洛村有肉鴨養殖基地15個,年養殖肉鴨30萬羽,肉鴨養殖為思洛村的脫貧摘帽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文/中新網廣西新聞 鄧冬豔 梁秋萍 圖/網絡綜合)

廣西鹿寨:身殘志不殘養鴨大戶變身脫貧帶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