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養老新變化!不低於55%彩票公益金用於發展養老服務 2240萬老年人口將受益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8日訊 12月18日上午,山東省民政廳舉行《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新聞發佈會,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孟強解讀相關政策。

山东省养老新变化!不低于55%彩票公益金用于发展养老服务 2240万老年人口将受益

《實施意見》明確了今後全省養老服務發展的思路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相當於山東養老服務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

山東省是人口大省,也是老年人口大省,截至2018年底,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2240萬,佔總人口的22.4%,其中65歲以上1511萬,80歲以上271萬,生活不能自理老人400萬。

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養老需求相比,養老服務的豐富性、有效性和覆蓋面還遠遠不夠,扶持政策不健全、供給結構不合理、市場活力不足、服務質量不高等方面問題還比較突出。

發佈會上,張孟強表示,《實施意見》分為擴大有效服務供給、完善養老設施體系、強化制度支撐、創新體制機制、提升服務質量、優化發展環境六個部分,共有二十七條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創新:

一是強化設施規劃保障。明確將民政部門納入同級國土空間規劃委員會,把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和建設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實施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行動計劃,2022年底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達標率達到100%,著力解決社區養老服務場所不足問題。

二是優化資金扶持政策。2022年底前,各級用於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將不低於55%的資金用於支持發展養老服務。同時,對省級養老服務業專項資金補助政策進行優化,精準聚集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居家社區養老、農村養老和專業服務組織發展,調整完善補助項目和標準,從“補床頭”“補磚頭”向“補人頭”“補運營”轉變,切實發揮資金最大效益。

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利用閒置設施舉辦養老機構的,五年內可繼續按土地原用途和權利類型使用土地,1000平方米以下的建築改造為養老服務設施的簡化相關手續;營利性養老服務企業實行“一照多址”,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可在其登記管理機關管轄區域內設立多個不具備法人資格的服務網點,對申請設立非營利性養老機構、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實行直接登記。

四是突出居家社區養老。針對90%以上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實際,圍繞老年人的床邊、身邊、周邊需求,細化推進居家社區養老的具體措施:一是增加設施供給,在街道、社區建設一批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日間照料中心,支持設立“家庭照護床位”;二是實施居家和社區適老化改造工程;三是健全基本養老公共服務清單制度、政府為困難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制度、特殊老年人關愛服務制度等。

五是推動醫養深度結合。聚焦老年人生活照護和醫療護理的雙重需求,進一步強化醫養結合措施,明確提出養老機構舉辦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養老機構內設診所、醫務室、護理站實行備案管理;醫療機構提供養老服務的,可依據醫療機構的建設、消防、食品安全、衛生防疫等材料進行養老機構備案,已經具備法人資格的不需另行設立登記新的法人。

六是補齊農村養老短板。大力發展農村互助養老,加強農村幸福院分類管理,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養老週轉房,打造兼備集中居住和公共服務功能的新型農村幸福院,構建政府扶得起、村裡辦得起、老人用得上、服務可持續,符合農村實際和農民意願的農村養老模式。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每個縣(市、區)至少設有1處以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

閃電新聞記者 胡珂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