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水美鄉村”扮靚“生態盱眙”

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海峰 通訊員 蘇晨 黃浩浩 時訓利/文 朱曉星/攝)走進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管仲鎮崔崗村,呈現在眼前的是:統一規劃建設的民居,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整潔乾淨的水泥路,四通八達;綠意盎然的農家菜園,被整齊的柵欄點綴得更加別緻美觀。說起現在的幸福生活,崔崗百姓們打心眼裡高興。

打造“水美乡村”扮靓“生态盱眙”

△黃花塘鎮新鋪村幸福庫區幸福家園

近年來,盱眙縣突出生態文明,加快水生態文明建設,實施鄉村河道與村莊河塘疏浚工程,整治村莊河塘,加強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和長效管理,提高水生態修復能力。自2015年起,盱眙縣依據各地自身水資源稟賦、水生態特點、水文化底蘊和水景觀特色,以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為目標,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水美鄉鎮”“水美鄉村”創建工作。

水環境改善,百姓生活愜意

幾年前,該縣淮河鎮的明祖陵村的河道、塘壩歷經多年淤積,溝塘、河道雜草叢生,水質渾濁,村莊環境極差。尤其是明陵引河,供應著全村6000多畝糧田灌溉和生活用水,也是明祖陵景區的景觀河流。景區道路沿堤而行,因多年積淤導致河道與外河水流通不暢,水花生等雜草滋生,一些村民還將各種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到河裡,河水水質逐年下降,發渾、發臭,夏天蠅蟲亂飛,還經常出現乾旱引水困難、汛期排水不暢的狀況,嚴重製約地方的生產發展,村民頗有怨言。

為此,盱眙縣水務局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水利項目資金,打造水美鄉村。對全鎮溝塘河道、飲用水、農田等進行規劃與測量,編制項目向上申報爭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跟蹤項目建設,在明祖陵村“水美村莊”創建工作中,重點按照“水系流暢、岸綠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諧”的規劃要求,紮實做好明陵引河疏浚整治,徹底解決了明陵引河淤積、河水黑臭等問題,恢復了河道基本功能、改善了河道水環境;強化農村飲水安全改造,居民自來水通達率達99%。落實了村莊河塘管護與小型水利工程管護工作,做到河面清潔,河坡整齊清潔,河道暢通,每條河道明確專人負責,管護工作公示上牆,接受社會監督。

如今,明陵引河清澈見底,河面上沒有一點漂浮物,兩岸綠樹成行,河坡乾淨整潔,看不見垃圾。說起村裡的水環境,村民朱則進讚不絕口:“如今,這兒的水真乾淨!”

打造“水美乡村”扮靓“生态盱眙”

△馬壩鎮楚東居委會打造的水美鄉村一角

美麗家園助推文化惠民

江蘇省“美麗庫區、幸福家園”項目實施後,黃花塘鎮茶場作為省第一批“美麗庫區、幸福家園”示範點,項目總投資1280萬元,已全面完成升級改造,目前村莊面貌煥然一新。通過道路硬化提升通行能力,通過村莊整治改善村容村貌,並在建設中融入“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把茶場逐步打造成集旅遊、觀光、休閒、品茶於一體的文化體驗樂園。

在此基礎上,茶場還緊抓全域旅遊的發展契機,圍繞“很南端、很南京”的發展定位,走茶旅一體化的發展之路,進一步促進茶農增收、農業增效和服務業增量。按照休閒旅遊景區和601省道沿線旅遊驛站標準,結合千畝茶園,打造茶香特色,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加快茶園更新改造、茶葉提檔升級、茶產業拓展延伸,把茶場建設成為蘇北茶葉集散中心、茶文化體驗區和“互聯網+私人定製”休閒度假區,最終讓茶場成為宜居宜業的特色美麗鄉村。

20個“水美鄉村”扮靚盱眙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省市關於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水利在建設美好家園中的重要作用,使水生態文明建設同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盱眙縣積極開展“水美鄉村”創建宣傳工作。該縣還選擇條件相對成熟、地方積極性較高、具有典型性和引導性的鄉村,結合農村河塘疏浚、小流域治理、幸福庫區美麗家園、水景觀建設等項目,積極開展“水美鄉鎮”和“水美鄉村”創建申報工作。堅持以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為抓手,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目標,著力打造水美鄉村,通過河道疏浚、水環境保護、“河長制”管理、“263”治水行動和“五位一體”長效管護等措施,成功打造20個“水美鄉村”。

目前,盱眙縣的一條條河流已成為老百姓休閒、垂釣、散步的好去處,一個個水美鄉村也已成為扮靚“生態盱眙”的生動畫卷,也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最好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