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犧牲"兩次,一次突然現身追悼會,一次王震為他默哀三分鐘

晏福生(1904~1984),原名晏國金。湖南省醴陵縣人。1923年到安源煤礦做工,先後參加工人俱樂部和工人糾察隊,從事工人運動。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醴陵暴動,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第717團政治委員,陝甘寧留守兵團警備第1旅副政治委員,八路軍南下第2支隊副政治委員,第359旅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1師政治委員,第10縱隊第28師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47軍副軍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湘西行政公署主任,湘西軍區司令員,湖南人民政府民政廳廳長,湖南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廣州軍區副政治委員、顧問。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他

第一次追悼會,他突然出現在現場

1935年4月陳家寨戰鬥後召開的追悼會。

在陳家寨戰鬥中,他帶領部隊衝進寨子,剛進入指揮所,發現一股敵人突破包圍逃跑,他來不及調動部隊,便帶著警衛員向宣德尾追而去。

戰鬥結束,部隊撤離後作戰鬥總結,發現晏政委和警衛員不見了,都以為犧牲了,於是,紅49團團長提議為晏福生默哀三分鐘。

正在指戰員們悲痛萬分之時,晏福生和警衛員卻渾身掛滿繳獲來的長短槍出現在追悼會場。他幽默地說:"革命還沒有成功,閻王老子還不收我!"使得大家忍俊不禁,破涕為笑。

他

第二次追悼會,王震帶全體幹部默哀三分鐘

1936年9月,晏福生時任紅16師政委。

5日夜,紅16師經高橋進至娘娘壩。政委晏福生和師長張輝獲悉鎮內守敵無幾,即各自帶兵一部,以迅猛的動作,一個衝擊,襲入鎮內,消滅了守敵。正當晏福生和張輝組織部隊清點戰利品時,困守在河對岸碉堡裡的敵人,突然居高臨下向娘娘壩街內射擊。彈雨中,張輝師長不幸中彈犧牲。

在隨後的撤離中,敵機到了我陣地上空進行轟炸,"轟隆!"一顆炸彈在晏福生身邊爆炸,他不及躲閃,右臂被炸斷,鮮血泉湧。

晏福生不想拖累官兵,用軍令讓警衛員離開。同時不想被敵人俘虜,他從高山坡上縱身朝下一跳,決心摔死,不料被酸棗棵子、粗蒿草杆子七阻八攔,卻輕輕地滾落在山下。

他

後來,滾進一個窯洞裡,死裡逃生。部隊多次找過晏福生,都沒有找到。上上下下都以為晏福生犧牲了。勝利渡過渭水到達目的地,總結戰鬥經驗時,王震政委在排以上幹部大會上沉痛地提議說:"請大家起立,向晏福生同志默哀三分鐘。"這是紅6軍團為晏福生召開的第二次追悼會。

九死一生的晏福生後來又找到了部隊。

他是生產英雄,兩次被毛主席題詞獎勵

1942年底,晏福生被推選為生產英雄。1943年2月,他出席了中共西北局高幹會。會上,邊區政府獎勵了22名生產英雄,晏福生名列第3。為了推動大生產運動,毛澤東主席親筆給生產英雄題寫獎狀,給晏福生的題詞是:"堅決執行屯田政策。"

晏福生是一把火,走到哪裡,哪裡的生產就熱火朝天,碩果累累。高幹會後,他被調到警備第1旅當副政委,由金盆灣到了馬欄,負責警1旅的大生產,很快取得豐碩成果。為此,他再次被選為生產英雄。1945年春,邊區在延安召開春耕生產動員會,他再次獲得了毛澤東主席題寫的獎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