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幸福路”打開致富門

農村公路是交通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今年以來,我市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全年共開工443公里,超額完成既定目標任務。

記者驅車行駛在平山縣與靈壽縣交界處,路邊的樹木筆直挺立,新建的道路平坦寬闊,駕車穿梭其中,藍天白雲、崇山峻嶺、清澈湖水組合在一起,相互映襯,構成了一條路在景中、景在路上的絕美風景線,令人心曠神怡。

這條路上,不時還能看到不少騎行愛好者從此處經過。“這條路沿途的景色很美,還設置了騎行道,真是太棒了。”一位騎行愛好者說,儘管天氣很冷,但每星期都會約朋友來這裡騎行,等天氣慢慢暖和了,道路兩旁的風景會更美,騎行的人也會更多。

很難想象,記者眼前這條寬闊平整的路是一條農村公路,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滹沱河生態走廊。這條全長106公里的“滹沱河生態走廊”,也是一條串聯平山、靈壽、正定三地的景觀大道,涉及的平山段全長28.6公里,投資8.99億元。今年11月,平山縣被評為2019年“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

“滹沱河生態走廊項目,嚴格按照基建程序進行工程設計、施工、驗收,確保了工程質量。它把縣道、村道和鄉道都串聯到一起,實現了村村通公路,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有順暢的通行環境。”平山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李國平介紹,這條景觀大道在平山境內途經中山國遺址公園、李家莊美麗鄉村、革命聖地西柏坡,不少村子的面貌也因此變得煥然一新。

在太行深處的崗南水畔,有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美麗鄉村——李家莊村。三面環水的李家莊背靠青山,面朝綠水,遠處青山隱翠,近處波光粼粼,村內樹木成排。今天的李家莊,再也不是昔日那個太行深處默默無聞的貧困山村了,李家莊這個只有88戶人家、264口人的小山村,依託紅色文化、著眼生態發展,再加上毗鄰高速,兩條農村公路的助力,一座座頗具特色、生意紅火的農家院多了起來,慢慢變成了農民致富的金山銀山。

“每年從清明節開始,一直到國慶節,這期間,農家院基本上是爆滿的,特別是週末和小長假,如果不提前預約,連吃、住的地兒都沒有。”李家莊村村民劉樹彥告訴記者,這一條條“幸福路”,為村裡打開致富的大門,經營好的一年能收入20多萬元,差一些的一年也能收入10多萬元,日子越來越紅火。

今年,我市制定的任務目標為新改建農村公路295公里,完成投資40302萬元。截至目前,本年度的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已經開工443公里,佔年度任務目標的150.2%;路面完成386公里,佔年度任務目標的130.8%;完成投資66159萬元,佔年度任務目標的164%。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將繼續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各項工作,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目標,力爭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 記者 宋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