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賽生物申請科創板上市:募資約47億,20億用於補流

凱賽生物申請科創板上市:募資約47億,20億用於補流

凱賽生物日前向科創板提交了上市申請。
凱賽生物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學等學科為基礎,利用生物製造技術,從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公司圍繞聚酰胺產業鏈生產的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包括月桂二酸、巴西酸等)、生物基戊二胺及生物基聚酰胺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電器、紡織、醫藥、香料等多個領域。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凱賽生物的營收由9.29億元增長至17.86億元,歸母淨利潤由1.45億元增長至4.68億元,年複合增速分別為38.65%和79.65%。2019年1月~9月,公司實現營收15.86億元和歸母淨利潤3.73億元。

目前市場上凱賽生物面臨的競爭對手較少,上市公司中也暫無擁有同類型產品的企業。如果凱賽生物此次能夠成功申請上市,或許將成為A股生物基新型材料第一股。

對於此次上市,公司擬採用第一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

擬募資約47億元,其中20億用於補流

凱賽生物的控股股東為CIB,持有公司117,999,515股股份,佔發行前總股本的31.47%。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XIUCAI LIU(劉修才),XIUCAI LIU(劉修才)與XIAOWEN MA、CHARLIE CHI LIU於2019年10月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確認GLH Trust、GLH Holdings, LLC、Medy LLC及凱賽生物均由XIUCAI LIU(劉修才)所實際管理和控制。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XIUCAI LIU(劉修才)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CIB持有公司31.47%,通過員工持股平臺持有公司0.03%的股份,合計持有凱賽生物31.50%股權。

凱賽生物申請科創板上市:募資約47億,20億用於補流

凱賽生物本次擬公開發行不低於41,668,198股股份,募集資金投資額約46.99億元,項目內容涵蓋生產類型項目、研發類型項目等。

具體包括:17.11億元的4萬噸/年生物法癸二酸項目、2.08億元的生物基聚酰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7.8億元的年產3萬噸長鏈二元酸和2萬噸長鏈聚酰胺項目、20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凱賽生物申請科創板上市:募資約47億,20億用於補流

募資使用計劃顯示,公司需要資金最多的項目是補充流動資金,金額20億元,目的是優化財務結構、降低流動性風險、滿足公司後續生產經營發展的資金需求。

不過從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和流動性指標來看,凱賽生物當前的資本結構和償債能力處於相對健康、合理的狀態。

2016年至2018年以及2019年前9個月,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6.49%、29.80% 、34.69%和23.66%;流動比率分別為1.86倍、1.13倍、1.21倍和2.46倍;速動比率分別為1.34倍、0.84倍、0.84倍和1.85倍。

業績增長良好,過半收入來於境外市場

從整體業績來看,凱賽生物報告期內的經營業績增長良好,利潤增速超過營收增速。

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29億元、13.68億元和17.8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8.65%;實現歸母淨利潤1.45億元、3.37億元和4.6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79.65%。

2019年前三季度,凱賽生物實現營收15.86億元和歸母淨利潤3.73億元。

凱賽生物申請科創板上市:募資約47億,20億用於補流

公司主要產品有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其中,凱賽生物的拳頭產品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系列產品,主要用於高性能長鏈聚酰胺、香料、熱熔膠、潤滑油、耐寒增塑劑、粉末塗料。

報告期內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產品收入分別為8.50億元、12.97億元、16.21億元和14.34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8.19%、99.23%、97.97%和98.35%。

凱賽生物申請科創板上市:募資約47億,20億用於補流

公司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的認可度,主要客戶包括杜邦、艾曼斯、贏創、諾和諾德等全球著名化工、醫藥企業。

報告期內,公司外銷收入佔比分別為70.20%、60.22%、59.11%和54.95%,內銷收入佔比分別為29.80%、39.78%、40.89%和45.05%。

2016年至2018年期間,境內市場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為61.94%,境外市場收入年複合增長率26.88%。

凱賽生物申請科創板上市:募資約47億,20億用於補流

可以看出,國內市場收入增長的速度要遠超境外市場收入增速,其收入佔比在逐年升高。不過從2019年前三季度數據來看,凱賽生物仍有五成以上收入來於境外。

A股生物基新型材料第一股?

隨著以英威達為代表的從事化學法生產的主要競爭對手退出市場及環保監管要求日益提高,凱賽生物以生物法生產長鏈二元酸開始主導市場。

公司市場地位和議價能力的提升,直觀地體現在了公司及產品的毛利率上。

報告期內,公司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6.58%、44.88%、46.95%和47.72%,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

從國內該行業的競爭來看,目前有部分廠家宣佈計劃進入該領域。

2017年新日恆力(600165.SH)公告,公司購買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月桂二酸技術,計劃在寧夏建設年產5萬噸/年產月桂二酸項目。不過,該項目進度較原計劃24個月的建設期有所滯後。根據其2019年9月28日的最新公告,該項目預計於2020年3月份主體工程完工,2020年4月份進入試生產階段。

2017年中國石化集團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宣佈建設千噸級長鏈二元酸項目,截至目前未搜索到公開信息披露其進展情況。

另外根據企查查提供的數據,國內部分企業的經營範圍也包括了長鏈二元酸產品。

江蘇達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長鏈二元酸、高檔熱熔膠以及長碳鏈尼龍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官網顯示,2011年立項備案5000噸/年長鏈二元酸項目,到2013年已經形成年產2000噸生產規模,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目前正在進行長鏈二元酸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及尼龍、潤滑油、香料等系列化下游產品的研發、生產。

淄博廣通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致力於發展生物化工、鋯鉿化工、特種工程尼龍、精細化學品等,其主要產品有長碳鏈二元酸系列產品、長碳鏈尼龍樹脂及製品、PA型高檔尼龍熱熔膠、二元醇系列產品等。

山東瀚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4月,是以石油副產品輕蠟油為原料,利用生物發酵法從事長碳鏈二元酸系列產品及下游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於2010年開始,凱賽生物與瀚霖生物近10年間發生了一系列知識產權相關的訴訟案件。其案件背景是原本擔任山東凱賽生物科技材料有限公司副總、負責二期擴產項目的王志洲,在瀚霖生物成立的四個月後即進入瀚霖生物工作,任總工程師,並負責其長鏈二元酸的生產線建設及生產管理工作。

國際市場方面,贏創及UBE建設有千噸級化學法月桂二酸產能,用於自用。

目前市場上暫無和凱賽生物業務模式和產品種類相同的上市公司。如果凱賽生物此次能夠成功申請上市,或將成為A股生物基新型材料第一股。(WGX)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