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文廟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崇文塔+大地原點+吳家大院+唐崇陵+唐貞陵+文廟太壼寺+杜家葫蘆頭」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涇三高,白菜心。

上次說這話的時候,涇陽不高興,因為沒有關中自駕遊的第一縣反而介紹人家三原縣。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本次路書


好吧好吧,涇陽其實更近。隨著城建工作的進步,西鹹新城建設已經日新月異,天天大路修通在渭河曾經廣佈漢代帝王陵墓的“畢塬”之上。現在從西安出發,離西安城區最近的外地縣城就是涇陽。這正是因為在渭河之上新修的兩座大橋:屢次說過的北客站旁正陽大橋和草灘八路之上的渭河橫橋。為了在百度地圖上畫出一個碩大的軌跡,我決定來一次不停休的摩旅,去涇陽縣探尋那些保存相當完好的野生皇陵,並串行這兩座橋。

從北客站的正陽大橋出發,可以一口氣在10分鐘內穿過渭河和涇河,之後到樂華城和崇文塔。儘管在之前的旅途路書中,崇文塔次次都能看到且極為重要,但是因為這不屬於三原地界,所以從未說過。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樂華城


崇文塔可了不得。以87米高度,遠超過河北定州開元寺塔(83 M),南京古報恩寺塔(78 M)和西安大雁塔(64 M)等全國一干名塔。知識點來了,這可是雄踞世界第一高的磚塔建築,而且從1591年建好算起,一直到1976年廣東修建的白雲賓館,華夏境內期間竟沒有可以超過它的建築。歷經戰亂不倒。尤其1566年關中大地震才結束20年就開始建這麼高的高塔,也不知道古人怎麼想的。不過崇文塔依舊保存完整,只是出於保護目的,門票只要35元。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崇文塔


繼續前行,見到的下一個非常有名又很小眾的經典,是永樂鎮的“國家大地座標原點”,也就是說,在這個位置不管是離漠河,喀納斯,臺南還是騰衝各個邊境地區,這是一個相對最遠也是最等距的位置。這裡其實是一個科研單位,但是門票10元?在標誌性的80年代科學風的建築圓塔底下有一座地下2層的陰森小屋,在這裡一個玻璃原罩下有一個瑪瑙石,上面刻一個十字方叉,代表了中國大地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無獨有偶,在不遠的畢塬漢陽陵祖廟也有一塊巨大的羅經石,上面也有十字叉。不知道當時瑪瑙石上這麼標註是否借鑑了2000年前古人的經驗。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大地原點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原點塔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瑪瑙石


再次離開永樂鎮,再次到達三原縣城。但是從這期開始,因為來三原次數太多,會影響老鄉的情緒,於是我們順著211國道西向離開,並隨後導航進入安吳青訓班或者周家大院。這兩個景點連接在一起,幾年前來的時候屬於野生景區,想去孫儷演的安吳寡婦的吳家大院參觀也僅限於喊門口王大爺開門。誰知道電視演出之後,一下子火了。再去已經成了類似袁家村,白鹿倉一擁而上的民俗村風格,也跟著出現昂貴門票。啥時候這裡能再像鐘鼓樓關燈一樣,讓從前的寧靜再回到這裡?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吳家大院


吳家大院很漂亮,很奢華,安吳青訓班也因為屬於曾經北上紅色延安的幹部培訓基地也充滿黨建風采。但是因為這裡和多年前來的風味大變,以後再也不會來看了。不遠處倒是有一個吳氏陵園,隔著鐵欄杆還能看到牌坊墳堆,很符合我們的風味,只是進不去,而有名的安吳寡婦墓最後令人唏噓地再也找不到而充滿悲傷色彩。還值得一提的是,安吳堡其東面的雒仵村還有一個建築風格稍微簡單的清代牌樓以及當年臺兒莊戰役敢死隊隊長仵德厚的墓。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吳家大墓


從這個村子出發,一路筆直北上,就可以順著小路到達一個保存相當完整的唐代帝王陵墓,唐崇陵。想從最後大馬路開到神道還有500米的顛簸土路,但是看到這麼原生態的唐代帝王墓神道上眾多石刻會忽然覺得無比震撼。

相比之前在005回介紹的四座唐代帝陵,無一例外都是仿漢代的覆鬥金字塔式土臺結構,其餘唐陵基本全是依山而建。崇陵可謂野外考古,田野文物的絕佳代表。這裡絕大多數石刻保存依舊完好,雖然2015年之後所有唐陵石刻入籠保護頓失風采。

崇陵是唐代第九位皇帝德宗李適的陵墓,背靠嵯峨山主峰,形成“蓮花穴”風水勢。最南側有兩個外闕門土臺遺址,往北走依次為華表一對、天馬一對、東側鴕鳥一件、東側仗馬四件、西側仗馬五件、翁仲九對,以及南門石獅一對。石獅守護者正正的墓園闕樓。安史之亂後,德宗大修陵墓,入葬時還邀請日本的遣唐使。鬼子看到了崇陵的俊美和嵯峨山的雄壯,在回國後見人就說。於是鬼子為了樹立榜樣,把下一任天皇就自稱嵯峨天皇。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唐崇陵神道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唐崇陵鴕鳥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血淚飛馬


以前我們還從上次的天井岸村參觀完漢代導彈發射井後看著地圖尋找崇陵,結果把我們引導了山頂上,什麼都沒有,但是車能開到山頂看到大霾還是感覺心曠神怡的很,我們還在那裡發現了一對崇陵北門的石獅。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唐崇陵山頂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從崇陵出來,一路向西,路過口鎮,穿過去淳化縣的G211國道大約20公里,就來到了位於咸陽城的北山—仲山腳下的貞陵。唐宣宗李忱是唐憲宗第十三子,唐穆宗的弟弟,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武宗去世後,這個晚唐最後一位明主以皇太叔上位,這段時間國家興盛,成為大中之治。貞陵也有保護完整的石刻群,包括完整的四門石獅還有神道上:華表1對、翼馬1對、鴕鳥1座、仗馬5座、翁仲15尊。網上說貞陵屬於唐陵裡佔地最大者。如果有機會,大家來到這裡,一定會被淳樸田野文物風所震撼的。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唐貞陵神道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唐貞陵鴕鳥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華表仗馬


貞陵灰頭土臉出來,順著G211國道回到了涇陽縣城。縣城中依舊保留了比較完整的文廟。一看重修碑記載,竟然很大一部分還是安吳寡婦出資興建。網上介紹涇陽文廟的大成殿如下“面闊七間,進深四椽。九架樑,抬梁式結構,簷帶雙步梁。頂施布紋布瓦、黃琉璃筒瓦,簷施黃琉璃溝頭滴水。各脊施綠琉璃構件裝飾。前簷轉角鬥拱為五踩重昂。昂間簷枋浮雕薰爐、焰火。簷交角柱木雕龍首,口含珠。鐵製龍鬚嵌抱垂魚,垂魚四面陽刻篆文“壽”字。角檁外端套黃琉璃龍首。前簷柱為整青石雕成,四稜體,四角雙圓倒稜。柱礎為青石雕須彌座。其上層四石浮雕文房四寶、博古等,束腰為水波紋,下層邊角雕以幾何紋。明間兩柱柱礎通體高浮雕游龍戲浪。柱頭嵌木雕龍首。斗拱為三跳單昂,挑尖梁頭亦木雕龍首代昂”。這遣詞造句,讓我這二手文化人都汗顏。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涇陽文廟=網絡圖片


經常聽說涇陽文廟看門的總是不開門,很多人乾脆去了一街之隔的太壼(kun3,不是壺字)寺。這個太壼寺可比文廟歷史悠久多了。據說曾經這裡是前秦皇帝苻堅(淝水之戰失敗的那個)行宮。太壺寺臨街正門不倫不類,但是一進去就立刻看到了少有的僅存明代建築太壼寺大殿。大殿坐北朝南,歇山灰瓦頂,簷下五踩斗拱,好不誇張。另外還散落了殿前有宋、明、清碑石及來源於崇文塔的鐵鐘,另外地上還扔著一個上過新聞的石刻,專家也說不清這是漢代到南北朝之間的碑石基座還是城闕牌坊附件的兩虎兩龍座。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太壼寺


走馬觀花,涇陽縣內大半景區竟然大半天遊走完畢,這個速度真是蓋了冒了。這個時候旅途的飢餓會催促著一定要吃頓好的。毋庸置疑,涇陽縣城最特色兩個小吃之一“杜家葫蘆頭”,必須的!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老杜


吃了無數次葫蘆頭的老西安來到太壺寺北面200米的杜家葫蘆頭時,一定會被眼前的東西震驚地一臉懵逼:這這這這這這是葫蘆頭?這就是肥腸炒青椒,然後配上幾個白吉饃夾著吃這店也牛,以前除了這道菜想吃別的都沒有。餐廳電視還在不停地播放曾經來這裡做過的美食節目。不過吃到嘴裡的感覺,那才是餓了一天的饕餮吃貨最幸福的時候。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關中縣城逛吃一日遊007「咸陽涇陽1-田野文物+杜家葫蘆頭」


最後從涇陽順著縣道,翻過涇河重上畢塬,別忘在新晉網紅打卡聖地的咸陽機場跑道盡頭來錄個抖音,發個朋友圈,這樣才能與整個一天遊蕩在曠野之中感受土裡土氣的鄉村文物遊相符合的土味氣質。末了,從什麼遺址也看不到的秦代望夷宮遺址一路向南在順著嶄新的康莊大道:涇渭大道分分鐘飆回渭河南岸西安市區,結束如此高強度又陰氣十足的自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