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谷寺,真好看

走在街頭聽到「人生短短几個秋」就能自然接起下一句的,年紀都不小了。

即使在忘我狀態,不經意把老歌唱出口,也能接收到陌生人傳來一個懂你的眼神。

靈谷寺,真好看

對於秋天,我們總是憐惜的,它短暫而熱烈,像極了生命中所有美好的東西。

易逝的年華已經太讓人感慨,不如趁著晚秋時節,去瞧一處怒放的秋景。

靈谷寺的深秋,更是比別處的詩意多出一份禪意。

靈谷寺,真好看

/ 楓葉,真正紅了 /

靈谷寺,真好看

原以為11月的南京是屬於棲霞山的,直到穿越大半個南京,長途跋涉去看它,才發現並未紅得透徹。

這時候,靈谷寺萬工池旁的幾株紅楓讓我們足夠驚喜。

靈谷寺,真好看

冬日的陽光給它們加了層溫柔的濾鏡,給並不明朗的天空帶來了像腮紅般的明媚。

和人一樣,天氣也需要有元氣的色彩去點綴。

靈谷寺,真好看

晨霧中的紅楓凝著露珠,柔情蜜意正漸漸向過路人袒露開來。

靈谷寺,真好看

靈谷寺的斑斕秋色如此多嬌,它肆意的紅只不過是開了個盡興的頭。

旁邊的廣東遊客感嘆著“吼紅吼靚啊”,我忍不住“嘿呀嘿呀”的做出回應。

靈谷寺,真好看

/ 靈谷勝境,秋之禪意 /

靈谷寺,真好看

紅牆綠瓦,三拱門廳,以及門口兩座大石獅子,便是靈谷勝境的代表性畫面。

不論什麼時節何種天氣,它們存在即魏然,與樹林與遠山對望、相互映襯。

靈谷寺,真好看

就連牆外的爬山虎也不緊不慢地生長,在陽光的加持下成了出片率極高的地方。

靈谷寺,真好看

而在靈谷寺僅存的一座明代建築——無樑殿前,總有一個戴著帽子的身影在殿前清掃。

總覺得這樣的場景裡無比適合出現掃地僧,任他繁華世事皆是過眼雲煙,唯有隱於此處得心安。

靈谷寺,真好看

靈谷寺,真好看

我們沒能像小飛老師一樣幸運,在一個落葉繽紛的雨天,在無樑殿前,捕捉到持善小師傅的身影。

但他在微信裡告訴我,這是他來靈谷寺的第五個年頭了,他愛在這裡的每一個季節每一天。

被眾多老法師偶遇,成為靈谷寺小網紅後的持善還是一如既往的淡然,“生活並沒有什麼變化,美好的一天還是從早課開始。

我懷疑他是個學霸。

靈谷寺,真好看

靈谷寺的秋意還濃在金黃到發出亮光的銀杏葉。

靈谷寺的銀杏有兩片,一片在無樑殿,一片在靈谷寺門口的坡道上。

一陣寒風將銀杏葉吹落大片,從低處的坡道上仰望著,像是置身在一片順流而下的金黃色瀑布裡,場面壯觀。

靈谷寺,真好看

不論是雨天遍地溼漉漉的黃葉,還是清晨陽光穿透過來的萬道光芒,它的存在都讓原本肅穆的建築變得柔情,外加一點俏皮。

和諧而共生,它們隔著幾米距離,相互陪伴了許多年。

靈谷寺,真好看

從腳邊的落葉堆裡,拾起一片圓潤小巧,假裝能留住這迷人的秋。

寺內的鐘聲響起,回首風靜山空,低頭看一地金黃。

靈谷寺,真好看

/ 登高才能望遠 /

靈谷寺,真好看

無樑殿的東北側便是靈谷塔。

來靈谷寺一趟,不爬上九層八面的靈谷塔就不能體會到它真正的美。

總高60多米的螺旋狀上升樓梯,有人願意每層停留看不同視角的風景,有人一鼓作氣直奔塔頂登高望遠。

靈谷寺,真好看

綠色琉璃瓦樓簷如同遺落山林中的一顆碧珠,每層迴廊築有仿古石圍欄,從三樓高度俯瞰,與原本高不可及的樹林肩並肩。

這時候雖然遠處秋色朦朧,但近處的金黃、松綠、楓紅都能漸變出獨一份的濃郁秋意。

靈谷寺,真好看

靈谷寺,真好看

在轉過9層到達頂峰之時,倉央嘉措的「轉山轉水轉佛塔」不再是文字,而是一種有點犯暈的體驗。

再往高處去,有著霧霾天也遮不住的驚豔。

這邊是遙望市中心,紫峰也看似就在不遠處;那邊是俯瞰眾生,遊人如蟻。

靈谷寺,真好看

靈谷寺,真好看

而小飛機跨越山河拍到的靈谷寺秋景,真·大片既視感。

這時候你已經不會聯想到《臥虎藏龍》裡,李慕白和玉嬌龍飄逸如風的竹林打戲,而是沉迷於這上帝視角的絕色中,難以自拔。

靈谷寺,真好看

靈谷寺,真好看

跟著鏡頭由近及遠,霧氣迷茫也遮不住的濃墨重彩, 一磚一瓦一牆,錯落有致,凝結出時光靜流的模樣。

禪意與詩意在這裡糅合得恰到好處,「任由外界喧囂凋零,我只獨自靜好」的形象躍然於眼前。

靈谷寺,真好看

別隻在夏夜追逐螢火蟲,也多來看看靈谷寺的秋意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