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下滑原因找到了?收入差距

中國汽車銷量連續17個月下滑,市場繼續趨向飽和,但在存量市場的背景下豪華車市卻實現逆勢增長,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專家分析認為,中國汽車銷量下降的原因在於收入差距正在擴大。

銷量下滑原因找到了?收入差距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


在“第四屆國家發展論壇”劉世錦問道,“中國現在每千人汽車保有量大概170多輛,不到180輛,而美國是800輛,歐洲、日本基本上是600輛左右。我們還有很大的距離,雖然汽車增長已經不會再高速增長了,但是保持中速或者中低速增長,比如每年增長3%到5%還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為什麼這兩年下滑這麼厲害呢?”

劉世錦猜測,其原因在於收入差距正在擴大。“為什麼這兩年中國汽車消費下降得這麼多?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我的猜測是,那些待在縣級市以下地區,要買10萬元以下車的低收入階層,到了該買車的時候,兜裡沒錢了。”他說,“收入不夠支持他們的消費需求了。”

劉世錦還引用國研中心研究的數據表示,2019年1至6月份,佔整個汽車銷售量近三成的縣級市以下,負增長達20%以上,佔總市場份額四成左右的10萬元以下汽車負增長達23%,兩者下降幅度都很明顯。與此同時,豪華品牌汽車逆勢增長。


豪華車份額首破10%

歷年數據分析顯示,豪華車市場份額逐年上漲,進入2019年的上漲幅度尤為明顯。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最新報告,2019年1-11月豪華車市場份額已達到10.8%,而2018年的份額為8.8%,今年其漲幅將達到2%左右,歷年新高。

銷量下滑原因找到了?收入差距


豪華車市場份額不斷上漲,體現在實現逆勢雙位數的增幅。數據顯示,11月豪華品牌銷量達到20.24萬輛,同比增長18.6%,前11月累計綜合銷量至200.3萬輛,同比增速達到11.5%,實現雙位數增幅。

豪華車銷量上漲,整體乘用車市場卻持續下滑。2019年1-11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8%左右,其中主流合資品牌綜合銷量下降了5.3%,自主品牌綜合銷量則下降了15.4%。

根據各大廠商公佈的銷量排名情況,前11個月寶馬集團在華銷量達655783輛,同比增長13.6%,奧迪增幅為3.5%,奔馳增幅為6.3%,其後還有雷克薩斯的21%銷量增幅、沃爾沃16.3%增幅,即使凱迪拉克出現5.7%的銷量跌幅,也低於乘用車整體市場的下降幅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豪華車降價作用明顯,進一步擠壓新車市場。根據一名汽車流通行業分析師的數據,奧迪和凱迪拉克品牌終端銷售均價已降至30萬元以內,沃爾沃則維持在33.5萬元左右。在主流合資品牌的中高端車型和降價後的豪華車型,往往消費者偏向品牌溢價更高的豪華品牌。

銷量下滑原因找到了?收入差距


差距擴大還是消費升級?

當然,如今中國車市結構的變化,是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導致,比如收入差距擴大、消費升級、豪華品牌降價換量、汽車消費觀念轉變、二手車市場活躍、房貸等等。

對此,網友有著不同的看法。

一名新浪財經專欄作家認為,“前十年第一次買車,基層就看價格,10萬以下基本是國產雜牌,是個車就敢買。現在縣鄉人換車、第一次買車,多選大廠大品牌。這就是‘自主低端品牌’混不下去的主要原因。”

網友表示,豪華車銷量逆勢上漲,可理解為中國人消費能力上來了。

財經評論員、央廣電臺主持人林耘表示,“總量負增長,外資品牌豪車保持兩位數增長,受苦的是低端車和本土品牌。”

總的來說,消費者對汽車的購買力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市場是否飽和,為何汽車銷量持續下滑,或許真實消費者才是最清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