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加工製造業為什麼生存這麼難?

加工製造業生存困難,有多方面原因,需要綜合分析。


小編認為,有如下七點原因,其中房價上漲佔了三點。

一、房價上漲、地價上漲,企業用地成本上漲,企業成本增加

房價上漲二十餘年,土地價格上漲是三大核心因素之一。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用地成本逐年上漲,廠房租金越來越高,成本提升使得部分企業利潤下滑或虧損。這與部分實體店經營困難是同樣的道理,再好的店鋪也禁不住房東一年上漲20%甚至更多的租金。

二、房價上漲,工人住房成本提高,為了租房或買房提出更高的薪資要求,推高企業成本

工人出來打工是為了賺錢養家,想在城市安居落戶就要買房。房價上漲後買房要更多錢,租房的費用也越來越高,員工為了能夠租得起房買得起房,自然就會對薪資有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用人成本持續上漲。

現在加工製造業為什麼生存這麼難?

三、依然是房價上漲,使得中低收入人群在居住上花費太多,消費需求萎縮,製造業市場萎縮

消費升級的說法可以理解,但是這是一部分人在升級。收入高的,工作穩定的,有工資外收入的,或者自己的工資不用花的人當然可以升級,但是對於民營企業員工、個體戶、農民、城鎮中低收入人群來說,工作普遍不夠穩定,收入也算不算高,為了買房,為了孩子上學,只能壓縮生活消費,這也是拼多多崛起的根本原因。

四、我國加工製造業還處於全球產業鏈相對低端位置,缺乏自主品牌,代工和出口更多將最豐厚的利潤讓給國外經銷商和品牌方,自身利潤微薄

蘋果手機售價動輒五六千元,利潤率一度佔到手機市場總利潤的60%,而代工廠的利潤率僅有可憐的2%。

雖然我們能生產出優質的產品,但是並沒有從國際貿易中拿到最優厚的利潤。代工模式往往被品牌方壓榨,通過指定多家工廠壓價壓到最低,利潤僅僅維持生存。國內一元人民幣的成本,運到國外可能以2美元銷售,利潤都讓國外經銷商拿走了。

低價競爭,無序競爭,雖然我們能進入哪個領域就能壓低哪個領域的價格,可是唯獨沒有形成大批有戰鬥力的國際品牌。

五、環保和消防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要付出高昂的改造成本和時間成本

環保和消防是不容迴避的話題,能花一大筆錢滿足要求還是幸運的,還有大批企業不管怎麼努力都滿足不了要求的,只能偷摸生產或者乾脆關門歇業。

現在加工製造業為什麼生存這麼難?

六、融資難融資貴,資金成本過高,民間借貸30%年利率很正常,銀行貸款往往需要互保,一家倒下牽連一片

國有企業貸款容易,貸款成本低,欠債不還還能債轉股,而作為製造業企業主力的民營企業普遍融資難融資貴。銀行貸款很難拿到,條件極為苛刻,還需要多家企業擔保,民間借貸資金成本非常高,利潤都會被侵吞。

只要一家貸款企業還不上錢,擔保企業就會受牽連,結果一家倒下影響一片,波及甚廣。

銀行喜歡錦上添花,唯獨不喜歡雪中送炭,為了規避風險還會抽貸,經營狀況不錯的企業也會瞬間失血,早早夭折。

七、拖欠貨款現象非常普遍,到期不支付或打折支付現象眾多,好企業也被拖垮

國內拖欠貨款現象極為普遍,說一個月支付尾款,拖三五個月能給都是好的。貨到了錢不到,好企業也被賴賬的企業生生拖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