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不好,應該回避哪些中藥?《藥典》給出6類中藥名單

每年年中是各大公司體檢的小高峰:

當拿到體檢報告時,很多人的感受是:體檢報告上每個字都認識,但合起來卻往往不知所云。

定期體檢已經成為大家保健身體的一個好習慣,尤其是近年來尿毒症的增加,也讓大家越來越重視腎臟的健康。

那麼,體檢報告中的哪些指標異常暗示腎臟有問題呢?

腎臟不好,應該回避哪些中藥?《藥典》給出6類中藥名單

對腎臟的健康進行定期檢查,是預防腎臟疾病的重要手段,不過在檢查完拿到報告單之後,你會看報告單嗎?

腎臟報告單上的關鍵指標:

對腎臟功能的檢查項目有很多,譬如微量白蛋白、尿酸、脲酶、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等等指標,醫生根據這些指標,可以診斷出體檢對象的腎臟有無出現病變,如果腎臟發生病變,程度如何等情況,可以為後續的治療提供方案基礎。

一般來說,在臨床上最常用的關於腎臟功能檢查的關鍵指標包括以下幾個。

第一個是血清尿素氮。所謂的尿素氮,其實就是體內蛋白質代謝產生的物質。血清尿素氮指標升高,意味著腎臟功能可能出現異常,需要進一步檢查確定。

腎臟不好,應該回避哪些中藥?《藥典》給出6類中藥名單

第二個指標是血肌酐。血肌酐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通過攝入而來,另一個是肌肉代謝產生的,同樣的,血肌酐也主要是通過腎小球濾過,不過腎小管基本上不會重吸收。所以,只有當腎小球過濾下降的範圍低於正常的三分之一時,血肌酐才會出現明顯的升高。

第三個指標是尿酸。尿酸是體內的嘌呤代謝產生的物質,絕大部分會經過腎臟排洩,也有少部分會通過汗液或淚液排出。嘌呤高對腎臟的損傷是比較大的,因此,從尿酸這個指標,可以判斷腎臟的健康情況。

此外,胱抑素C也是一種反應腎臟功能健康的重要標誌物,因為這種物質只能通過腎小球過濾而被清除,如果胱抑素C升高,往往也意味著腎臟功能出現了病變。

腎臟不好,應該回避哪些中藥?《藥典》給出6類中藥名單

面對腎臟報告單上的重要指標出現變化時,意味著腎臟出現哪些疾病呢?

3個體檢指標異常,代表這些腎臟疾病:

尿素氮需要在腎小球中濾過,而且會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尿素氮會被腎小管吸收,如果腎小球過濾出現異常,通常需要下降到正常指標的一半的時候,尿素氮會升高。如果尿素氮偏高,很可能是急性、慢性腎炎的暗示,也可能是腎結核、腎腫瘤等問題引起的腎臟功能異常。

血肌酐只有在腎小球濾過的能力下降了一半之後,才會出現明顯的升高,因此,如果出現血肌酐升高,說明情況還是比較嚴重,很可能是腎結石或者腎炎導致。但如果血肌酐數值異常飆升,則可能是尿毒症的暗示。

導致血清中尿酸偏高的原因有很多,或許是平時吃了嘌呤含量比較高的海鮮、動物內臟等食物,從而導致尿酸升高,也有可能是肥胖引起的原因。但如果是排洩不良導致的尿酸高,則可能是腎臟功能出現異常引起,如腎炎、腎衰竭等病症。

腎臟不好,應該回避哪些中藥?《藥典》給出6類中藥名單

導致腎臟出現問題的根源,有很多都來源於生活。

腎臟出現問題的根源

好好的腎臟之所以會出問題,根源還在於生活方式不好。

首先經常憋尿就是一個常見現象。憋尿會導致尿液在膀胱積聚,順著輸尿管逆流回腎臟中,不僅會導致腎臟感染,尿路也會出現感

染,而且這種感染出現了就很難治癒。

飲食上如果吃得鹹,又不愛喝水,也容易誘發腎結石等腎臟問題。因為血液中鈉元素濃度過高,會使血壓升高,血液循環受到影響,從而引起腎臟功能異常。

腎臟不好,應該回避哪些中藥?《藥典》給出6類中藥名單

另外,亂吃藥也很容易損傷腎臟,尤其是許多腎毒性藥物,非常容易引起腎小管間質損傷,出現腎臟疾病。

很多人以為中藥沒有副作用,即使吃多了也不會傷身體,不過,正所謂是藥三分毒,尤其是腎臟不好的人,有些中藥一定要回避。

腎臟不好要回避哪些中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藥典》)列舉的內容,對腎臟有毒性的中藥一共有二十四種,其中又分為六大類分別是:馬兜鈴酸類、含雷公藤類、烏頭鹼類、礦物類、雄黃類以及動物類。

《中草藥腎損害與中醫藥治療》重點介紹了馬兜鈴酸類中藥對於腎臟損害的發病機制,認為腎臟不好的人服用了這類中藥,會損傷腎臟的間質,引起更嚴重的腎臟問題。

此外,服用草烏、粉防已等中藥,雖然對於治療關節問題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用量不對,對腎臟損傷卻是非常之大,會引起腎小球的急性壞死,引起腎臟功能受損。

腎臟不好對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生活中一定要重視腎臟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