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拆遷款下來了嗎?我婚期定了”,結婚後還要資助哥哥嗎?


每個人在界定自己社交圈子的時候,心裡都會有一把尺子。這把尺子丈量著每一個人與自身的分寸,也分門別類地把身邊的人分為三六九等。

最近看薛兆豐教授的經濟學課上,講到了我們儒家思想中,“排外” 思想的合理性。

大概意思就是說,當我們不能保證跟其他人交往中,能夠互相有所牽制,那麼儒家思想的宗親制度,能夠幫我們建立一套淺顯的信用體系。

也就是說,和親人朋友交往,我們比較能信任對方,因為我們跟對方有交集,瞭解對方。

儒家思想傳承了幾千年,至今對我們的影響都非常大。

但是,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關係遠近,都會隨著我們的成長階段而改變。

比如說,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可能我們跟父母的關係最近,跟朋友的關係就沒那麼遠。

到我們長大成人之後,我們和朋友在一起的時間,會變得比父母多。

每一個階段都會隨之改變,工作,結婚,生子,等等。

“妹妹,拆遷款下來了嗎?我婚期定了”,結婚後還要資助哥哥嗎?

拿婚姻來說,很多人在結婚後,沒有意識到親友關係的重置,只是單純地覺得:“那個人還是我親戚,我應該幫助他”,這種思想,就變成很多矛盾的根源。

比方說,有的女性覺得,自己從小和弟弟一起長大,做姐姐的應該幫助弟弟,特別是當自己成家立業以後,有了能力,更應該關照。

問題來了,多數人在結婚後,自己的財產其實不算是個人財產,一般都算是夫妻雙方共有的。

當然了,有些夫妻結婚後仍然保持AA制,那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這個女性依舊拿出自己的錢,甚至丈夫的錢,去幫助弟弟,那對家庭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矛盾了。

從婚姻觀念來看,結婚以後,小家永遠比大家重要。

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大於親友關係。

一旦別的關係超越夫妻關係,婚姻勢必會產生裂痕,甚至因此解體。

“妹妹,拆遷款下來了嗎?我婚期定了”,結婚後還要資助哥哥嗎?

前不久一位讀者向我諮詢情感問題,提到了自己的情感困惑。

讀者李紅(化名),高中學歷,家裡還有一個哥哥。

有一個比自己大幾歲的哥哥,李紅小時候受了很多哥哥的照顧,她一度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俗話說:長兄為父。李紅一直覺得,自己的哥哥是自己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

這兩兄妹都不是很會讀書的人,李紅高中畢業,因為成績太差,又不想念大專,便去深圳打工。

而哥哥早就輟學,在社會上自己飄蕩。

但兩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李紅是一個很安分的人,哥哥卻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

雖然他比李紅早工作好幾年,可因為自己什麼都不會,又不肯好好學,一份工作常常做沒幾天,就又換工作或者辭職在家。

可哥哥對李紅也是真的好,有掙錢的時候,一定會給李紅零花。

到了李紅也開始工作,哥哥才沒有再給李紅錢,但也時常會過去找她,請她吃頓好的。

很多人都說,親人不是我們選擇的,而是上天安排,所以和親人不用太好。

但事實上,一份感情的產生,一定是有一方先付出,另一方感恩回報,一來一回才產生的羈絆。

而血緣,其實正是給了人第一次付出的理由,這也是為什麼親情看似無緣由,但可以很快建立十分牢靠的關係。

“妹妹,拆遷款下來了嗎?我婚期定了”,結婚後還要資助哥哥嗎?

李紅和哥哥的關係,很快就轉換過來。

哥哥因為一直遊手好閒,父母都拒絕再給他經濟資助,哥哥也變得拘謹了很多。

李紅一邊勸哥哥趕緊找工作,一邊也揹著父母給哥哥一些資助。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生下來就自帶一份責任和擔當,至少在當下的社會里,男人還是一個家庭的主要支柱。

這也意味著,如果一個男人始終沒有感覺到自己身上的責任感,不去工作不去勞動,說明這個男人還不夠成熟。

而如果一個男人總是找家裡人拿錢,甚至還找自己的妹妹拿錢,除了不夠成熟,個人榮辱觀也沒有確立。

我們可以幫助親人,但一定要確定這個親人是在正常發展的情況下,遇到了難題,我們才伸出援手。

幫助從來只是幫一把,如果幫一把沒能把這個人扶起來,我們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個分寸感在,特別是涉及到財務的問題。

“妹妹,拆遷款下來了嗎?我婚期定了”,結婚後還要資助哥哥嗎?

看到這裡大家也都明白,李紅是一個心地很好的女孩,也正因為如此,她身邊也不乏追求者。

很快,李紅就戀愛結婚了,在他們那邊,大部分女孩都會選擇早早地進入婚姻。

李紅的丈夫,也是一個底層的普通人,忠厚老實,對李紅疼愛有加。

但幸運的是,公公婆婆的老房子拆遷,一大筆拆遷款讓夫妻倆歡天喜地。

這個時候,哥哥跟李紅說,他也準備結婚了,想要妹妹資助點錢,給他辦婚禮。

可笑的是,李紅和丈夫自己都還沒買車。

在李紅猶豫不決的時候,哥哥誤發了一條微信,發給了妹夫:“妹妹,拆遷款下來了嗎?我婚期定了。”

於是,丈夫就得知了李紅打算資助自己大舅子的事,雖然沒說什麼,但也有點情緒。

隨後,丈夫思前想後,自己拿出了幾萬塊錢,給了李紅,讓李紅拿去給大舅子。

李紅覺得很糾結,雖然丈夫把錢給了自己,但到底自己該不該再一次幫助哥哥?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情緒管理,想要做好情緒管理,就要認識到,每一種情緒的出現,都不是沒有意義的。只有正確對待每一種情緒,才能真正做好情緒管理。

而當李紅產生異樣情緒的時候,她其實自己明白,自己對哥哥的幫助應該有盡頭了。

一個人之所以會對一如既往的行為產生質疑,一定是自己或者他人對這件事有了不同的想法。

窮則思變,當我們覺得這種行為為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了,也恰恰說明了這件事情的不合理性。

“妹妹,拆遷款下來了嗎?我婚期定了”,結婚後還要資助哥哥嗎?

人從來不是自己,而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我們在所有人心目中的樣子,才最終構成了我們自己。

當我們為了一個人而去忽略更重要的人的時候,一定會讓後者承擔一些不公平。

在夫妻關係中,切不能因為別的關係,去損害家庭的利益,即使你再為難,也要和對方探討,在得到對方的認可後,才去行動。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感恩有你。大舅子誤發消息給妹夫:“妹妹,拆遷款下來了嗎?我婚期定了”

“妹妹,拆遷款下來了嗎?我婚期定了”,結婚後還要資助哥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