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坡:全力為廣西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保駕護航

那坡:全力為廣西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保駕護航

  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是由團中央、教育部聯合組織實施的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全國示範項目,是教育扶貧的重要力量。2018年以來,那坡縣先後迎來廣西大學第六屆、第七屆研究生支教團。兩年來,那坡縣強化服務,積極落實政策,從改善生活條件、優化工作環境、落實生活補貼、搭建幹事平臺等方面給予保障,確保支教團在那坡"幹得好、出成效"。

  落實保障政策,幫助支教團融入那坡工作、生活氛圍。該縣嚴格落實各項保障政策,幫助支教團成員儘快轉換角色,融入那坡工作、生活氛圍。一是落實保障政策。落實到崗研究生支教團每人每月600元的生活補貼、邊遠津貼320元、伙食補貼每季度每人1000元;按照團中央每人保額至少80萬以上的要求,落實每人每年350元的商業保險;落實新到崗研究生支教團每人1000元的安置費;每年給予每名支教團成員2次探親往返路費報銷;差旅補助、福利待遇與在職在編教師同等待遇。二是落實食宿保障。縣委組織部、團縣委積極與支教團承接單位——那坡縣民族初級中學溝通,全力保障支教團在那坡支教期間的食宿安排,優先安排給每名支教團成員一間獨立的週轉房,學校食堂免費為支教團成員提供一日三餐,妥善解決支教團的食宿問題。三是建立溝通聯繫制度。明確縣委組織部和團縣委為廣西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聯繫單位,定期召開座談會、交流會,加強與支教團成員的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其思想動態和生活、工作上遇到的困難,使支教團成員卸下在陌生環境支教的心理壓力,充分感受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聚焦教學主業,幫助支教團成員在實踐中鍛鍊成長。該縣為支教團發揮其聰明才智、助力教育扶貧積極創造條件,讓支教團成員在艱苦支教崗位的磨鍊中快速成長。一是嚴格日常管理。明確那坡縣民族初中為研究生支教團日常管理責任單位,要求支教團在支教期間服從統一管理,嚴格遵守工作紀律,愛崗敬業,盡職盡責,保證上課、出勤,嚴格請銷假制度,不能私自離開工作崗位。二是大膽"給位子、壓擔子"。在工作中給支教團成員壓擔子、交任務,確保他們在實踐工作中真正得到鍛鍊。結合個人專業特長,做好任課安排,此外,部分成員還擔任班主任、副班主任和畢業班的科任教師。如,石城宇老師擔任初一(12)班班主任兼任數學科教師,李卓林老師擔任初三(10)、(11)班化學科任老師,李旭老師擔任初一(7)、(11)班語文科任教師、兼任初一(7)班班主任;鬱文丹老師擔任初一(11)、(13)班英語課教師、兼任初一(13)班副班主任,張鈺老師擔任初一(3)、(11)、(13)班歷史課教師、兼初一(11)班副班主任和初一歷史備課組組長。三是加大培養力度。為幫助支教團儘快適應教育教學崗位,那坡縣民族中學安排經驗豐富的老師與支教團成員結成師徒,積極為他們提供教育教學的經驗指導,通過"傳、幫、教、帶"提高其教育教學能力,加快其成長。兩年來,先後兩批支教團成員均不負眾望,教學成績穩步提升。如,石城宇老師任教的初一(12)數學科為同類班級第一名;雷婷老師所教的三個班級英語成績突出,其中初一(10)班英語總分、平均分、優秀率、及格率連續7次取得同類班級第一名,平均分高出同類班級20—30分;李浩銘老師所教三個班級的學生獲得那坡縣2019年中考化學科綜合評估一等獎,等等。

  搭建幹事平臺,幫助支教團成員在課外一展所長。支教團成員專業不一、各有所長。根據個人專業特長,該縣積極搭建幹事平臺,鼓勵支教團成員在課餘主動思考、主動作為,發揮所長,開設第二課堂、開展各類活動。一是搭建第二課堂平臺。針對那坡縣民族初中第二課堂教育資源匱乏、課外活動不夠豐富等問題,支教團在學校大力支持下,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如:第六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組建了民中合唱團,開展了英語、音樂科目尖子生特訓課堂,舉辦女生青春期性教育講座等課餘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楊雅蘭排演的科普劇《燃燒我的卡路里》,代表百色市參加全區青少年科技文化創新大賽獲科普劇項目三等獎;第七屆研究生支教團積極指導學生排練文藝節目,協助學校籌辦民族中學首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協助舉辦第八屆體育運動會;李旭老師的班級試點開展了舞臺劇興趣小組活動,併為學校各類文化活動培養了主持人。二是搭建教育扶貧實踐活動平臺。除教育教學工作外,支教團成員熱心公益,在縣教育局、團縣委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如:支教團到城廂鎮百林、達臘、者仲等村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慰問貧困戶等活動,幫助留守兒童300餘名,累計家訪80餘次,行程逾1000餘公里,足跡遍佈全縣9個鄉鎮、20多個村(社區),成功勸返5名輟學學生;設立廣西大學"晨光"研究生支教團獎學金,主要資助中考、期末考試中成績優秀的貧困學生,兩年來,累計資助成績優異的貧困學生165人。三是搭建志願服務平臺。第六屆研究生支教團開展志願服務時間累計達到6000多小時,第七屆研究生支教團從2019年7月份到11月份期間,志願服務時間累計1000多個小時,幫助留守兒童160餘名,慰問貧困戶6戶,把支教所見所聞通過支教團的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發佈在網上,讓更多愛心人士瞭解那坡貧困學生的生活現狀,積極牽線搭橋,為那坡縣教育、扶貧工作,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農榮春 牟建平)


歡迎到郵局訂閱2020年《老年日報》

中國郵政發行百強暢銷報刊

年長者的精神家園

1985年創刊的《老年日報》是我國創刊最早的老年類報紙 (原名《老年報》),也是老年類報紙中鮮有的日報之一,以其出刊期數最多、出版規模最大、發行覆蓋最廣,多年來一直被業內公認為“中國老年第一報”。 2008年至2019年,老年日報連續12年入選“中國郵政發行暢銷報刊”。
《老年日報》設置的欄目有:綜合新聞﹑世象點評﹑健康熱點﹑讀書時間﹑家庭醫生﹑心理課堂﹑人物春秋﹑名人幕後﹑當年紀事﹑真相探秘﹑隔代親情﹑讀者之友﹑旅遊天地﹑傳統醫學﹑養老社區﹑銀髮消費﹑老人熱線﹑老年大學﹑百歲之路等近40個欄目,深受老年讀者的喜愛,被全國記協原主席邵華澤譽為"年長者的精神家園"。

統一刊號:CN:23-0018

郵發代號:13—18

訂閱價:228元/年

廣西發行熱線:134810790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