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江縣委書記談教育:未來之計 莫如樹人

一段往事

曾經有一名學生,他的數學成績很不理想,直到高三的時候遇見一位數學老師,幫同學們細緻入微地梳理整個高中的數學知識;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和學生討論課程到很晚都會煮宵夜給學生……三尺講臺上,這位老師一站一生,勤勤懇懇,默默耕耘只為教書育人!

在老師的無私奉獻下,這名同學的成績也從班上中等偏下上升到全班前列。


夾江縣委書記談教育:未來之計 莫如樹人


時光荏苒,師恩難忘。後來,這位老師罹患癌症,這名同學也儘自己的努力幫助老師治療,回報恩情。

這是夾江縣委書記龔德勤在夾江縣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的深情講述,這名學生便是他自己。龔德勤用質樸的語言傳遞出最真實的教育情懷,彷彿此刻眼前正有一名老師板書的背影。

龔德勤告訴現場的教育工作者們,一名好的老師會給社會發展留下深深的烙印,從孔夫子時代到現代,天地君親師,五千年的文明中老師的地位神聖不可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如何教書育人提出了要求,因此,建設好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是夾江縣委、縣政府必須要完成的政治任務。

龔德勤指出,夾江的3萬多名學生是夾江的未來,承載著夾江35萬人的希望和這片土地未來綻放的光彩。如何教育好、管理好、培養好學生?夾江的老師、學校、教育系統肩上都擔負了沉甸甸的責任。


夾江縣委書記談教育:未來之計 莫如樹人


一份承諾

會上,龔德勤說,夾江教育工作還有三件事要為之努力。

第一件事,夾江教育系統要有一個堅強的組織來領導、實施並完成好3萬多學生的培養工作。要選拔出受校長信任和支持的、甘心為夾江教育奉獻的、能夠把縣委、縣政府的決策落到實處的行政班子,引領全縣教育事業蓬勃向上。

第二件事,全面重構、重建教師隊伍。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輸出的是思想和精神,教師的表率影響著學生今後的發展。鍛煉出一支技術過硬、甘於奉獻的教師隊伍是目標和責任。

第三件事,提升教育基礎設施,不斷適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軟、硬件需要。對標國家標準,讓學校的軟、硬件建設邁上新的臺階。同時,要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集中優質教育資源;調整教師待遇,激發教師成長內驅力。

一種信念

龔德勤強調,教育是心甘情願奉獻的事業,是為了一個地區持續發展必須打下的基礎性事業。這條路再多荊棘,再多坎坷都要堅定不移地邁過去,要堅持目標導向,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教育系統全體人員要把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本職工作緊密結合,推進夾江縣教育系統各項工作穩步開展,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積小勝為大勝,迎來夾江教育的美好明天。

夾江縣委書記談教育:未來之計 莫如樹人


夾江縣委書記談教育:未來之計 莫如樹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