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飛的”來做手術,京深兩地醫生連夜為肝癌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打“飛的”來做手術,京深兩地醫生連夜為肝癌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南都訊 記者李榕 通訊員 餘晨曦 47歲的梁先生,一個月前總覺得自己肚子隱隱作痛,而且肚子越來越大,近一個月體重竟增加了10多斤。梁先生趕緊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猶如晴天霹靂:肝癌、肝硬化、腹水。在輾轉多家醫院未果後,梁先生聽說在深圳龍崗進駐了一家“腫瘤防治國家隊”,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就診。

遠程會診解難題,患者體內建“都江堰”

梁先生來到腫瘤醫院,接診他的是介入治療科主任宋鵬。宋鵬仔細分析了他的情況,為他制定了詳細的階梯治療方案,在積極護肝、控制腹水等治療的基礎上,計劃擇期行肝癌微創介入治療。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尚未等到按部就班地治療肝內腫瘤,梁先生突發消化道大出血,病情告急,打亂了原定的治療計劃。由於梁先生嚴重的肝硬化伴隨較重的門靜脈高壓,使原本經肝臟迴流入心臟的血液淤積在梁先生的胃壁及食道中,整個食道和胃底靜脈就如同過度充脹的氣球,最終發生了破裂大出血。

面對這種情況,在暫時穩定住病情後,宋鵬整理好梁先生的病例資料,開啟了醫院解決疑難病症的遠程會診。遠在北京總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介入治療科李肖教授詳細瞭解了梁先生的病情之後,認為梁先生本次出血主要還是肝癌合併門脈高壓所致。當務之急,就是要迅速緩解或降低門靜脈壓力。但是常年累月由於肝炎引起的肝臟纖維化,已經使梁先生的肝臟如同石頭般堅硬,門靜脈和肝靜脈之間的原本順暢的密集水網“肝竇”早已被破壞,失去“洩洪”能力,門靜脈的血液如同上游的洪水隨時可能再次發生決堤。

面對這種困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介入治療團隊決定要在病人體內建一個類似於“都江堰”一樣的手術工程,疏導洪水。

通常所說的“疏導洪水的都江堰”,就是在肝臟門靜脈與肝靜脈之間,通過一個覆膜支架,構架出一條流淌著血液的“人工運河”,使得淤積在門靜脈中的血液快速流向下腔靜脈,返回心臟,從而減輕食管和胃內的血液淤積。在“疏導洪水”的同時還可以順便加固“堤壩”,並用栓塞物把出血的胃食管曲張血管堵住。這個“高大上”的手術名字叫做“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英文簡稱是“TIPS”。

兩地攜手,深夜打造“生命之路”

為了更好地為患者排憂解難,李肖教授白天完成北京總院的門診任務後,連夜飛至深圳,夜裡11點多趕到醫院介入手術室顧不得喝一口水,就立即投入病人的救治。

歷時近2個小時,手術順利完成,梁先生被安全送回病房慢慢休養。此時,整個手術室裡的醫護成員才慢慢輕鬆下來。共同完成手術的三位醫生脫下手術衣時,衣服已全部被汗水打溼。

第二天清晨,李肖教授又趕最早的一班飛機返回北京,繼續醫治北京總院的患者。梁先生在Tips術後恢復良好,充滿腹水的肚子一天天變小,消化道出血的症狀得到很好地控制,不消幾天即可出院,定期隨訪並按需接受微創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