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一、前言

小弟才疏學淺,不是資深發燒友,但卻是一名資深的耳機愛好者,有幸也一直隨著耳機發展潮流,體驗著耳機帶給我聽音樂和玩遊戲時的專注。從年幼時的walkman到艾利和,從國磚到手機,再到現在逐漸取消了3.5mm接口,藍牙耳機到真無線耳機開始普及,享受耳機和音樂帶給我的快樂,也感嘆著科技進步之快。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從一個老音頻消費者的眼中,談談對真無線耳機背景、發展前景、技術應用、市場走向作以介紹,解決到底什麼才是最適合自己的真無線耳機的問題,推薦2019年底最值得選購的10款真無線耳機給到大家。看產品推薦的直接略過前面到第八條即可。

二、交代背景

先交待一個定義,也是我一直堅信的,TWS真無線耳機(以下簡稱真無線耳機)是藍牙耳機或者說是耳機發展的大趨勢,2020年的耳機市場,一定是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的天下。

說回2019年,2019年是耳機市場大變革的一年,也可以稱之為真無線耳機大發展的元年,隨著技術的發展、方案的成熟,真無線耳機高歌猛進,哪怕是2019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產品和市場變化都很大,真無線耳機高速發展的背後,是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和用戶需求的不斷增長,手機取消耳機接口是誘因之一,市場倒逼技術發展,技術發展又逼著優秀產品層出不窮,最終受益者是消費者,能享受到更加先進的技術和優秀的產品。當產品進入這種良性循環的時候,且技術還沒有到達瓶頸,那市場潛力一定是很大的。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2019年,真無線耳機總體趨勢是,低端遍地開花,高端各有千秋,更能看出端倪的是,高端真無線耳機都不約而同的走向了降噪,走向了除了音質之外的各種功能,而這一次就算我不談愛國,但是華為國產在真無線耳機中的確做出了老大哥的樣子。

三、什麼是TWS真無線耳機?

其實這個概念很多消費者都知道,或者就算不知道也不影響買耳機,為了保證文章的完整性,還是解釋一下,再說真無線耳機前還是要說一下TWS技術,TWS的是True Wireless Stereo的縮寫,是不是這個名字有點中二,翻譯為真正的無線立體聲,也就是真無線耳機。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真無線耳機簡單理解就是藍牙耳機取消掉兩個耳機中間的線,手機通過藍牙連接主耳機,主耳機在通過藍牙連接從耳機,實現左右聲道無線分離使用,所以真無線耳機還會出現偶爾音頻不同步的弱智情況,而現在,高端的真無線耳機左右都可以作為主耳機來單獨連接手機使用,這裡蘋果做出了更智能的連接方式,從AirPods 2開始斷連就少了很多,很多耳機廠商也在效仿。

四、真無線耳機的優缺點是什麼?

真無線耳機從2016年的初出茅廬到今天的爐火純青,顛覆了很多人的耳機觀,這3年藍牙耳機發展和普及的速度也遠遠大於以前的藍牙耳機發展速度。既然展開談真無線耳機,就繞不開真無線耳機與藍牙耳機和傳統有線耳機的對比。

(一)優點

  • 1)自由:就和名字一樣,無線是真無線最最大的優勢,沒有了線,少了束縛,少了聽診器效應,也不用天天纏線、解線,擔心線斷掉,自由了很多,也可以讓更多的精力專注自己喜歡的事情。
  • 2)輕便:少了耳機線,耳機就可以做的很輕便、小巧,日常攜帶也更加輕鬆。
  • 3)裝飾:做的精緻的、好看的真無線耳機可以作為裝飾掛在耳朵上。
  • 4)潛力:真無線耳機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如果長遠看,普通的藍牙耳機只是從有線到無線的過渡產品,具體結尾展望再談。

(二)缺點

  • 1)音質,我想音質是藍牙耳機的硬傷,即便是索尼研發的LDAC無線音頻編碼技術,除了耳機支持,手機也要支持,並且音源要好,這讓真無線耳機無限接近有線耳機,記住是無限接近,剩下的一票真無線耳機,比如支持AAC/aptX/HWA,深知上千塊的真無線耳機也都比不過幾百塊的有線耳機。
  • 2)底噪:先做一個測試,在夜深人靜的夜晚,把音量調整到最低,播放歌曲,能聽到沙沙的聲音,這就是底噪,音樂停止,底噪過一會就消失。底噪之於每個人的敏感程度都不太相同。藍牙耳機由於技術原因,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底噪,即便是某些有線耳機也會有前段帶來的底噪,相對大廠的真無線耳機,優化的好一些底噪也小一些,偷偷告訴你AirPods也有底噪,但其實一般人不在安靜環境聽不出來。
  • 3)延遲:絕大部分真無線藍牙耳機還無法做到實時的聲音傳遞,最直觀的體驗:我們打開吃雞對著牆開一槍,往往已經開完槍之後槍聲才會響起,這就是聲音延遲,現在Airpods二代使用藍牙5.0解決了這個問題,但許多使用5.0的真無線藍牙耳機還存在著這個問題。
  • 4)續航:耳機為了佩戴舒適做的很輕便,體積小必然續航就短,單獨耳機續航能達到5小時就算優秀了,想要提高續航時間只能塞進更大容量的充電盒裡。

五、關於真無線耳機SOC芯片和藍牙5.0+

(一)SOC芯片

真無線耳機最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藍牙音頻SOC,這與手機大體相同,SOC決定產品性能的上限。從2019年市場來看,多家芯片廠商在藍牙音頻SoC上競相角逐,都推出了有各自特色,高性能的真無線解決方案。像高通、瑞昱這類的大廠佈局了高、中、低端方案,有些廠家專攻中高端方案,這裡單獨提一下兩個芯片蘋果的H1和華為的麒麟A1,蘋果的H1的代表作是AirPods2和AirPods Pro,而華為的麒麟A1代表作是HUAWEI FreeBuds 3,蘋果的優秀不容置疑了,各種真香,而華為敢做自研芯片的半開放式主動降噪,不得不為愛國點個贊,再比大熱的SONY索尼WF-1000XM3採用的SOC是MTK的MT2811平臺方案,其實MT2811就是絡達AB155x平臺系列中一款高效能芯片。具體體驗後文再講,不多贅述。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二)藍牙5.0+

我想藍牙大家並不陌生,最開始藍牙出現在手機上,用於數據連接和交換,算是數據線取代方案,當年別人用數據線連接GBA打遊戲,我已經和同學用諾基亞NG-QD藍牙打怪了。而如今藍牙技術已經不單單是數據傳輸的作用了,幾乎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而到截稿時,藍牙技術已經發展到5.1版本了,從上圖來看,從2019年下半年的主流芯片,大部分已經使用了藍牙5.0或者藍牙5.1技術,那麼5.0多了什麼,5.1又多了什麼呢。藍牙5.0較上一個版本的藍牙4.2LE提升明顯。

  • 高速傳輸:其傳輸速率達到了24Mbps。
  • 遠距傳輸:其傳輸的有效距離是上一版本的4倍,理論上,藍牙發射和接收設備之間的有效工作距離可達300米。
  • 精準定位:結合wifi可以實現精度小於1米的室內定位
  • 超低功耗:藍牙5.0將大大降低了藍牙的功耗,使人們在使用藍牙的過程中再也不必擔心待機時間短的問題。

選擇選真無線耳機,藍牙至少5.0。

六、關於降噪

降噪對於耳機的意義越來越大,不要小看降噪,在通勤的地鐵上,帶一個AirPods聽歌真的會有損你的聽力。而降噪老廠,bose會保留更多的人聲,保留更多的中高頻,機場能聽到播報,sony一般都會盡量實現全頻降噪。今年又多了一個AirPods Pro,會加入通透模式,甚至比你自己的耳朵聽外界還要清晰的感覺。

(一)什麼是降噪耳機?

降噪耳機其實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但耳機業內一般把採用了主動降噪技術的耳機成為降噪耳機。

(二)什麼是主動降噪和被動降噪?

降噪耳機分為主動降噪和被動降噪,先說容易解釋的,被動降噪耳機其實就是用個東西堵住你的耳朵,用物理法隔音,一般只能阻隔高頻噪聲,對低頻噪聲降噪效果不明顯,這種方式簡單粗暴,現在的大多耳機都是入耳或者包耳;再說說主動降噪,主動降噪耳機是軍用技術向民用發展的一種形式,最開始飛機飛行員帶的耳機就是主動降噪耳機,他還有個別名叫拾音降噪耳機,拾音就是通過麥克風監測外界噪音,然後發出聲音相抵消,達到降噪的目的。但其實大多數的降噪耳機都是通過主動被動相結合的降噪方式,來達到更好的降噪效果,還你一片清靜。


主動降噪則從噪聲入手:麥克風+PCB板+揚聲器三者搭配工作

(三)商家宣傳的主動降噪ANC、ENC、CVC是什麼意思?

一般來說主動式降噪就是商家在宣傳耳機降噪功能時會主打的ANC、ENC、CVC等降噪技術,這三種降噪分別是什麼原理,又有什麼作用呢?

  • 1)ANC降噪(Active Noise Control,主動降噪),也是我們常說的隔噪,工作原理是利用耳機上的收音麥克風收集外部環境噪音,然後經過一系列的複雜運算,從耳機裡發出一個反向於環境噪音的聲波與外部環境噪音相抵消,達到降噪的效果,這個做的好的是BOSE,但遺憾的是BOSE並沒有拿得出手的降噪真無線。受益人是自己。
  • 其實ANC主動降噪也分前饋式和後饋式,前饋式的麥克風在外側,後饋式的麥克風再內側,一個對外一個對內,前饋式的優勢是處理速度快,後饋式優勢是不停的運算監聽處理,同時擁有前後兩個降噪麥克風遠遠大於一個麥克風的降噪效果,一般高端的降噪耳機都有兩個降噪麥克風。
  • 2)ENC(Environmental Noise Cancellation)是環境降噪技術,環境噪音消除其實也是通過兩個麥克風,一個離嘴巴近,一個離嘴巴遠,簡單地說就是從嘴巴手機說話的聲音,減去遠離嘴巴麥克風的環境音,精準計算通話者說話的方位,在保護主方向目標語音的同時,去除環境中的各種干擾噪聲,這樣對方聽到你的聲音就會清晰一些,比如現在手機都會有兩個麥克風,也是這個道理,受益方對面的通話人。
  • 3)CVC(Clear Voice Capture)是通話軟件降噪技術,看翻譯就知道是清晰語音捕捉。主要針對通話過程中產生的回聲。通過全雙工麥克風消噪軟件,提供通話的回聲和環境噪音消除功能,是目前藍牙通話耳機中最先進的降噪技術,受益方對面的通話人。
  • 4)DSP是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的簡寫。主要是針對高、低頻噪聲。DSP降噪原理與ANC相似,都是由麥克風收集外部環境噪音,然後系統複製一個與外界環境噪音相等的反向聲波,將噪音抵消,從而達到更好的降噪效果。其實DSP降噪正反向噪音直接在系統內部相互中和抵消這種處理方式,跟之後講的降噪其實不是並列關係。

七、如何選購一款適合自己的真無線耳機?

從技術、概念到市場,如果你看到了這裡,對真無線耳機一定有了系統的瞭解,那麼如何選購一款適合自己的真無線耳機呢,需求,還是要看需求,再有就是看錢包,想投資多少錢在耳機上。需求是首要,買耳機還是要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如果只是坐在書房裡,看看書,聽聽歌,你打可以選擇一對書架音箱或者有線耳機,能有更好的體驗,而你經常出街、通勤,真無線耳機是你不二的選擇。

(一)關注佩戴舒適度

既然我們大多時候是出街、出行、通勤時佩戴真無線耳機,而且一般佩戴的時間不會太短,那麼舒適一定要排在重要位置,真無線耳機一般分為耳塞式和半入耳式,而大部分真無線耳機都是耳塞式,大部分耳塞式又都是硅膠耳塞,也有部分記憶海綿和類似BOSE鯊魚鰭的固定方式。世界上沒有相同的葉子,也沒有相同的耳洞,有的人習慣帶耳塞,有人習慣AirPods半入耳,比如,我不喜歡大部分的硅膠耳塞,再比如,有人帶AirPods會只丟左耳,有人則不會。所以,如果有條件還是去試一試,如果沒條件多看看網上佩戴的口碑。

(二)別太注重音質

我知道會有鍵盤黨懟我,我說的是別太在乎音質,並不是不在乎,為什麼要拋出這麼一個話題呢,拿最熱的AirPods來舉例,你說AirPods音質怎麼樣,好聽點說是白開水,不好聽的說是真沒感情啊,那為什麼AirPods還是最優秀的真無線耳機之一呢,因為綜合素質優秀啊。就算你不說AirPods,但想從真無線要音質,這個奢望斷滅吧,不是說真無線音質不好,而是這個好的定義有所不同,我體驗過的真無線能做到開口脆的、沒底噪的、三頻均衡的貌似沒有,只有無限接近。

另外真無線耳機與傳統耳機不太相同,腔體不能完全用來放置發聲單元,還要放入Soc、電池、麥克風等等,而一般低端入門產品,由於充電、Soc、造型等限制,發聲單元的大小也相差無幾,低端產品廠家對於耳機音質調教又不會下太多功夫,即便下功夫也有成本限制,所以音質都談不上好。而從SOC角度來談音質,比如一般採用高通的中高端芯片都還可以,但價格有些貴。

(三)在乎品牌

儘量選擇又耳機制造背景的品牌商,並不是說新型互聯網品牌,或者是小廠不優秀,是不希望普通消費者試錯,畢竟網上有很多水文,也有很多經驗文,普通消費者很難分辨,而同價位的大廠或者專門研製耳機的廠家製造的耳機,銷量大,口碑也更真實,產品綜合素質即便不優秀也不會太壞。

(四)在乎連接

連接穩定性一定要保證,不然你聽著聽著就左耳不響了,或者聽著聽著斷斷續續斷聯了,砸手機的想法都有了,除非你有特殊的癖好,不然一定選擇藍牙5.0,因為5.0代表著穩定性,另外就是看看口碑,有一定群體反應連接不穩定,那就要慎重了。

(五)買新不買舊

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電子產品都講究買新不買舊,買新不買舊在購買真無線耳機方面也是重要原則之一,這裡說的買新不買舊指的不是新上市的真無線耳機,而是運用新Soc新技術的真無線耳機,不要被不良商家推出的新產品還在應用藍牙4.2老平臺矇騙了,一般在商品頁面都會寫清運用的Soc,或者去類似我愛音頻網等專業網站查看。

從這一點也看得出來,2019年年底的Soc方案已經很成熟了,

(六)注意自己的使用場景

都說人無完人,產品也一樣,有的真無線耳機綜合素質很強,但如果是硅膠入耳式的,拿來跑步那一定會pangpangpang的聽診器效果讓你心碎,所以一定要明確自己的使用場景。如果是通勤用的,就側重選擇續航高、有高清拾音麥克風、帶通話降噪的的真無線耳機;如果是個運動愛好者,就建議選擇防水防塵加強、佩戴舒適的真無線耳機;如果是經常坐飛機、火車,或者工作環境需要專注又有些吵鬧,就可以買個降噪好的耳機;如果追求更好的音質,那麼你需要選購支持高清藍牙格式(AAC/aptX/LDAC/HWA)的真無線耳機。

八、2019年年底最值得選購的十款真無線耳機

(一)蘋果 AirPods Pro

不把蘋果的真無線耳機放在第一位,這篇文章一定會被噴死,從黑科技角度來講,的確蘋果在不聲不響中做出了最人性化的設計,AirPods Pro偷偷發佈於10月末,更新了按壓式的控制方式,擁有非常優秀的主動降噪效果和ipx4抗汗抗水功能,極低的延遲以及穩定的續航表現,雖然第一個推薦,但我不是來誇真香的,而是對於這2000的價位雞蛋裡挑骨頭,我個人沒有購買AirPods Pro,借用了朋友感受了一週,驚訝於蘋果的真無線也有斷連的情況,音質之餘2000元價位來說也是沒有太大驚喜,可能是由於使用了硅膠耳塞的緣故,低頻比AirPods要多一些,但也失去了半入耳的舒適感,2019年底真無限降噪耳機還有沒有太多優秀的產品,2020年真的是對2000元價位的AirPods Pro的一個挑戰,至少現在它無人能敵。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擁有和索尼同等級的降噪水平,加入了通透模式,更加適合蘋果手機,綜合素質絕對是真無線耳機前列乃至第一,果粉真香真香真香,雖然做出了幾乎最舒適的入耳,但不強的音質和AirPods那種無感佩戴,讓我有些迷茫。

(二)華為 FreeBuds3

敢把華為 FreeBuds3第二個拿出來講,原因是半入耳+主動降噪的設計+1000元價位+自研A1芯片真的讓國貨站起來了,無論如何也要拿出來講。說實話,沒聽過華為 FreeBuds2 Pro 等前代產品,這次FreeBuds3實在實體店進行體驗的,使用的連接的前端是iPhone 11,試聽了大概30分鐘,還好認識店員,不然肯定要趕我走了。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得益於A1芯片,華為採用了類似AirPods的連接方式,但延遲並不是讓人無法察覺,介於AirPods與其他之間吧,尤其是遊戲體驗下還是能感覺到一定的延遲,至於連接穩定性無法評定,佩戴十分舒適,蘋果放棄了平頭,華為保持了下來,重點是敢用平頭塞做主動降噪,真的讓人佩服。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上文交代了,最好的降噪是主動降噪+被動降噪,隔絕高、中、低頻的噪音,華為這麼做雖然損失了被動降噪,但主動降噪+佩戴舒適,更是我想選擇的方向。操作上用語音即可開啟關閉主動降噪,音質不能說很優秀,但至少對於我的聽感高於蘋果(其他華為不再做贅述)。

(三)索尼 WF-1000XM3

真無線耳機江湖中有個傳說,AirPods2適合蘋果,WF-1000XM3適合安卓,的確,在嘗試索尼 WF-1000XM3與蘋果手機連接時發現很多功能都沒有了,甚至會有一些連接上的小bug。索尼 WF-1000XM3第三代“降噪豆”一雪前恥,不錯的綜合素質讓銷量大增。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SONY索尼WF-1000XM3採用MTK(絡達)MT2811平臺方案,這顆芯片搭載MCSync TWS雙發藍牙傳輸機制,支援主從互換的無縫連線體驗,並支持藍牙5.0,Ultra low power等功能,Google Bisto語音助理等功能。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先談談第三代“降噪豆”的設計,WF-1000XM3發佈早於AirPods Pro幾個月,對比AirPods Pro的內部設計,蘋果的優勢在於集成化、一體化的芯片,把整個耳機做得更小,但維修成本當然也更高,而WF-1000XM3的是幾個芯片組合而成,降噪芯片當然是自己研發的了,所以總體體積上是不佔優勢的,看著也相對“健碩”一些,好處是維修成本更低,然而除了換電池,真無線耳機還用維修什麼呢?

(四)小鳥 Libratone TRACK Air+

必須先承認,沒有體驗、甚至沒有見過TRACK Air+的真機,來一段雲評+分析,小鳥這個新興品牌,到目前的口碑一直不錯,從硬件配置和功能來看,TRACK Air+還是奔著高端去的,外觀依然延續了小鳥耳機的設計風格,配色較多,瞄準了時尚,從網評上來看做工是不錯的。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從數據上,採用的是高通QCC5121 SoC芯片,這是一顆集成度高,小體型,低功耗,高性能的智慧芯片,支持aptX,aptX HD和aptX Adaptive支持,支持Qualcomm TrueWireless立體聲和Qualcomm TrueWireless立體聲增強版。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但這玩意不能光看做工和網評,沒有體驗過怎麼雲評呢,按理說TRACK Air+沒有體驗過,不應該上我推薦的清單,但為什麼又放上來了呢,原因之一是高通QCC5121方案,穩定性、音質、集成度、功耗都很不錯的方案,原因之二是幾乎用上了所有能加上的硬件功能,原因之三主動降噪沒有離席,所以祈禱別讓我的推薦翻車吧。

(五)蘋果 Airpods2

前面都推薦了AirPods Pro,也說了今後的市場是真無線+主動降噪,甚至表達了買新不買舊的原則,為什麼還推薦AirPods 2,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佩戴舒適,長時間佩戴入耳肯定還是會不舒服,AirPods的無感佩戴舒適真的還值得推薦,華為FreeBuds3為什麼值得大力推薦也在於此,但說回來AirPods 2作為更適合連接蘋果手機存在,值得大力推薦。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隨著Pro發佈,AirPods 2的價格降價,更香不是?然而真的降價了嗎?

(六)vivo TWS Earphone

vivo的新品耳機,也是在商場體驗的,也是連接的iPhone 11系列手機,體驗的肯定還是不全面,為什麼推薦它,不是因為便宜、不是因為用了高通的QCC5126 Soc芯片,而是因為外觀+佩戴舒適+“開口脆”,“開口脆”就是試聽的時候,連接藍牙,那一句語音提示,空靈而有感,第一眼美女的感覺,在體驗button air也有同樣的感觸,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另外就是音質,絕對比AirPods更討喜的音質,在流行樂的表現力不錯,至少達到400元左右有線耳機的水平了,再加上半入耳舒適的佩戴方式,如果你是安卓機,甚至是vivo手機,那TWS Earphone值得你擁有,但主動降噪的缺失不得不說是遺憾,不過跟華為 FreeBuds3是不是有選擇困難症了,還是那句話華為選華為、高通選高通,蘋果選蘋果把,畢竟有高通QCC5126採用了新的aptX Adaptive技術,買這款一定要買那個深色的,真的靚。

(七)Samsung Galaxy Buds

我也不知道為啥要推薦三星的Buds,這款耳機體驗過一次,連接的是S10,整體體驗下來很不錯,連接猶如AirPods和iPhone連接一樣自如,耳機感覺很輕巧,入耳感覺比較輕盈,AKG加持的調教音質,恕小弟不才,沒覺得強悍太多,但肯定比幾百塊的真無線強多了,高於AirPods的白開水(貌似我聽多了白開水,覺得AirPods還不錯),Buds應用的是三星向博通定製的音頻硬件方案,並且是集成DSP深度定製的音頻方案,定製自然是集成度高、低功耗、更適配,所以Buds單次續航有6小時之多,續航厲害厲害。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Buds貌似什麼都有,雙麥克風降噪、多傳感器、USB-C接口、無線充電、自動配對、藍牙5.0,但反過來看似乎又少了點什麼,比如主動降噪、比如更舒適的佩戴,貌似千元價位又不夠突出,很想一臺水桶機,當你不知道選什麼,又想買個還行的真無線,那就買Buds吧,不算是我推薦的,算是網友推薦的吧。


(八)森海塞爾(Sennheiser)Momentum TrueWireless

推薦品類中最沒底氣的就是森海塞爾(Sennheiser)MomentumTrueWireless,為啥?一是純雲評、二是質疑價格,說實話Momentum的價格即便現在還要買到1999,甚至可以多問一句,除了音質,你還有什麼?但又不得不推薦Momentum,原因是,真無線耳機做音質的森海塞爾還真就是其中之一,在寫這段文字搜索的國內外大量網站的評測和拆解,如下只做引用,像B&O PLAY beoplay E8這種類似的品類就不再提了。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以下引用我愛音頻網評論:1、音質出色,空間感開闊,人聲密度表現好。 2、可以自由調節三頻均衡,根據個人喜好自行選擇。 3、支持透明聆聽,可以實時接收外界環境音,時刻注意周圍環境。

(九)Beats Powerbeats Pro

真無線耳機一定要有運動品類,畢竟少了線的束縛,運動才更加無拘無束,主打運動品類的耳機有很多Beats Powerbeats Pro就是B字頭的一款,另外Bose SoundSport Free也比較不錯,就不做推薦了。其實話說回來Beats Powerbeats Pro離我們還是比較遙遠,畢竟有這個價格我寧願去選擇AirPods,那反過來說Beats Powerbeats Pro其實也在說適合運動的真無線耳機,運動來說佩戴是第一重要的,穩固、輕便、沒有聽診器效果。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而Beats Powerbeats Pro最大的賣點是採用了蘋果H1芯片,超級快的充電速度,不錯的續航,給了果粉另一個選擇的機會。也說明了蘋果能給B大廠用上H1芯片,證明其與AirPods並不是同品類產品,Beats 填補了 AirPods 在運動上的“空白”。也正是因為用了H1芯片,Beats Powerbeats Pro具備AirPods連接性上的穩定、左右耳切換、低延遲、快速鏈接的特點,除了對H1芯片的音質和聽診器效果有質疑,再有就是價格了。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十)QCY T1X

QCY這個廠家真的是把真無線耳機的價格拉的很低,同時,又做出了很多低價高質的產品,一般低價位的真無線耳機,能用好用是最最基礎的,沒想過談音質、談延遲、談續航什麼的,滿足於解決耳機的問題就好。今年10月份發佈的QCY T1X新品,搭載了高通QCC3020 Soc芯片,不能說這顆心有多牛逼,其實在高通芯片中3xxx還是中低端的,但也會比瑞昱(RTL8763B) ,絡達(ab1526)要強上不少,在此之前漫步者TWS1把高通QCC3020拉到了200元,這次QCY再次拉到了100元左右的價位,不可為不良心啊。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這款耳機沒有體驗過,不過這顆芯片可是用過,就是漫步者的TWS1,說實話高通的底噪算是小了,但夜深人靜還是能聽見,音質沒聽過不評論,但這顆芯片的穩定性還是很強的,畢竟高通,用上驍龍845以上的手機,不是特別干擾嚴重的情況下,還是比較穩定的。

九、總結

我們不能用傳統有線耳機標準來評價真無線耳機,除了聽,真無線耳機還可以扮演更多的角色,發揮更多的功能。也許上半年你還能說蘋果的AirPods一枝獨秀,下半年雖然有AirPods Pro優秀產品加成,但僅從佩戴上的取捨已經不能用“最”字形容了,但也仍然稱得上是入耳式佩戴最舒服的產品之一。文章中細數的10款真無線耳機,大多是旗艦級的產品,唯有一個QCY,並不是湊數,而是低端的良心代表,中端耳機沒推薦也不是好,原因是真的和低端拉不開特別明顯的差距,更何況有這個QCY價格屠夫呢。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要說真的推薦一款真無線耳機,選購辦法已經給大家了,但主要還要看使用的手機、使用的場景,安卓、IOS有很大的區別,手機廠商出品的耳機對自家手機做了特殊的優化,所以脫離手機選耳機的行為都是耍流氓。當然如果囊中羞澀,只是解決了功能性和可聽的話,QCY、小米、漫步者等等一些列廠商都還能用的,注意芯片和藍牙5.0就好。

十、展望

對於真無線耳機未來的發展,針對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還是有很大潛力的,從外觀、佩戴、操控、防水塵,到音質、芯片、人性化、續航等等,各大廠商也是不遺餘力,花了很多心思。而產業上游芯片廠商也在快馬加鞭的更新技術,開發更先進的芯片,隨著技術的發展,真無線耳機在降噪、音質、延遲方面也會有所突破。

有機構預計,到2020年,全球無線耳機市場預計將達到1.29億隻;到2021年,全球無線耳機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70億美元。而我國的真無線耳機出貨量連續多個季度同比增速超過100%。真無線耳機涉及的產業鏈主要分為無線耳機與充電盒兩大模塊,包括上游芯片、中游零組件及下游的模組代工。其中,代工組裝佔總成本的40%左右,根據產業鏈調研,Airpods代工600元左右,其他品牌平均200元左右,因而市場空間較大。按照2020年1.5億臺總出貨量,蘋果50%份額測算,代工組裝市場總空間在600億元,到2021年有望逼近千億元。

盤點2019年底值得推薦的十款TWS真無線耳機


雖然市場狀況一片大好,但目前,真無線耳機的連接主要還是離不開藍牙技術,畢竟藍牙的低功耗是最大優勢,但連接一直是藍牙的痛處。現在雖然大家還是會挑出不少不足,但未來真無線耳機會發展到怎樣的高度是無可預期的,並充滿期待的,當Airpods一代推出的時候,人們覺得這是蘋果又一個三年內無法超越的產品,然而僅僅過了幾個月,大廠們就紛紛掏出了堪比AirPods的產品,如今的AirPods Pro二代雖然保持著領先優勢,但同樣在被其他廠商追趕著,未來這種設計會誕生出怎樣的科技我們並不清楚,我想將來不久,無線技術逐漸發展,真無線耳機會無限接近有線耳機的音質,並帶來更多解決日常使用便利的操作方式,成為連接手機的最重要的智能穿戴產品,甚至可以常年掛在耳朵上成為生活私有的小秘書。

有關文獻

  • 《2019全球消費者音頻產品使用現狀 調研報告 真無線耳機篇》,作者:caiqianxun,發佈時間:2019-10-22,發佈於:52audio
  • 《蘋果AirPods推動TWS耳機產業爆發,16家原廠推出49款主控芯片》,作者:Axu,發佈時間:2019-11-02,發佈於:52audio
  • 《全網首拆:SONY索尼WF-1000XM3真無線降噪耳機》,作者:xiaobai,發佈時間:2019-07-25,發佈於:52audio
  • 《TWS耳機概念持續走強 漫步者等4股漲停》,作者:金融界,發佈時間:2019-11-01
  • 文中圖片初作者自我拍攝外,來源於:Gear Patrol、CNET、unsplash、ifanr、vivo社區、52audio等


最後感謝你的耐心,動動小手點贊、評論、關注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