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把一瓶礦泉水賣到300元嗎?90後回答“我能賣兩瓶”錄用

職場中的達人應該都是從面試的“刀山火海”中趟過來的,也應該對這道題耳熟能詳:

“你怎麼把梳子賣給和尚?”

馬雲曾經在公開的會議上點評過這道題目——和尚要梳子幹什麼?這不是銷售,這是製造假需求,這是騙術。

馬雲直接把大講特講的把這道題奉為銷售經典的培訓師開除了。

你能把一瓶礦泉水賣到300元嗎?90後回答“我能賣兩瓶”錄用

面試上還有類似的題目:怎麼把高跟鞋賣給美人魚?怎麼把價值不到10元的普通鋼筆賣到100元?

下面的面試用的是另一道題目。

這是一家大公司通過網上招聘優秀的求職者,面試現場有不少人。

面試官在問詢的最後環節出了一道題:“如何把一瓶普通的礦泉水賣到300元?”

有的求職者說,可以在沙漠去賣。

你能把一瓶礦泉水賣到300元嗎?90後回答“我能賣兩瓶”錄用

有的求職者說,可以在高端會所,頂級餐廳去銷售。

有的求職者說,我這瓶礦泉水營養價值高,有28層淨化......

有的求職者說,這瓶礦泉水賣300不貴。這水採自某山腳下的‘御泉’,某某皇帝曾為之題名。

......

最後來了位90後。

他聽過題目,想了一下,很誠懇的回答說:

您好,老師。今天來您這裡面試,您讓我把一瓶礦泉水賣到300元?實話說,我做不到。難道我到貴公司上班就是為了賣一瓶水來的嗎?

你能把一瓶礦泉水賣到300元嗎?90後回答“我能賣兩瓶”錄用

他繼續說:

“雖然我是銷售,但銷售的環節只是整個公司運作中的一環。還有其他方面需要很多的精力去做,比如和同事的溝通上,比如和客戶的溝通上。如果這瓶礦泉水賣的是正常的3元一瓶我有信心能賣一千瓶,一萬瓶,甚至更多。”

“如果您非要求把一瓶礦泉水賣到300元的話,那我只能賣出去兩瓶。我爸一瓶,我媽一瓶。”

90後回答過被當場錄用。

你能把一瓶礦泉水賣到300元嗎?90後回答“我能賣兩瓶”錄用

這道題其實並不難,也沒有準確答案。面試官考究的是求職者在提問的一剎那求職者短暫的回答所表現出的應變能力。90後被錄用憑的是實在坦誠的回答,“以情動人”的思維打動了面試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