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點”,內含神妙“衄挫”筆法,可惜已隨風而逝了……

王羲之的“點”,內含神妙“衄挫”筆法,可惜已隨風而逝了……


王羲之的“點”,內含神妙“衄挫”筆法,可惜已隨風而逝了……

王羲之行書筆法

公開課系列之六


#6

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


魏晉時期一般行書的點法在樓蘭殘紙中有著清晰的展現:筆鋒硬挺挺地蹾在紙面上,像是用錘子敲打器物,當的一下,動作就完成了,形態質真素樸。


王羲之的“點”,內含神妙“衄挫”筆法,可惜已隨風而逝了……

樓蘭殘紙選字


王羲之早期行書如《姨母帖》仍基本上承襲著這種古法。


王羲之的“點”,內含神妙“衄挫”筆法,可惜已隨風而逝了……

《姨母帖》及例字:

王羲之的“點”,內含神妙“衄挫”筆法,可惜已隨風而逝了……

王羲之的“點”,內含神妙“衄挫”筆法,可惜已隨風而逝了……


孫過庭《書譜》雲:“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這裡講的是王羲之力變古法以後所錘鍊出的有著複雜動作組合和豐富形態變化的新的點法,其用筆的要旨便在於“衄挫”。


所謂“衄挫”,是指筆鋒如鳥喙般啄入紙面後異常迅疾地衄轉頓挫,在一瞬間產生鋒尖與紙面多維角度和方向的多次快速摩擦,然後或峻利地排出,或穩實地蹾住,筆鋒於點畫內部的運動不再是一下子即敲擊完成,而往往經歷了多次反覆的“衄挫”,卻如電光逝火,爆發力極強,動作完成的單位時間一般甚至略短於古法。


王羲之的“點”,內含神妙“衄挫”筆法,可惜已隨風而逝了……

《何如帖》“不審


《何如帖》“不審”二字,“不”字末點入筆微曲引勢較長,就像寫一個短短的橫畫,然後筆鋒微微側切,隨即向斜下方再較陡直地翻切,略為轉筆回提,使筆鋒著紙充分,最後快帶出一個形態飽滿的狹長三角。


“審”字起首之點用筆動作的層次與之上的點法大體相仿,不同之處在於入筆引勢較短,在接近底部時增加了一個細微之極的小翻切,轉筆回提幅度較大,出鋒時意到而已。兩個點的形態,一者舒張悠長,一者精悍充盈,毫芒之間,變化生焉。


王羲之的“點”,內含神妙“衄挫”筆法,可惜已隨風而逝了……

《喪亂帖》“之”字


《喪亂帖》的“之”字之點,入筆剛斷,點畫上沿幾乎呈現直線形,翻切近乎垂直,然後快速平推,點畫下沿純粹呈現直線形,整個點畫形態就好像是一個剪去左首邊一個小三角的長方塊。而同帖的“羲”字之點入筆扭曲,內翻切轉後卷鋒鋪毫挑出,曲直之間,趣味良多。


王羲之的“點”,內含神妙“衄挫”筆法,可惜已隨風而逝了……

《喪亂帖》“羲”字


王羲之行書的點法骨力奇絕,因勢而變,用筆技巧上極度精微複雜的水準使後人甚至連略得其彷彿都成為奢望,幾乎稱得上是行書史上“曇花一現”的絕詣。


王羲之的“點”,內含神妙“衄挫”筆法,可惜已隨風而逝了……

王羲之的“點”,內含神妙“衄挫”筆法,可惜已隨風而逝了……

王獻之《廿九日帖》字例


王獻之簡化父法,省略了那些需要以至強筆力為保證的“衄挫”變化,輕入微頓,形成豐潤圓足的線條效果,把王獻之《廿九日帖》“之”“不”諸字與前述王羲之同字的點一比較,便可以明顯地顯示出“小王”行書點法平易便學的優勢。


後世行書點法,大體上是“小王”點法的一脈單傳。然而“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的神妙筆法隨風而逝,終不能不令人悵然若失。(待續)


【王羲之行書筆法公開課】

01

02

03

04

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