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說,視頻裡的李子柒不食人間煙火,你怎麼看?

雲臺紅豆杉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初見李子柒還是微博上,看了她的視屏感覺非常的暖人心脾,但是並沒有被她的美味與佳餚打動,打動我的是她的勇敢,生活著我不敢的生活。與我的糟糕生活相比較,她視頻裡的生活是我的理想,一朝一夕,一餐一食,所以有一段時間我瘋狂地刷著她的視頻,視屏裡的她那有什麼不食人間煙火,在她身上體現的都是煙火氣,都是生活,是我們大多數人嚮往卻又不敢的生活。



其實這樣的生活經歷的苦楚太多,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就是這樣的生活,只是生活中的我們還被很多瑣事纏繞,追求的太多,感嘆得到的太少,所以我們的生活“一地雞毛”,最後我們關注的也不是我們最基本的一簞食一瓢飲,糟糕的是每天的一餐一食也是匆忙。視頻裡的她有清新的外表,驚人的時候手藝,每天都在為一餐一食忙碌,其實我們每天也在為一餐一食忙碌,只是視頻裡的她是“人間”,而我們卻活成了“煙火氣”。


喚一聲樂活


你好,我是世內桃源,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

通常我們形容一個女生“不食人間煙火”,大多是這個女生“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長得比較漂亮清純,安靜話不多,沉溺於自己的精神領域,對外界缺乏瞭解和感知,比較孤傲。

但是,李子柒並非一些人誤解的“不食人間煙火”。

之所以有人覺得李子柒“不食人間煙火”,原因有三:

一是李子柒長得美,她皮膚白皙身材嬌小,長髮如瀑,時常還編個輕鬆好看的小辮子盤著,沉穩寧靜,側臉格外柔美。

二是李子柒氣質好,她的衣著大多棉麻材質,風格素雅質樸文藝,帶著古風風韻,像是從古代的畫裡走出的女子。

三是李子柒的照片,很多人看了她微博那張紅色紗巾半遮面的頭像照片,和一些戴著白色圍脖做菜的側臉美照,感覺這樣的女生和印象中那些鄉下燒菜做飯幹農活的女生形象很不符。

這也側面說明了了李子柒形象好,溫婉安靜不聒噪,氣質沉靜

,這算是另一種肯定。

但是真正瞭解李子柒,都會知道她比絕大多數人都接地氣,都識人間煙火。

好的,接下來是我要給出的幾個理由。

第一,李子柒幹活是全套的。

為了碗裡的大米飯,李子柒種植水稻,從定根、生長、抽穗,到揚花、灌漿、成熟、收割,她全程參與。

甚至中間的引水、放水,起早貪黑,要在田裡過夜守水,到光胳膊打穀子、曬穀子、打米…每個環節她都下地幹。

為了給奶奶做豆漿、釀一滴傳統手工醬油,李子柒從一顆黃豆開始播種,到地裡給豆苗澆水鬆土,一個人揹著大竹筐收割黃豆、用長竹竿打黃豆,晾曬、挑選、儲存,浸泡、石磨磨漿,蒸煮、發酵、裝桶暴曬半年以上,接著稀釋、過濾、煮沸、裝罐等等…

日復一日、不怕辛苦,這樣的李子柒和“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是怎麼都聯繫不到一起的。

我是農村長大的,小時候也跟著奶奶一起插過秧、割過水稻、曬過穀子,也幫奶奶曬過黃豆,深知這些農活疊加起來有多耗時耗力、耗費心神。

我們自以為每天去菜市場買菜做飯,就是接地氣。可是,從源頭種植食材,再親手加工烹飪成菜餚,已經很少有人能做到。

親自參與一杯豆漿從黃豆發芽到收割磨漿的全過程,這種摻和著泥土味的煙火氣,想必很多人都不曾體驗過。

如果看到一個美麗的女生,衣著整潔素雅,做菜井井有條,不僅手巧聰慧廚藝好,還極具觀賞性,就說這女生不食人間煙火,這未免太侷限,太狹隘,太胡亂貼標籤了。

第二,李子柒雙手非常粗糙。

現在的90後的女生,哪個不是特別重視保養自己雙手的。且不說下地幹活、砍柴燒火,就是洗個衣服做個家務,城裡這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生們,都得戴上塑料手套,恨不得再抹上厚厚的護手霜順帶做個手膜,摘下手套洗完手那也是必須塗上護手霜的。她們修指甲是得去美甲店的,美甲也是必須定期做的,這些女生才是“不食人間煙火”吧。

反觀李子柒的雙手,手紋多、皮膚糙,指甲詬不太乾淨,和她白皙細嫩的臉部皮膚形成鮮明對比,這都是長期做家務下地幹活形成的。

就別說李子柒的指甲有些髒是不愛乾淨了,試試親自下地幹活一段時間,你就會明白長期大量做農活是真的很難保持時時指甲漂亮美觀的。

第三,李子柒幹活勤快麻利。

哪怕是冰冷的下雪天,到菜地裡直接雙手齊上一扭就是兩顆大白菜,她拔姜時的利索、她砍魚時的精準刀法、她炒菜時的嫻熟動作…

春天,她給水稻育秧,在菜地裡種辣椒;夏天,她收割油菜籽和小麥;秋天,她揹著揹簍上山撿栗子、橡果,冬天,她去地裡揹回土塊,燒紅了給婆婆做窯雞……她呈現的全都是日常生活裡的煙火氣啊。

為了種玉米,她用鋤頭開墾土地,一抬手一下鋤,底盤穩力道夠,她在玉米生長後期快下雨時,趕緊跑到地裡給玉米挨個施肥。這些真真切切的細節,都是她接地氣的證明。

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活,李子柒幹起來都真切自然,沒有絲毫猶豫和矯情。

田裡插秧,竹林裡挖筍,荷塘裡採蓮,森林裡縱馬揚鞭,這樣的李子柒,說她“不食人間煙火”,恕我不服。


世內桃源


李子柒,生於1990年,四川綿陽人,知名美食博主。

目前,李子柒官方微博有2082萬粉絲,境外視頻平臺粉絲735萬。

735萬粉絲是什麼概念?

全球影響力最大的CNN,視頻平臺也就792萬粉絲。

這735萬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人,他們聽不懂李子柒在講什麼,但是卻被她的視頻感動得一塌糊塗,發自內心地喜歡。

這種感染力,可以超越語言和文化障礙直穿人心。

李子柒究竟拍了些什麼呢?

她發佈的104條視頻,以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農家衣食住行展開,反映的全部都是農村田園生活。

揮刀切白菜、翻地種黃豆、拉鋸做竹床,4月釀枇杷酒,5月釀櫻花酒,7月做七巧餅,8月制蘇式鮮肉月餅……

她還拍活字印刷,傳統筆墨紙硯,蜀繡,真實還原傳統文化的精美內核。

有人說,李子柒影響了世界,是一種文化輸出。

姑且理解這種酸酸的奉承,輸出只是意外,優秀才是根本。

某種程度講,李子柒現象,是文化的迴歸。

如果世上有那麼一個人,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做胭脂從種花開始,做粥從種水稻開始,做衣服從養蠶開始,讓人怎能不心生羨慕。

當看到李子柒視頻裡農村那熟悉的工具,熟悉的場景,還有她與奶奶發自內心的微笑,除了羨慕,更有想哭的感覺。

這原汁原味的生活,不就是我們曾經的童年麼?不就是白髮蒼蒼父輩的過往麼?不就是消逝不再的世外桃源麼?

李子柒告訴我們一蔬一飯的來處,探究一針一線的精巧,演繹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非凡。

她簡直是浮躁世界的一股清流,永遠不慌不忙的樣子,看似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卻最懂人間煙火。

她把平凡的生活過成詩歌的樣子,又把詩情畫情的生活推薦給了世界。

這才是文明與美的本質,貼近自然、融入自然,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也有人說,現實的生活並不是這樣的。

是的,現實生活沒有閒雲野鶴,只有狼狽不堪。

包括李子柒的生活經歷,也充滿辛酸與艱難。

六歲失去父親,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跟爺爺學木工,跟奶奶做農活,14歲輟學到外地打工,奶奶生病後又回到綿陽老家,2016年11月靠著《蘭州牛肉麵》才廣為人知。

真實的李子柒,談不上遍體鱗傷,但至少命運對她並沒有什麼偏愛。

其實,誰都有不為人知的渾身汙泥。

只是身處這個浮躁的時代,不知何處安放自己的靈魂。

耐不住寂寞,靜不下心靈,所以才十分羨慕李子柒打造的田園之夢。

哪怕是作秀也心嚮往之,至少是積極向上、平和安然的,讓人舒適恬靜,還可以重拾生活中那些曾被過濾掉、遺忘掉的美好。

沉澱之後會發現,情感的空洞無法靠慾望填滿。

樸實無華最可貴,誰不想“劈柴、餵馬,周遊天下”?

只是,有太多的放不下。

人們喜歡李子柒的生活態度,羨慕她對生活的熱愛,就像找到一面鏡子。

一面映照初心的鏡子,一面安放靈魂的鏡子,一面填補情感空洞的鏡子。

哪怕是幻覺,也還是對著鏡子痴痴一笑。

就算認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如故,這便是人人皆可企及的英雄主義。

此女天上有,世間難得遇。唯有李子柒,可歌而可泣。


大雜談


有人說,李子柒不食人間煙火,但在我看來,視頻裡的李子柒,就是那最美的人間煙火。

李子柒的成長,沒有的到上天的庇護,只得小小年紀,離家打拼,獨自面對生活艱辛,她身上,我看到一種堅強。

李子柒聽聞奶奶生病,毫不猶豫的捨棄繁華的都市,回到奶奶身邊照顧與陪伴,她是一個懂得感恩,善良可愛的小姑娘。

李子柒親手給奶奶做棉被,給奶奶做竹床,用舊物料建亭子和鞦韆……視頻裡,她雙手粗糙,指甲被磨平,甚至指甲縫裡還有黑黑的東西,但心靈手巧,說的就是她。

李子柒會磨豆腐、做臘肉、烤全羊、燉老鴨湯、燒醬雞……還會做栗子蛋糕、冰糖葫蘆、雪花酥、芒果乾……各種美味食物,看著她和奶奶大口吃肉,讓人食慾大好,更加熱愛生活了。

李子柒的視頻裡,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她自制的春聯和剪紙,特別是她剪的小豬佩奇,讓人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節日的歡喜。李子柒經歷一道道繁雜的工序,精心自制筆墨紙硯,最後她畫下那一副竹,讓人驚豔。李子柒,是一個有著有趣靈魂的人。

當然,我們最為旁觀者,無論怎麼看她,都只能看到她的一部分。網上有人質疑她,但還好喜歡她的人更多。還好她是堅強的李子柒,沒有被質疑淹沒,仍然安靜的做著自己。

山河遼闊,人間煙火,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


找尋無雙


喜歡李子柒的生活方式,也喜歡她的生活態度,更喜歡她把生活過成唯美的樣子,爭議已經無關緊要,不食人間煙火,但是最懂人間煙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也許有人說平靜而安逸的生活會使人喪失鬥志,更有人說要想生活的幸福,物質才是幸福的保障,但是他們都忘了

每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和對幸福的定義絕非一樣有人喜歡黃金萬兩,也有人不會五斗米折腰,遠離世俗的生活





楊曉魚


他們說李子柒不識人間煙火,他們說的我不贊同,人們只是在視頻裡看見單方面的她,那麼視頻外的她又是什麼樣子的,如果她不識人間煙火,那生意怎麼做的那麼火,相反,我感覺她很聰明,知道大家喜歡看什麼吃什麼,她就在視頻裡做出來,她能抓住現在人的眼球,做什麼事情就很有耐心,不管學什麼不僅是學會還要學好,她懂得利用她自己的長處,並且過她自己熱愛的生活,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能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但是人家做到了,真的很厲害,我不僅崇拜她,還有點羨慕,





小芹愛生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7de000b146ebc493e1e\

孫北城


她是最識人間煙火的仙子,是人人喜歡的田螺姑娘。


妮丫霓


最不食人間煙火的人,呈現出來的恰恰就是人間煙火。

她美化了傳統農耕文化的過程,但他所做的每一步都是最實際的工作。我們太累了,需要這樣的內容來安撫心靈[耶]


小小佳生活記


是不是不食煙火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很努力很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