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开始

从12月10日下午开始,生态环境部在我市正式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生态环境部进场人员52人(生态环境部直属单位11人,浙江省31人、山西省10人),分成3个驻地组(城区组、彭湖组、永修组)开展现场排查工作,现场工作时间7天,主要涉及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瑞昌市、湖口县、彭泽县、永修县、修水县(九江经开区修水工业园)、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县(市、区)。对入河河流、河涌、溪流、沟渠、滩涂、湿地、码头、工业聚集区以及暗管、渗坑、裂缝等开展“全口径”排查,核实确定入河排污口信息。

我市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开始

我市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开始

在无人机航空遥感数据解译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组织人员排查所有通过管道、沟渠等直接向长江排放的排口,以及通过河流、滩涂、湿地等水体间接向长江排放的排口。同步开展排污口监测工作,初步形成入河排污口台帐,为下一步开展入河排污口全面监测、溯源及整治做准备。

我市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开始

我市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开始

在濂溪区新港镇东升堤,工作组组员们手机中都装着专门的排查APP,对前期无人机航测发现的疑似排污口,APP上都用紫色箭头进行了标注。他们表示,如现场发现新的疑似排污口,还要在APP中添加新数据,确保“有口皆查、应查尽查”。

有了航拍数据,为何还要人工核查?工作组组员解释,无人机航测疑似点位不一定就是排污口,有的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地表径流,但无人机无法识别,需要人实地踏勘。有的点位有人为因素干扰,比如有构筑物,排查组员就可以认为有污染可能性,就要认定为排污口。

我市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开始

据了解,本次排查是“全口径”排查,只要是排查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向长江排放的,均纳入排查范围。对现场遇到的排口,无法确定排水来源,现场可作为排污口登记,后续由攻坚组或转地方进一步确认。

生态环境部计划到今年底前,分三批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全面摸清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太湖入河(湖)排污口底数,制定整治方案并持续推进整改,建立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等工作规范体系,形成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

(九江日报记者 谈思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