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10歲時領回父親骨灰,為演戲一生無子,63歲皈依佛門

在中國電影的歷史上,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女演員。她是得過金雞獎最多的影后,她是首位登上《時代週刊》的華人藝人,她是我們熟知的“惡婆婆”,同時也是氣質優雅的女作家。 她10歲父親去世,32歲離婚,一生無子,63歲皈依佛門,她就是潘虹------一生獨立硬氣的奇女子。

潘虹:10歲時領回父親骨灰,為演戲一生無子,63歲皈依佛門

  • 從10歲起,我就知道,我的頑強是我唯一的依靠

潘虹,1954年出生於上海,家中一共有三個孩子,潘虹是老大。10歲時,潘虹的父親服安眠藥自殺了。那樣的年代總有些無法訴說的苦痛,母親連父親最後一面也沒見到。最後由年僅10歲的小潘虹,去火葬場把父親的骨灰領回並一個人送去東北老家。

“雕龍的煙囪,高高的矗立在陰霾的天空下,時不時轟的一下冒出一股濃濃的黑煙,在料峭的春寒裡,逐漸飄散,變淡。我一路走,一路扭著頭看它,心裡就想著回去要聽媽媽的話,別做任何讓她失望的事。......松花江是冰冷的,哈爾濱是冰冷的,小女孩的心也是冰冷的。”---《潘虹獨語》

潘虹:10歲時領回父親骨灰,為演戲一生無子,63歲皈依佛門

潘虹後來回憶到,“父親的死帶給我的不是悲痛,而是悟性。使我一下子超越了年齡,甚至超越了痛苦,但也就在那一刻,我徹底失去了我的童年。使我比同齡的任何一個女孩子都更成熟,更知道怎樣打理自己。”

自那以後,潘虹一下子就“堅硬”起來,摔跤了,她從來都是立即爬起來就走,因為她知道後面不會有人來扶。年幼時和母親扛起生活的重擔負擔,使她身上始終有種跟演藝圈格格不入的落寞、矜持、倔強。


  • 踽踽獨行,倔強是我最大的後盾

倔強讓潘虹揹負生活的重擔,在世間踽踽獨行;單親家庭使她遭人白眼,但潘虹依舊努力擁抱生活。17歲那年,潘虹不得不離開上海,去到長江口的崇明島插隊落戶。

就在潘虹以為此生就將如此時,1973年,上海戲劇學院來到崇明島招生,從小就喜歡藝術的潘虹立馬報了名,憑藉著極佳的外形條件和不錯的表演天賦,潘虹順利被表演系錄取。

潘虹:10歲時領回父親骨灰,為演戲一生無子,63歲皈依佛門

再次回到校園的潘虹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她拼命努力的學習想方設法證明自己。畢業後,潘虹便憑藉著《苦惱人的笑》中出色的演出一鳴驚人,受邀參加戛納電影節的展映,並獲得該年電影華表獎優秀影片獎,導演力排眾議選中她出演女主,只因認定潘虹那雙大眼睛“具有一種耐人尋味的憂鬱氣質。”

藉著強勁的勢頭,潘虹有接連出演了《透過雲層的霞光》、《漩渦裡的歌》兩部電影,播出後觀眾反響十分熱烈,潘虹的名氣又上了一層樓。

1981年,潘虹迎來自己演藝生涯中的轉折點,她一改之前青澀拘謹的畫風,在《杜十娘》中飾演一位雖淪落風塵,卻出淤泥而不染的青樓女子,活龍活現的演繹讓觀眾驚歎不已。潘虹憑藉杜十娘一角,成功奪得第4屆小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並提名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開啟演藝事業的黃金期。

潘虹:10歲時領回父親骨灰,為演戲一生無子,63歲皈依佛門

1982年,潘虹主演了極具現實意義的電影《人到中年》。1983年《人到中年》被作為“中國電影新作”在日本東京展映,潘虹也憑藉陸文婷角色獲得第三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

在影片開拍前小說作者諶容並不看好潘虹,甚至曾當面對潘虹說,你太漂亮了,根本不是我心目中的陸文婷。直接的話語沒有讓潘虹退縮,倔強的她反而愈發的努力。

潘虹:10歲時領回父親骨灰,為演戲一生無子,63歲皈依佛門

為了完美詮釋眼科醫生陸文婷,潘虹斷絕了一切社交活動到醫學院實戰訓練,每天跟著醫生查房、和病人談話、目睹著醫院的生老病死,她努力證明自己不是像什麼演什麼,而是演什麼像什麼。

功夫不負有心人,影片上映之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潘虹傳神的大眼睛,把女主角堅毅的個性和複雜的內心世界演繹的淋漓盡致,成為當時銀幕上中年女人的一曲絕響。無數觀眾哭著看完影片,當時連自認“鐵石心腸”的女排教練袁偉民看的感動不已。


1994年,潘虹和劉青雲主演的《股瘋》,獲得了金雞獎和百花獎的雙料最佳女演員,再次站在了事業的高峰。

潘虹:10歲時領回父親骨灰,為演戲一生無子,63歲皈依佛門

除在演藝事業上有所成就外,潘虹的文學造詣也頗高,她發表的以日記為題材的《潘虹獨語》中的隨筆日記,相繼被多家出版社收錄編輯專欄。

潘虹:10歲時領回父親骨灰,為演戲一生無子,63歲皈依佛門


  • 已經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足夠了

事業蒸蒸日上,潘虹的婚姻卻開始走下坡路,她和丈夫米家山相識於電影製片廠。兩人當時都知識最普通的員工,慢慢的接觸讓兩人擦出了愛情的火花,1982年兩人修成正果成功步入婚姻的殿堂。

由於年幼時的經歷,潘虹比任何時候都渴望獲得別人的認同。丈夫曾經問她,“你是選擇做女人,還是要成功?”潘虹說,“我想要成功。”

潘虹:10歲時領回父親骨灰,為演戲一生無子,63歲皈依佛門

為了能在事業上對潘虹有所幫助,美術專業的米家山專門跑去北京電影學院進修了導演專業。潘虹接戲他負責把關,潘虹演戲他四處幫她找參考資料、錄像帶。

可事業上的相扶相持並沒有讓這段感情更為牢固,某種程度上講反而成了兩人感情的絆腳石。為了成功,潘虹是一心撲在了演藝事業上,每天除了演戲就是演戲。

兩人聚少離多,婚後的8年裡她和米家山在一起的日子緊緊三百多天,日日夜夜不復相見讓兩人漸行漸遠,最終協議離婚。

潘虹:10歲時領回父親骨灰,為演戲一生無子,63歲皈依佛門

這段彼此真摯付出過的愛情,至今對於潘虹來說都是難以割捨的美好回憶。回首當年潘虹曾在接受採訪時感慨道,“已經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足夠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她始終孑然一身,甚至後來傳出她成為了一位居士。她說:“現在的社會無論怎麼精彩,我的心卻很靜,我很享受這種用心沉下來的感覺。”


  • 我們要活好我們自己的每一天,做最好的自己

很多人說,幾十年過去了,潘虹的氣質一點都沒變,她的氣質還是那樣的獨特,還是那樣的優雅;也有人說,她變了,從原來的溫良賢淑,變成了現在的“兇惡無比”。因為退居二線的潘虹,飾演的角色大多是“惡婆婆”之類的角色。

潘虹:10歲時領回父親骨灰,為演戲一生無子,63歲皈依佛門

潘虹曾自嘲她對自己要求過於苛刻,她說,“活著,就要活好它。做每天最好的自己,孝順父母,好好活著。”也許正是這樣的感悟,潘虹才會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認真的去做好一切。

“我一直覺得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在考慮兩大問題----愛與恨、生與死,其他的問題都依附在這兩大主題上。尤其是生和死,那由不得我們。我們只能主宰生和死之間男短短的一段時光。活著,就要活好它。”--《潘虹獨語》

也正是這些看似固執而堅守令她取得了斐然的成績,讓她成為登上美國《時代週刊》的第一位華人藝人,讓她成為大世界基尼斯紀錄: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次數最多的人。

潘虹:10歲時領回父親骨灰,為演戲一生無子,63歲皈依佛門

倉央嘉措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我獨坐須彌山巔,將萬里浮雲,一眼看穿。

潘虹說:“我們要活好我們自己的每一天,做最好的自己。”或許這就是生命應該有的常態

而今潘虹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潘虹永遠是那個最獨一無二的她,沒有美人遲暮的不甘,只有歲月靜好的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