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沒人主動承擔責任?搞懂“責任分散效應”,你會獨擋一面

有一句俗話:“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多力量大。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也經常聽到上級強調“團隊精神”。

而且大家似乎都有一個慣性思維:只要人手充足,什麼樣的問題都能解決。但是卻忽略了人多責任的劃分和承擔。

工作沒人主動承擔責任?搞懂“責任分散效應”,你會獨擋一面

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多人都不願意主動承擔責任,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了?說答案之前,先給大家分享一個職場案例!

1—有關責任問題的真實案例

張輝所在的團隊正在和一家公司談生意。這次的訂單金額很大,能給公司帶來不小的收益。老闆也已經發話了:如果能拿下這筆訂單,團隊裡的所有成員年底的獎金全部翻倍。

大家都躊躇滿志、充滿幹勁,張輝也不例外。這天,張輝把合同的電子版發到了群裡讓大家過目,每個人看完了以後都說沒問題,於是張輝就把紙質稿打印了出來。

簽訂協議的這天,張輝將打好的合同給對方公司的代表過目,對方代表提出質疑:為什麼合同結尾自己公司名稱有錯字?這就很尷尬了,老闆當場就變了臉色。

合同簽完,老闆問責團隊裡的所有人,但是大家都沒有出來承認錯誤。於是老闆直接責怪張輝,因為擬訂合同是他辦的,打印成稿的事情也是他辦的。

事後,張輝感到很委屈,明明合同大家看了都說沒問題,怎麼最後出了差錯卻是我一個人的責任?平時關係都那麼好,怎麼到了這個時候都不願意出來拉我一把?

其實,大家之所以都不願意出來認錯,讓張輝背了所有的黑鍋,就是“責任分散效應”在作祟,接下來給大家說說這個效應!

2—何為責任分散效應?

不知道大家平時在工作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現象:當老闆將任務精準分配到個人頭上時,那個人就會全力以赴去完成這個任務;但是當老闆在群裡發佈任務時,沒有一個人願意主動站出來去承擔這個任務,這就是責任分散效應的一個體現。

“責任分散效應”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又稱“旁觀者效應”,指的是當個體接受任務時,他們的責任感會非常強;但是當一個群體被委託一個命令時,個體就容易出現消極怠慢的狀況,責任意識也會變得淡薄。

在上述案例中,按理來講,確保合同的嚴謹是每個人的工作,最後合同出現漏洞,每個人都應該負責。

工作沒人主動承擔責任?搞懂“責任分散效應”,你會獨擋一面

但是大家之所以都選擇了保持沉默、袖手旁觀,就是因為沒有屬於自己的集體意識,覺得“我不去救,有人去救”,最後造成了“集體冷漠”的局面,這就是責任分散效應的表現。

3—職場上“責任分散效應“出現的原因有3個

工作沒人主動承擔責任?搞懂“責任分散效應”,你會獨擋一面

  • 1:趨利避禍,不想承擔責任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每個人所作所為的本質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當某件事情對自己有利時,大家都會不自覺地主動去做,但是當大家覺得這件事對自己有害處時,就都會想設法逃避禍害。

在公司中,如果團隊被追究責任時,有的人可能會將個人責任轉化為集體責任,抱有僥倖心理,希望可以因為“法不責眾”而免去責難;也有的人不想自負盈虧,乾脆直接轉嫁責任到別人頭上,讓別人去替自己背鍋,不管怎麼樣,都不想自己承擔責任。

  • 2:寄希望於他人,不想主動付出

人性裡都有自私,所以到了該奉獻的時候,大家心裡都會抱著這樣的顧慮: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出力,其他人坐享其成,那麼我就吃虧了,於是想等別人先付出,然後自己再採取措施。

但是如果一個團隊裡面所有人都抱著這樣的想法,那麼就沒有人願意帶頭作表率,大家都不願意付出,團隊也就自然而然地垮掉了。

  • 3:管理不夠嚴謹,任務劃分不夠明確

責任分散效應的出現,不僅是員工的問題,有時候也是公司管理者的問題。有的管理者在分配工作、劃分任務時不夠詳細明確,導致員工漫無目的,結果只能是濫竽充數。

還有的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態度不夠嚴謹,導致員工自身的情緒受到影響,從而出現消極怠慢的心理,團隊的執行力也逐步下降。

工作沒人主動承擔責任?搞懂“責任分散效應”,你會獨擋一面

4—職場上,如何有效避免責任分散效應的影響?

責任分散效應並不是什麼好事,它能使一個團隊惰化,也會讓個體變得消沉。但是,如果你可以避免它所帶來的危害,相信無論你是普通員工還是管理者,你都可以做得比別人更好更突出。

我們從普通員工和管理者兩大主體分析,給大家分享幾個小秘訣,助你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人

  • 普通員工怎麼做?
  • 1.在工作中加強責任意識

陷入責任分散效應陷阱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責任意識淡薄。在職場當中,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一切工作和所作所為負責,當你接受這個任務時,就意味著你的自身利益已經和這項任務緊密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必須加強責任意識。

當事情沒做好,面臨被上級追究責任的時候,千萬不要去躲避懲罰,更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將災禍轉移到集體和他人的頭上,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正確做法:

勇敢地承擔責任和後果,就算你受到了懲罰,但是相比其他的“縮頭烏龜”,你將贏得的更多尊重,領導也會因此對你刮目相看,青睞有加。

  • 2.積極接受上級的任務

當上級佈置一個任務時,很少會有人去主動要求完成,就是因為大家心裡都沒有底,既害怕出差錯被上級責罰,也擔心做不好被同事嘲笑。

的確,不主動完成任務是可以減少承擔責任的風險,但與此同時,你失去的也是成功的機會,所以在公司中,積極接受上級的任務,才是員工應該有的品質。

正確做法:

1. 建議大家綜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考慮。

如果這項工作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內,那不妨試一試,如果你完成得很好,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2. 主動給領導捧場。

其實領導在分配任務的時候也都害怕冷場,如果大家都沒有反應,而你積極主動的站出來,也可以幫助他化解僵局,領導也會對你心存感激。

3. 主動幫助同事。

在平時的團隊工作中,大家也可以幫助同事分擔一些小任務,這樣不僅是給自己鍛鍊的機會,還會促進你和同事之間的關係。

工作沒人主動承擔責任?搞懂“責任分散效應”,你會獨擋一面

  • 管理者怎麼做?
  • 1.下達任務時精確到個人

一個人單獨完成任務的效率遠遠高出在團隊中集體合作完成任務的效率。所以說,如果管理者希望任務可以高效完成,就儘量把任務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

面對一些工作量比較大的任務,管理者們可以對每個人的工作範圍進行詳細的劃分,讓每個人都能明確自己的任務。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杜絕責任分散的情況,事後追究責任也會方便一些。

  • 2.規範管理制度,加強管理力度

團體中之所以能出現不遠承擔責任的人,其實是因為團隊管理出現了漏洞。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團隊的規章制度非常嚴格,那麼誰敢鬆懈怠慢?誰敢以身試法?

當團隊沒有順利完成任務時,管理者一定要深入追究責任,不要因為法不責眾所以選擇了不了了之,這樣不僅是姑息養奸,而且很難讓其他的人信服。

工作沒人主動承擔責任?搞懂“責任分散效應”,你會獨擋一面

結語

上級之所以是上級,因為他承擔的遠遠要比自己的下屬多。一個人能否獨當一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所肩負的責任。所以,只有保持責任感,提升責任意識,我們才不會陷入責任分散效應的困境,才能成為一個對集體、對企業有作用,有價值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