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的奇謀妙計,只用一招瞞天過海,就讓比利時束手就擒

在我國曆史上有著《孫子兵法》,有著三十六計。通過這些種種的計謀可以排出很多著名的戰役。還有空城計,瞞天過海計,走為上計,等等的這些都是三十六計當中的計謀,而且在戰役當中也都發揮了作用。所以今天小編就要將我國的這些三十六計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的一些戰役進行一下結合,所以首先要說的就是第一計“瞞天過海。”

一、瞞天過海

對於我們人來說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熟視無睹,常見不疑,這是人們觀察事物時經常犯的錯誤。所以瞞天過海就是巧妙的利用這種錯覺來掩蓋自己意圖的一種計謀。這一計謀是出自唐太宗征討高麗時,薛仁貴設計的一招誘使唐太宗在不知不覺間順利渡海的典故。所以這裡瞞天過海的“天”也被人指為是“天子”的意思。其實說白了瞞天過海的意思就是,防備得十全十美,就容易使鬥志懈怠,見慣了的,就不會產生懷疑了。

二戰德國的奇謀妙計,只用一招瞞天過海,就讓比利時束手就擒

將此計聯繫到二戰當中的一戰,就是1940年5月10日,德軍與荷蘭、比利時、法國等國在西線發生的一次大規模的進攻戰役。當時德國不僅對各國的72個機場進行了猛烈的轟炸,他們還用了一支接受了特殊訓練的部隊進行了空降突襲的新戰術。而這一支空降突襲的部隊也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迅速的就襲擊佔領了荷蘭和比利時兩國的機場,渡口、橋樑等等的防禦據點,達到了又一個閃電戰的效果。

二戰德國的奇謀妙計,只用一招瞞天過海,就讓比利時束手就擒

在佔領了這些地方之後,希特勒就在眾軍官的面前問他們:“你們認為歐洲最堅固的防線是哪?”於是有人立即回答希特勒道:“是馬奇諾防線”。可是對於這個說法,即使其他的軍官也較為認同的情況下,希特勒卻並不這麼認為。希特勒認為最堅固的防線是“比利時的艾伯特運河防線上的埃馬爾炮臺!”。那麼希特勒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地方呢?其實是因為埃馬爾炮臺處在馬斯河和艾伯特運河的交叉點上,戰略位置十分的重要。

二、希特勒竟然留了一手

當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以後,比利時人就在艾伯特運河這裡苦心經營了三年,將這裡建造成了一條綿亙不斷的防線。裡面的軍備物資也是較為豐富的,在防線的中部就豎立著希特勒所說的埃馬爾炮臺。這個炮臺是由一系列的地下碉堡和交通壕組成的,是要比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和德國的齊格菲防線更為的堅固,更為的不好攻打的。

二戰德國的奇謀妙計,只用一招瞞天過海,就讓比利時束手就擒

那麼這個炮臺的配置是有多麼強大呢?它建有四座半地下炮臺,兩門120毫米、四門75毫米的大炮;還有12門75毫米和12門60毫米的迫擊炮;明暗的火力都是比比皆是的,只要敵人一靠近必然會被轟炸成渣渣,即使不被轟炸為渣渣,也還有著重裝甲防護的配備守軍1200名在等著你。所以攻打這裡是很艱難的,即使攻打下來了,守軍那還可以直接按電鈕將三座橋樑炸燬。

二戰德國的奇謀妙計,只用一招瞞天過海,就讓比利時束手就擒

所以可見埃馬爾要塞是非常難攻破的,而且如果想要攻打的話一定會損失慘重。不過希特勒並不這麼認為,因為他有一個絕好的計劃。其實在1939年的時候,德國的情報部門就得到了埃馬爾要塞的一份詳細的設計圖。在經過了日以繼日的研究之後,德軍就按照這份設計圖也修建了一個一模一樣的防禦要塞。並且秘密地挑選了軍中最好的指揮官去訓練了400名滑翔員。這些指揮官和滑翔員在這個複製的埃馬爾要塞裡進行了12次的模擬訓練,對其的一牆一石已經是極為的熟悉了。

二戰德國的奇謀妙計,只用一招瞞天過海,就讓比利時束手就擒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希特勒就下令這支部隊去攻佔埃馬爾要塞。德軍當時由30多架的運輸機,牽引著44架的滑翔機在科隆機場起飛,直接撲向艾伯特運河的防線。在到達了艾伯特運河之後,凌晨5:00的時候,44架滑翔機在1500米的高度進行了解纜。從滑翔翼中衝出去的80名德軍也立即對要塞發起進攻,可是埃馬爾要塞裡的駐軍對於德軍的進攻卻毫無察覺。

三、從天而降的德軍

因為滑翔機是沒有任何聲響的,所以裡面的守備軍並沒有聽到任何的聲音。可能小編認為也是因為埃馬爾要塞過於的嚴防固守,所以裡面的守衛軍也是鬆懈了。因此在10分鐘之內,德軍就佔領了埃馬爾要塞的表面,之後德軍又將一個特製的“空心”炮彈放進了裝甲炮樓裡,而炮樓瞬間就被毀壞了。這回巨大的炮轟聲終於讓沉睡當中的比利時軍人們從夢中驚醒了過來,可是醒了也沒有用,他們已經被封鎖在要塞的內部,無法伸展雙手了。

二戰德國的奇謀妙計,只用一招瞞天過海,就讓比利時束手就擒

而比利時軍人們之所以沒有辦法進行還手,是因為他們的炮臺、輕炮和重炮都因為德軍火焰噴射器的影響而失去了作用。即使不失去作用,他們也沒辦法對德軍進行轟炸,因為德軍是從天而降的,不是從下面而來的。對於從天而降的德軍,比利時軍人們在慌亂之中自然是沒有辦法去想最好的方式進行抵抗的。因此比利時軍隊就不斷的被德軍的轟炸機和傘兵們襲擊,只好邊打邊退。

二戰德國的奇謀妙計,只用一招瞞天過海,就讓比利時束手就擒

而其餘開著滑翔翼的德軍們,他們落到了艾伯特運河的三座橋樑上。這三座橋樑上佈滿了炸藥,而這個炸藥就是敵人偷襲之時可以進行自毀、阻攔用的。所以比利時的駐軍看到德軍已經到來之時,就急忙的想要去摁引爆的按鈕,但是沒有等到他按下去,就被閃電般空降的德軍給制服了,因此德軍就佔領了艾伯特運河上的兩座橋樑。

二戰德國的奇謀妙計,只用一招瞞天過海,就讓比利時束手就擒

因此在雙方進行了一番激戰之後,比利時的軍人死傷是不計其數的。在德軍輪番的轟炸之下,比利時軍是完全沒有任何的防守之力了,就猶如甕中之鱉一樣。所以餘下的比利時軍人們不得不在炮臺裡扯起了白旗,向德軍進行了投降。因此當這1200名比利時的軍人投降走出要塞之時,他們卻發現,頭頂上與德軍對戰,並且讓駐軍損失慘重的德軍人數不過只有區區80人而已。

二戰德國的奇謀妙計,只用一招瞞天過海,就讓比利時束手就擒

這一次的戰役,德軍通過了嚴密的計劃和高級的保密措施,死亡了6人,傷亡了19人,以如此超小的代價就取得了一次奇襲戰的勝利,還徹底的瓦解了比利時的艾伯特運河的防線,將這座堅不可破的要塞攻打了下來,簡直是一個奇蹟。所以這就是一招瞞天過海計的展現,德軍利用了比利時軍隊認為自己防守的十全十美,防備的較為堅固,而產生的懈怠之心。將戰場上的主動權進行了調換,使對手處在不利的形勢之中,給予其致命的一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