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機:從模仿追趕到比翼世界

第52屆巴黎航展。中國航空工業以龐大陣容參展,以第四代多用途隱身戰鬥機“鶻鷹”為代表的一大批先進航空裝備首秀巴黎,令世人矚目。17年是中國航空工業參加巴黎航展30週年。30年來,巴黎航展像時間軸上的記錄者,記錄著中國現代航空工業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二代戰機到四代戰機的跨越,也見證著世界航空工業座標體系中中國航空工業的崛起軌跡:從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再到同臺競技的輝煌歷程。


中國戰機:從模仿追趕到比翼世界


第一個10年
二代戰機擔綱主力,與世界先進水平有代差
1987年6月12日,第37屆巴黎航展開幕。這一天,巴黎航展迎來了一批神秘的東方客人:中國航空工業代表團。這是中國航空工業企業首次派團參加巴黎航展,也是繼1986年9月參展英國範堡羅航展後,第二次參加大型國際航展。巴黎航展,既為中國航空工業展示自身成果和形象提供了國際舞臺,也為中國觀察世界最新航空技術提供了一扇窗口,同時也為促進中國與西方的合作交流創造了機會。
這一屆航展,中國有19型飛機、導彈和發動機參展。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首次在國外展出的6種飛機和導彈實物,殲教-7超音速殲擊教練機、強-5III超音速強擊機、運-12II輕型客機均在此列。時至今日,這次參展仍然是中國航空業在巴黎航展展出實物、展品種類最豐富、數量最多的一次。除實物展品以外,中外合作的殲-7M戰鬥機、殲-8II戰鬥機、運-8中型運輸機、直-9輕型直升機以及長空一號靶機等展品也亮相巴黎。

中國戰機:從模仿追趕到比翼世界

中國戰機:從模仿追趕到比翼世界


在此之後,代表中國航空工業最高水平的新型軍機頻頻現身巴黎:
1989年,殲-8II戰鬥機首次以實物形式亮相第38屆巴黎航展,修長的機身,漂亮的外形,使其“空中美男子”稱號眾人皆知。
1991年的第39屆巴黎航展,剛剛完成首飛的K-8教練機以模型形式首次出現在巴黎航展上,開啟了其輝煌的外銷之旅。
1993年,超-7戰鬥機首現第40屆巴黎航展。該機是FC-1“梟龍”戰鬥機的前身。不過彼時的超-7,仍然繼承了殲-7的大量特徵,氣動佈局顯示該機仍然屬於二代半戰機。


1997年,超-7更名為FC-1,並首次以前艙段模型的形式參加第42屆巴黎航展,剛剛首飛一年多的殲-8IIM戰鬥機的模型也首次參展。這兩種飛機代表了當時中國軍機的最高水平。殲-8IIM是中國第一款實現首飛的二代半戰機。改進後的FC-1具備了三代戰機的特徵,這表明中國當時正在進行三代機的技術攻關。
在參加巴黎航展的頭10年,中國把當時最好的航空裝備拿到了巴黎航展,從總體上看,是以第二代武器裝備為主。將這些裝備置於國際視角之下略顯稚嫩,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將近兩代的差距。1997年,殲-8IIM參展,同一年9月,美國的F-22原型機實現首飛。那時候,中國航空業已經有意識地脫離蘇聯技術模式開始趕超,但相對於世界頂尖水平而言,用“望塵莫及”來形容恐怕也並不為過。

中國戰機:從模仿追趕到比翼世界


第二個10年
三代戰機日漸成熟,部分技術接近世界前沿
1998年,中國第三代戰機殲-10順利首飛,標誌著中國在三代機技術上實現了突破。儘管這在當時還是一個秘密,但這之後巴黎航展上的中國展品顯示,中國已逐步掌握了具有標誌意義的三代機及其配套武器裝備技術。
1999年,K-8教練機獻技第43屆巴黎航展,這是國產飛機首次在巴黎航展進行飛行表演,一經亮相便技驚四座。這次飛行表演為K-8教練機開拓國際市場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一年,FBC-1“飛豹”戰機首次出現在巴黎航展上,其航電系統達到三代機水平。
進入新世紀,中國航空工業駛入高速發展軌道,在巴黎航展上則體現為新機型更多、技術更先進。2001年,殲-7MG戰鬥機、霹靂-9空空導彈等首次參加第44屆巴黎航展。這屆航展出現的FC-1和早期的超-7相比已脫胎換骨,具備了三代機的基本特徵。而殲-7MG則是對殲-7M的進一步改進,採用了新型的雙三角翼,空戰格鬥能力大幅提高。

中國戰機:從模仿追趕到比翼世界


利用新技術改進殲-7系列飛機的另一個成果是FTC-2000“山鷹”超音速殲擊教練機。2003年該機模型首次出現在第45屆巴黎航展上。該機於2003年12月13日首飛,填補了我國高級教練機研製技術的空白。
2007年6月,中國航空工業以龐大陣容參展47屆巴黎航展。全狀態FC-1“梟龍”戰鬥機、“暗劍”無人機、天翼-3無人機、L-15“獵鷹”高級教練機首次現身巴黎。這標誌著中國開始向世界戰鬥機最前沿衝刺。
中國航空工業參加巴黎航展的第二個10年,是中國整個國防工業奮發圖強的時期,也是中國航空工業成果井噴的時代。在這一階段,國產三代機完成研製並裝備部隊,航空工業開始向新的高峰攀登。中國航空工業實現了從“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的跨越。
第三個10年

中國戰機:從模仿追趕到比翼世界


四代戰機不斷突破,與一流戰機同臺競技
三代機技術實現突破後,中國航空工業又把眼光投向了最先進的四代機技術,並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突破。中國第二款四代機“鶻鷹”首飛後多年才在巴黎航展上展示。中國在巴黎航展上的豐富多樣的展品,展現了中國航空工業的巨大進步和非凡實力。
2009年,合併重組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首次全新亮相48屆巴黎航展。全譜系產品的展示,體現了中國航空的自信。閃電-10A先進超視距空空導彈、霹靂-9C、霹靂-5EII紅外格鬥型近距空空導彈成為這次航展的新面孔。
2011年,“翼龍”無人機首現49屆巴黎航展,體現了中國在無人機技術領域趕超世界的雄心。2013年的第50屆巴黎航展,根據用戶要求研製的“梟龍”雙座戰鬥機模型首次在世界觀眾面前亮相。
2015年第51屆巴黎航展,中航工業攜手巴基斯坦空軍,首次派遣3架“梟龍”戰機參加飛行表演和地面靜展,全面展示“梟龍”戰機的優良性能。從1993年的超-7概念模型,到不斷完善設計,再到實機的現場精彩表演,巴黎見證了“梟龍”的完善、成熟和服役, “梟龍”戰機也是中國航空工業奮發圖強、由弱到強的縮影。


中國戰機:從模仿追趕到比翼世界



今年是中國航空工業參加巴黎航展的第30個年頭,中國航空工業組織9大類15項重點產品和系統參展。代表中國航空工業中高端軍用無人機的“翼龍”系列無人機全尺寸模型首次展出。直-10ME武裝直升機和直-19E武裝直升機首次在巴黎航展上展示,體現了中國航空工業為用戶提供高低搭配武裝直升機解決方案的綜合實力。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多用途運輸機運-9E軍用運輸機同樣首次在巴黎航展展示,該機具有良好性能和廣泛用途,將成為未來運輸機國際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如果說1987年中國航空工業參加巴黎航展為航空工業在國際舞臺爭取了“立錐之地”,新世紀的10年中國航空在巴黎佔據了“一席之地”,那麼現在的中國航空工業展區在巴黎航展上無疑是一片“膏腴之地”。

中國戰機:從模仿追趕到比翼世界


以“鶻鷹”為代表的先進戰鬥機,使得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同時發展兩種四代機的國家。如今中國的參展軍品,足可以比翼世界先進水平,與各國航空巨頭的經典展品一決高下。可以說,中國戰機不斷創造著歷史性跨越,正在以“當驚世界殊”的豪邁和勇氣,在航展大舞臺上書寫著“中國創造”與“中國力量”的宏偉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