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種眼光看“網貸”

換一種眼光看“網貸”

隨著國家又一次取締多家網貸業務的消息遍佈全網。網貸、P2P等詞彙再一次浮現在大家的面前,對於網貸一直是負面消息多餘正面消息的,讓百姓們談“貸”色變,彷彿一切的過錯都是由網貸所引起的。

其實追根溯源,說到底還是人們的自控力不足,和社會進步的太快讓一部分人並不適應無紙化的現代,不知從何時起人們都開始逐漸不再使用現金交易,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電子支付,我們在享受這種支付方式所帶來的便利同時又失去了一種對金錢的敬畏感,我們不再關心或者是沒有原來那麼在意商品的具體價格,彷彿69.9就是60一樣,而不曾去注意多餘的零頭,在原來的生活中我們早已淘汰了“分”這個單位,太多的時候我們都不再使用“分”來區分商品的價格,但是在電子支付的時代“分”又逐漸被人們所使用了起來,金錢就是這樣在一點一滴中從我們的指尖溜走。

電子支付的興起,隨之而來的就是“網貸”的到來,我們從最開始的接受“電子支付”到後來的“分期購”再到現在的“網貸”,我們彷彿是一步一步被人牽著走一樣,我們在獲取便利的同時也失去了“金錢”和“自由”,是的你沒看錯,就是“自由”,這個無比高貴的字眼。

一旦我們開始了分期購,平時我們不捨得買的商品好像一夜之間變成了白菜價一樣,2999的商品,分12期,一期才249塊多,瞬間變成了我們可以接受的價格,彷彿剩餘的11期不要錢一樣。

我們越來越適應這種生活,也喜歡這種生活,我們無休止的去消費,卻不曾想過餘下的11期怎麼辦,。終於有一天我們的薪水不能再支撐這種生活,我們醒悟了,後悔了,但也晚了,正在萬念俱灰的時候我們發現了新的事物“網貸”。

換一種眼光看“網貸”

雖然“網貸”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但也讓我們徹底失去了“自由”,我們不再敢辭職,我們不再敢跳槽,穩定是我們唯一的指望和依靠。

不知何時我們失去了年輕時應有的朝氣與活力,我們的生活充斥在借錢、還錢、賺錢、還錢的無限循環中,我們在用生命來彌補曾經無知所犯下的過錯。

由於長期的以貸養貸,我們的信用記錄一塌糊塗,終於有一天“網貸”機構不再借錢給我們,我們不能再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方法去維持正常的生活,我們崩潰了,彷彿一瞬間天塌了一樣。有的人由父母來幫忙還債,有的人拒絕還債變成了人們所說的“老賴”,更有一些極端的人選擇了終結生命。

一夜之間所有的矛頭,大部分都指向了“網貸”,彷彿“網貸”是一隻吃人的猛虎,讓人談“貸”色變。

“網貸”,本身並沒有錯,有多少人在最關鍵的時刻是“網貸”給了你一絲希望?

錯的是“理所應當”,有多少人把“可借額度”當成了自己的存款?又有多少人把“最低還款”當成了“臨時還款”?

網貸機構的突然不借款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是讓你清醒的當頭一棒,年輕人難免走錯路,我們也悔恨走上了這樣一條路,我們需要的是一次機會,一次能讓我們改過的機會。

是“網貸”讓我們知道了自我控制力是如此的不堪,理財的知識是如此的缺失,平時的生活是如此的懶散。

只有失去才會倍感珍惜,希望你早日上岸不再受這金錢的“奴役”之苦。

換一種眼光看“網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