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機遇 做強生豬產業

——四川眉山市生豬穩產保供見成效

四川省眉山市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區域優勢、自然條件和生豬產業基礎,以培育特色明顯、鏈條完整、全國領先的現代生豬產業發展體系為目標,堅持高標準引進大項目,走出一條具有眉山特色、體現發展階段的路子,全市生豬養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程度不斷提高,為生豬產業發展穩定市場供給提供了經驗和樣板。

瞄準世界一流 招大引強

按照“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的工作思路,眉山市對標制約生豬產業發展的短板,加快模式創新、機制轉變。2019年9月20日,在第三屆西部國際博覽會上,四川本土最大生豬養殖企業四川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與全球領先、歐洲最大的肉聯加工企業德國通內斯集團簽訂了“中德通內斯—德康(眉山)高端肉製品屠宰加工項目”,在眉山市仁壽縣共同打造西南地區最大的生豬屠宰和肉食品加工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120億元,將採用全球領先的生產技術,建設代表歐盟標準的生豬屠宰、分割、加工、包裝和冷鏈物流配送網絡,可年屠宰加工生豬600萬頭,其中一期項目200萬頭,投資40億元。項目建成後將極大推動四川省生豬養殖和加工的標準化進程。

實施龍頭帶動 提檔升級

2018年6月,眉山市政府與德康集團簽訂200萬頭生豬一體化項目,計劃用三年時間,建成1600個生豬養殖單元(每個單元常年存欄母豬50頭,自繁自養年出欄生豬1200頭左右)。目前,已開工建設106個項目點、566個養殖單元,完成投資2.57億元。其中在仁壽縣項目帶動的里仁鎮家庭農場已飼養母豬1800頭;德康集團自建存欄5000頭母豬的仁壽慈航種豬場已完成90%圈舍建設,預計明年一季度建成投產,每年可提供父母代種豬5萬頭以上,商品仔豬8萬頭以上;眉山旺山坡生豬養殖有限公司與德康集團合作在東坡區新建年出欄肥豬25萬頭的現代化智能養豬場,將成為西南地區設施化水平最高、單體出欄量最大的豬場。

扶持本土企業 做大做強

一是鼓勵本土企業新建、改擴建規模養殖場,增加生豬產能。目前,全市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新建、改擴建工作正快速推進。已完成新建規模養豬場90個、改擴建豬場10個。設計年出欄6.4萬頭的萬家好思蒙智能養殖小區已投產,目前存欄生豬1.2萬頭;設計年出欄生豬5.2萬頭的洪雅鳳凰頂養豬場已存欄生豬1.2萬頭;年出欄5萬頭的華誠大定橋育肥場、年生產10萬頭仔豬的牧源嫻婆繁育場將於12月底建成投產。二是改造提升,科學養殖。指導防疫條件好的規模養殖場按照“封閉飼養、環境可控、制度嚴密、措施到位”的要求,提升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做到科學養殖、安全生產。萬家好、正邦、巨星等龍頭企業幫助30餘戶代養場完成圈舍改造升級,並於9月份陸續恢復生產,增加生豬存欄約6萬頭。

來源:農民日報;作者:王容 歐志國 何經緯;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