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勵志學霸:5歲上四年級、7歲上初中,未滿14歲進入清華大學

他是普通家庭的孩子,父親是河曲縣公安局幹部,母親是縣實驗初中教師,未滿14歲便考入清華大學。

當清華校長陳吉寧見到他時,“大吃一驚”,並評價其“少年老成”。他就是1999年12月24日出生於山西河曲縣的範書愷。

山西勵志學霸:5歲上四年級、7歲上初中,未滿14歲進入清華大學

2013年,範書愷參加全國高考,以601分的好成績名列全縣第一併被清華大學錄取,成為清華2013年年齡最小的新生。對於大多數13歲的孩子,估計還在初中,還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寶貝”,但是範書愷已經準備開始了他的大學求學生涯。

範書愷的傳奇成長經歷引起社會關注,他5歲上四年級,7歲上初中,因家庭良好教育,未滿14歲進入清華大學,是2013年清華大學年齡最小的新生,一時間被外界冠以“神童”。

但是範書愷並不認為自己是神童,用他的話說,讀書早,是因為家境貧寒。他從小生活在山西河曲一個貧困的小山村裡,那裡的教育資源很有限,他沒有上過幼兒園,從小是在父母的輔導下自學。

而這樣的生活條件,反而鍛鍊了範書愷,他5週歲時即已學完小學的主要課程,而且還學習了初中的一部分內容,比同齡孩子掌握的知識多出很多。

山西勵志學霸:5歲上四年級、7歲上初中,未滿14歲進入清華大學

5週歲那年,範書愷父母親,便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在徵得學校同意後,讓範書愷直接從四年級上起,這可是河曲教育史上頭一次。當時,老師擔心這麼小的孩子上四年級會很困難,但是經過老師測試,打消了這年的念頭。因為年紀小,開始還不太適應學校的集體生活,但是後來逐漸適應,而且在入學後第一次考試,拿到了年級第一,讓老師和同學們對他刮目相看。

但是他的學霸之路,這才是一個開始,他不滿8週歲那年,以優異的成績從小學畢業考入縣實驗初中,中考又取得了604分的較高分,從初中畢業。在升入高中,也就就近讀了河曲中學。

不過,無論是哪一所學校,還是哪一個階段,範書愷總是保持著勤奮學習的態度,各科都學得不錯。從小學到高三,他對老師佈置的作業都是在學校完成,放學回家再找其他的作業題練習,就是憑藉著勤奮,一步步變得優秀。高考結束後,在他家一間臥室的床上,放著他做過的一摞二尺多高的習題卷,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聰明出於勤奮,一切貴在堅持。

山西勵志學霸:5歲上四年級、7歲上初中,未滿14歲進入清華大學

正是範書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積累,才從量變發生了質變,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優秀者,如果要將其成功歸於聰明,還不如歸於勤奮。

“孩子其實也沒什麼特別,主要就是堅持得好,學習上從沒鬆懈過。”

這是範書愷的父親對範書愷成功的解讀。

當然,範書愷也是幸運的,他憑藉著“專項生”政策,以601分的成績考入清華。當時作為範書愷的家長,也只是抱著試試的態度,卻沒有想到真的被清華大學 機械工程系錄取了。

每一個孩子都可以通過不懈成功,雖然不一定是考入清華、北大這樣的學校,但是絕對不會平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