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成都:多寶寺的封塵傳奇,從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開始

消失的成都:多寶寺的封塵傳奇,從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開始

位於成都市東南郊的多寶寺路過去沒有街道,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才形成的小街,一直到1981年地名普查時才命的名。然而就是這樣一段小街,它的背後,卻深藏著一段影響深遠、奇幻厚重的佛家故事。

今天,就讓Go君為大家講一講,關於“多寶寺”的封塵傳奇。

消失的成都:多寶寺的封塵傳奇,從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開始

佛沉海底,遇佛建寺

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太平廣記》中,有關於多寶寺佛像的傳奇身世。

說遠在釋迦牟尼之前的佛陀時代,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唯青城山上的蜀都傲立於天地。浩渺的大海並沒有阻擋住蜀人的腳步,他們遠涉重洋來到天竺的西洱河畔,看到當地新近雕鑿的一尊佛像莊嚴精美,就慨然出資請回。

消失的成都:多寶寺的封塵傳奇,從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開始

彼時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

返程途中,蜀人見岸上有一隻面目猙獰的山鬼,團隊中的一人凝神靜氣,彎弓搭箭,“嗖”的一聲,正中山鬼心窩。不料,山鬼竟是海神兒子。聽聞子兒子慘死,海神暴怒異常,一路追殺大船。眼看蜀人就要到家,最終還是沒能逃過海神魔爪,連人帶船沉於海底。

消失的成都:多寶寺的封塵傳奇,從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開始

海神暴怒

時間到了魏晉時期,這時的蜀地已經成為沃野桑田。當地僧人在平整土地時,遇到了一件怪事,一座小土丘,推平後總會再次冒起。於是,他們掘地三尺,竟發現了三樣物件一一沉船、人骨以及一尊佛像。

消失的成都:多寶寺的封塵傳奇,從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開始

佛光奪目

只見這尊佛像與僧侶平生所見大不相同,它頭戴紺[gàn]冠,眉間閃耀金光。身相金黃,雙手結印,身披袈裟,坐於大蓮花上。石座上依稀有字,剝去泥土,乃是隸書的“多寶”二字。於是,人們就地建寺,取名多寶寺。

神人入寺,寶剎傳名

建寺不久,傳奇寶剎更迎來了一位非同尋常的外國人,他就是後來被稱為“寶掌法師”的神級存在。此人,出生於中印度婆羅門的名門望族,有資料記載,說他彼日已經年過千歲。降生的那一年,正是我國戰國時期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年)。

消失的成都:多寶寺的封塵傳奇,從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開始

他一出孃胎,就顯現了“非凡”的骨相,左手成拳伸展不開(也可以說是天生殘疾)。然而,在他七歲那年,他剃度出家,剃度儀式上,那隻蜷縮了七年的手竟突然伸展開來,掌心還包裹著一顆珍珠,惹得旁人莫不驚悚萬分。他的師父也就據此賜號“寶掌”。

消失的成都:多寶寺的封塵傳奇,從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開始

寶掌來到多寶寺,一住就是十年。資料記載,他“常不食,日誦經千餘卷”,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隻曉得幹活,不知道吃飯,還經常無償地在成都附近的叢林傳授佛法,讓多寶寺的大名傳遍了四方。

玄奘學禪,始有取經

一直以來,人們都說《西遊記》中的取經主人公玄奘法師,是在大慈寺受的戒。當然,這種說法並沒有錯,只是不夠嚴謹。嚴格來講,玄奘是在多寶寺受的戒。因為多寶寺是大慈寺的東律院。資料記載,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玄奘入住大慈寺之東律院多寶寺,參加佛教禮儀學習及佛事訓練。

消失的成都:多寶寺的封塵傳奇,從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開始

多寶寺堪稱玄奘身為一代名僧的起點

在多寶寺求學期間,玄奘結識了大自己15歲的道因法師。道因法師,俗姓侯,中原濮陽人氏。在中州一帶有很大名聲,為當時名流所推崇。因中原戰亂,遂避居於成都多寶寺。後來,玄奘自印度取經返長安,奉命譯經,就想到了遠在成都多寶寺的道因法師。玄奘每每遇到翻譯上的難題,常與道因法師討論。

長安譯經之後,道因法師故地重遊,不料此時的多寶寺卻衰敗不堪,大殿殘破,僧侶宿舍一片零落。感慨之際,道因法師將自己的九部著作,安放在多寶寺裡。這就是《華陽縣誌》所說“道因法師藏經於此”的出處。後來,道因法師圓寂之後,其弟子為了紀念師傅,在唐高宗龍朔三年,鐫立了一通《道因法師碑》。也正是因為這座碑,讓後人能夠了解玄奘和成都叢林多寶寺的佛緣。

消失的成都:多寶寺的封塵傳奇,從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開始

再見多寺寶,已經破舊不堪

據載,成都的這座多寶寺,在唐代以後是屢興屢廢,直到清代仍然是城東南一座較有名氣的佛寺。民國初年,因為寺廟主持豁然戒律不嚴,被人指責,寺廟遂被駐軍乘機霸佔,林木被伐,殿堂被拆,以後逐漸荒廢。

老成都互動

► 這是哪裡?

消失的成都:多寶寺的封塵傳奇,從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開始

一張圖,看你是不是老成都。

================

► 上期互動

消失的成都:多寶寺的封塵傳奇,從四川盆地還是一片汪洋開始

——這是糖酒會期間的成都旅館盛景

你答對了嗎?

/END
成都Go,成都嗅嗅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