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由王學圻、竇驍、柏安和“天王嫂”昆凌主演的中西合拍電影《天火》正在熱映。從豆瓣評分上看,僅4.9分。

如果換做其他電影的話估計票房口碑都得雙撲,然而《天火》的口碑雖然撲了,票房卻沒有撲。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我想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功於華語樂壇天王周杰倫吧。畢竟段位擺在那,粉絲號召力擺在那。

老婆昆凌上場主演電影,作為寵妻達人之一的周杰倫開啟了花式寵妻。為電影《天火》創作了主題曲《我們如此相信》並在院線首播。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作為女人能嫁給這樣支持自己事業的老公,應該算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吧。昆凌也在微博上隔空示愛周杰倫,狠狠地撒了一波狗糧。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繼9月份周杰倫推出新歌《說好不哭》之後,再今年即將過完的時候又推出新歌《我們如此相信》。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並演唱。新歌登陸酷狗音樂,網友評論秒破6000。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這位粉絲表示我愛了,並給三位主人公取了一個“崑崙山”組合。這絕對是真愛。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這位粉絲就更牛了哈,開啟花式催歌。表示催專輯不如催昆凌多拍點電影,想法不錯,值得鼓勵。

再回過頭來看看這是需要多大的號召力才能讓一首新歌的評論秒破六千?

也許很多人都覺得周杰倫的新歌,有這樣的成績再正常不過了。

的確,作為統治了華語樂壇十多年的周杰倫來說,這點成績並不算什麼。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但是,有沒有可能還有這樣一個原因,華語樂壇太缺人了,太缺優秀的歌曲了。我想是有的。

音樂愛好者每天翹首企盼能有優秀的歌手和優秀的歌曲誕生,然而事實是這些優秀的歌曲總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粉絲們長期積累的等待在一瞬間爆發。就好比天貓淘寶雙十一,讓你憋一個月不網購,然後在雙十一那天集中爆發?

我相信是有這樣的原因的,期待的太久,一定會在某和瞬間爆發。

比如前段時間華晨宇的新曲《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登陸網易雲音樂5天銷量破800萬。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又比如李榮浩的新曲《麻雀》,一經發布,牢牢佔據各大榜單。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作為新生代華語樂壇的領軍人物華晨宇和李榮浩的確有能力取得這樣的成就,但殊途同歸,他們或多或少也因為讓粉絲們等的太久。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粉絲們會等一首歌等得這麼辛苦,還是那個老問題:缺人。

我們不得不承認,華語樂壇在近十年內確實一直在走下坡路。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從《愛情買賣》和《傷不起》等網絡神曲開始大行其道的時候,華語樂壇則在神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商業化,娛樂化越來越嚴重的樂壇,很難再有純粹的音樂人。同樣也就很難再有好的音樂。

大眾熱衷於聽口水歌,當然這個並不是說口水歌不好,存在即合理這個道理我還是懂的。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為了迎合市場,迎合消費者,迎合聽眾,一大部分的音樂人走上了快餐音樂的路子。

隨著短視頻軟件的興起,這類現象就更加明顯,從前幾天評選出來的2019年度十大金曲可以看出,把十大金曲該成抖y十大勁歌金曲更加合適。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這十首歌可以說幾乎每天都可以在馬路邊,辦公室,甚至任何裝有抖y軟件的手機聽到,在油管上點擊量幾千萬,甚至更多。

然而能把歌詞和歌名對上號的人並不多。有網友表示只聽過一兩首,甚至有的說一首都沒聽過。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這是2019年十大金曲啊,如果李榮浩,華晨宇,毛不易算新人,大夥看不上。

那麼周杰倫,王菲等這些老牌天王天后的新歌曲,大家也一首的看不上嗎?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其實並不是大家看不上,而是華語樂壇實在是太墮落了,墮落到連忽悠下樂迷的心思都沒有。

華語樂壇實在是太缺人了,缺到但凡有一位好的音樂人出一首單曲,瞬間就能引爆網絡。

夠勁!周杰倫新歌酷狗評論秒破6千,而我看到的是華語樂壇的悲涼


比起千禧年以後樂壇層出不窮的優秀歌手來說,如今的樂壇說是人才凋零一點都不為過,甚至幾乎都可以忽略不計。

這是華語樂壇的悲涼,是音樂人的悲涼,更是大眾樂迷的悲涼。好的音樂是可以消除情緒和淨化心靈的,朗朗上口的神曲只不過是我們茶餘飯後的流水賬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