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之無愧的“銷量王”11月份再次斬獲5.5萬輛 朗逸為何長久不衰

在剛剛過去的11月份,日產軒逸單月賣出了52865輛的好成績,同時也刷新了今年的新記錄,但即便如此,軒逸仍然沒有拿到轎車銷量榜的冠軍,因為有一臺車的表現更加神勇,它就是大眾朗逸!

當之無愧的“銷量王”11月份再次斬獲5.5萬輛 朗逸為何長久不衰


朗逸在11月份賣出新車55183輛,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2%,在軒逸、卡羅拉、思域等眾多日系強敵以及寶來、速騰等同門師兄弟的圍追堵截下,朗逸依然保持著非常好的狀態,是當之無愧的“銷量王”。眾所周知,朗逸在國內一直都被譽為“神車”,已經連續幾年蟬聯了轎車榜的冠軍,那麼這臺車究竟有何魅力,為什麼如此受消費者青睞呢?

當之無愧的“銷量王”11月份再次斬獲5.5萬輛 朗逸為何長久不衰


首先從品牌因素來看,大眾在國內本身就具備著先天優勢,當然,這種優勢也是通過一步步努力換來的。在上世紀80年代,上海的合資汽車項目正在籌備,當時的很多國際著名車企表示了合作意向,但同時也提出了很多苛刻的條件,例如不提供技術、中方生產部分配件、只出口整車等等,唯獨大眾表現出了很低的姿態,不僅提供技術還提供資金,因此才促成了上海大眾的成立。到了90年代,大街小巷上都奔跑著大眾桑塔納的身影,也給那個年代的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時至今日,南北大眾每個月的銷量依然遙遙領先其他合資廠商,在很多人眼中,大眾就是“高級”的代名詞,買回來絕對不丟面兒。

說回朗逸,大家都知道,朗逸是一臺國內特供車型,很多方面都是根據國內用戶的喜好而打造。從設計層面看,大眾車型的外觀內飾風格基本都是以中庸為主,沒有什麼花哨的元素,因此更能夠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在去年4月份換代之後,基於MB平臺打造的新朗逸外觀更加大氣沉穩,倒梯形的鍍鉻中網面積變大了很多,有點小帕薩特的感覺,同時內飾也採用了全新的設計,大量烤漆飾板的運用,比之前更增添了許多時尚感。

作為一臺10萬級的家用車,空間是很多消費者的重點因素,朗逸的軸距雖然只有2688mm,賬面數據不如卡羅拉、軒逸、思域這些軸距2700mm的選手,但它的內部乘坐空間表現在同級別中也處於第一梯隊,即使是身高1米8,坐在前後排都不會感到憋屈。唯一不太令人滿意的就是它的後排中間底盤有很高的凸起,這也是大眾一貫的“優良傳統”,所以在後排坐滿3個人的時候,會影響到一定的舒適性。

動力方面,朗逸一共提供了三套動力總成,分別是1.5L+5MT/6AT、1.2T+7速雙離合以及1.4T+7速雙離合,這其中1.2T的動力只有兩廂車型才有。對於不太在意動力、更注重油耗的消費者,可以選擇1.5L動力版本,自動擋車型實測的平均油耗只有6.7L/百公里。而想要動力來的更好一些,那麼1.4T EA211+D200的組合應該不會讓你太失望,而且這套動力也不費油,實測的平均油耗只有7L/百公里,所以說省油並不只是日系車的強項。

最後來看看性價比,目前朗逸採用的是新老兩代車型同堂銷售的策略,基於MB平臺打造的新朗逸,售價區間是11.29-16.19萬元,此外,老款車型也剛剛進行了一個年度小改款,被命名為“啟航版”,售價9.99-12.29萬元,起步更為親民。另外朗逸的後期用車成本不高,維修保養都比較便宜,常規的小保養在3、4百元左右,由於保有量大,保值率也很高,三年的保值率在60%左右,賣車的時候不會很虧,這也是大家所看好它的原因之一。

總的來說,朗逸無論從品牌,還是設計、空間、動力、油耗等方面看,都沒有明顯的短板。正所謂“人紅是非多”,由於銷量很高,所以關於它的話題還是有很多的,但無論怎麼批評,對它的成績都沒有絲毫影響,這也就是所謂“神車”的實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