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買的車轉手200萬售出,這是發家致富的新道路嗎?

有人說,中國車市最黑的一環便是壟斷,三年前汽車反壟斷熱潮之後,近兩年其實已經消停了不少,不過,隨著豪華品牌的市場越來越走俏,汽車“零整比”又再次成為熱議話題,有人打趣道,沒有趕上第一波東風之後,說什麼也不能再浪費這第二次發財的機會。

30萬買的車轉手200萬售出,這是發家致富的新道路嗎?

那麼,什麼是“零整比”呢?簡單來說,所謂零整比就是配件價格與整車銷售價格的比值,也就是說,你將汽車拆分之後,所有細碎零件在市場上的總價格與整車價格的比值,有些不太明白的車友往往這樣認為,整車價格不就是整輛車所有零配件價格的總和嗎?如果你這樣想,就圖樣圖森破了。

30萬買的車轉手200萬售出,這是發家致富的新道路嗎?

根據相關“零整比”係數研究成果,在18種常見車型的“整車配件零整比”的報告中顯示,18個車型的整車配件零整比係數最高的是719.75%,即便是最低的也有230.98%。如何簡單理解這個數值呢?


以最高零整比係數舉例,如果這輛車售價為30萬,很不幸,在一次事故中撞毀了幾乎所有的車身零件,那麼,如果以4S店關於這輛車的零配件價格來進行維修更換,那麼,你至少需要花費215萬的價格來修復這輛車。

30萬買的車轉手200萬售出,這是發家致富的新道路嗎?

說到這裡,肯定有人靈機一動,如果我買輛新車進行拆分,將這輛車以零件的方式賣出去,不是可以賺的盆滿缽滿嗎?是的,如果你有能力將每個零件按照廠商規定的零售價賣出去,理論上來說,確實是一種發財的機會。

但是,關於一些車型看上去在事故中損失不大但已經修不起的情況,我們就能夠輕易的理解了,其實,即便是最良心的車企,零整比高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你在4S店更換一種配件,除卻該配件本身的價格之外,零售價中還需要包含廠商在發件的過程中需要調度人力物力進行包裝、存放、發送等工作,經銷商要佔用庫存、進行統一維護等等一系列的費用在內,否則,以成本價賣給你就是嚴重的虧損行為。

30萬買的車轉手200萬售出,這是發家致富的新道路嗎?

但問題是,這個零整比應該有個度,一般看來,汽車發達國家300%的零整比算是合理情況,而在我國,顯然超標太多了,特別是一些豪華品牌,零整比高達900%以上,且沒有切實有效的制約辦法,正因如此,國內汽車行業反壟斷在前幾年才會出現熱潮,直至如今,很多懂車的消費者,都會將品牌平均零整比係數作為購車的主要參考因素,如此購車買車,當然要理性的多。

30萬買的車轉手200萬售出,這是發家致富的新道路嗎?

而這些豪華品牌都會給消費者一種不太好養的感覺,也就是維護保養太貴,所以,零整比本身,其實代表著用戶所購車型後期的維護維修成本,在這點來看,自主品牌車型要良心的多,零整比普遍較低,養車、維護、換件、維修成本都比較低。

30萬買的車轉手200萬售出,這是發家致富的新道路嗎?

當然,因為技術、專利等原因的關係,即便是非常良心的自主品牌,有些配件的價格依舊可以媲美國外豪華品牌,原因很簡單,比如汽車上的一些核心零配件,外資供貨率幾乎達到了100%,比如一些自主品牌依舊在採用其他國家品牌的變速箱、引擎乃至於很多電子件,就這些零配件的價格來說,不是自主品牌不想降,而是降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