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西部陶都,絲綢之路上的山河和窯火

白銀西部陶都,絲綢之路上的山河和窯火

這裡的土,躺著就叫土地,延伸就叫路;

這裡的土,站著就叫山,奔走就叫風;

這裡的土從瓷窯裡出來,就叫作陶瓷了……

甘肅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詩人牛慶國這樣描述平川最為古老的陶瓷產業:

“方方窨子濾澄泥, 古語兒童莫壞坯;煉到極稠捶極熟, 一歸模範即佳瓷。”走進地處甘肅中部傳承千年磁窯文化的西北陶瓷重鎮平川, 抓一把土就能感知它的厚重;撿一個陶片就能觸摸感受千年前的氣息;站在殘存的窯址前,就能遙想當年烈火熊熊的製陶場景。

現在,平川這個擁有深厚歷史文化積澱和豐富陶瓷藝術資源的熱土,經過千年演繹的傳統陶瓷產業,正搭乘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好機遇,煥發出新的活力。

黃土地上的遠古藝術

陶器是人類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發明的,製作已有近萬年的歷史。人類自從開始製作陶器以來,各個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陶器這一“土與火”的藝術也不斷豐富、成熟、推陳出新。

從現有的考古資料看,在中國,原始陶器開始於距今八千年左右。最早的彩陶發源地在黃河流域,甘肅東部大地灣一期文化,不僅在器形上比較規整,而且繪有簡單的紋飾,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彩陶文化之一。

從距今8000年的大地灣文化開始,中間經過距今5000年的馬家窯文化的輝煌之後,又有齊家、辛店、卡約、火燒溝等距今3000年的文化,在甘肅形成了一個彩陶大觀園。

白銀西部陶都,絲綢之路上的山河和窯火

陶瓷小鎮

在這個大觀園裡,聲名遠播的當屬馬家窯彩陶——出土數量是世界之最,帶來的遠古信息也是世界之最。精美絕倫的馬家窯彩陶,不管是從數量上、絢麗的紋飾上,還是文化內涵上,都達到了世界彩陶文化的巔峰,反映了當時製陶業的專業化和水平之高。

遠古時期製陶業的發展為甘肅陶瓷業的傳承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平川地處甘肅仰韶文化的馬家窯文化核心地帶,在平川黃茅溝發現的古先民陶窯遺蹟,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就開始燒製陶器。平川出土的齊家文化陶罐,印證了在距今4000年的時候,燒製陶器就已經不是簡單的小範圍生產了。

隨著製陶技術的不斷髮展和提高,中國人發明了陶瓷。眾所周知,英語“china”大寫就是“中國”,小寫就是“瓷器”。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通過聞名於世的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陶瓷等物品走向了歐亞大陸及北非和東非。

白銀西部陶都,絲綢之路上的山河和窯火

陶瓷工業遺址——倒煙窯

有關史料記載,平川地處絲綢之路上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隴山之西與祁連山之東的緩衝地帶上,是這兩種文明交際的地方,兩種文明既滋養了平川陶瓷產業的燒製工藝,也提供了平川陶瓷東進西出的大市場。

與兩種文明交融共存的,是一個個古遺址,平川地區的鸇陰城是秦滅六國、北擊胡人,以黃河為邊界建築的四十四座臨河縣城之一,有“千里黃河第一縣”之稱。平川區已發現有鸇陰古渡口、鸇陰城遺址、黃灣漢墓群、老莊漢墓群、楊崖灣古城遺址,共和、黃嶠、種田漢墓以及迭烈遜堡、陡城堡、柳州城遺址、水泉堡、打拉池堡、王進寶家族墓、明長城、烽火臺等文化遺存。

在這些文化遺存中,出土的夾砂黑粗陶排水管,漢墓陶灶、陶瓷筒等陶製品,都是平川本地燒製的,其製作工藝達到較高水平。

一個個精美的陶器,展現的是一段塵封的歷史,一段久遠的文化,一個精湛的遠古藝術品。這些陶器不僅是工業文明、農業文明的源頭,更是文化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白銀西部陶都,絲綢之路上的山河和窯火

陶窯生產的日用陶瓷

璀璨奪目的磁窯溝

久遠的歷史,讓陶瓷已成為平川歷史文化中一個絢麗的篇章,在這個絢麗的篇章中,最為引人矚目的當屬磁窯溝。

磁窯溝位於平川區寶積鎮小川村境內,距離平川城區直線距離約15公里,地處北嶂山北麓,東頭狹窄,西頭漸寬,這裡四周山脈均有優質陶土,紅色的是富含鐵的陶土,黃白色的是優質的高嶺土,紫色的是紫砂土,更兼有豐富的煤炭和隨處便有的泉水。煤炭、陶土和水資源,是陶瓷生產的三大要素。

走進群山環抱的磁窯溝,到處是一片荒蕪,沿溝而上,隨處可見古窯址的遺蹟和四處散落的瓷器片。磁窯溝西起大水溝,東至黑石峴,面積約1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著宋、元、明、清以至20世紀80年代的窯址100餘座,成為讓人歎為觀止的露天博物館。

分佈在山頭上的窯址,窯口較小,窯爐和煙囪都是直接在土層中挖成的,是元代的窯址;分佈在半山腰的則是明朝時期的窯址,沿著溝沿分佈,綿延近四公里。在磁窯溝裡,最深的地方是黑石峴遺存,從出土的瓷器判斷,粗獷、簡練的黑陶,展現的是西夏民族的狂野,這裡是磁窯溝內歷史最為悠久的磁窯遺存。

白銀西部陶都,絲綢之路上的山河和窯火

陳列館的陶瓷精品

專家考證,磁窯溝裡當時生產廢棄的陶瓷碎片堆積而成的堆積帶,最下層是宋瓷,上面是元瓷,最上面是明清時期的瓷器。近期出土的景佑元寶,直接是對唐宋“會州瓷”歷史地位的直接肯定。同時,也證明磁窯溝最遲在北宋早期已開始掘崖成窯。

熟諳平川文化,曾是平川西征勝利紀念館館長的張克誠在他的有關論述文章裡寫道:“陶工們日益積累的智慧和永不停息的探索,他們通過數百年的反覆實踐,在這時探索出了在平地建造陶窯和煙囪的辦法,突破了宋代窯工只能在山坡高處建造半地坑式陶窯,元代陶工只能掏山建窯的困擾,使陶窯從高坡走向平地,窯體大小不再受山坡制約,可以建造出更高的煙囪,更大的陶窯,燒製需要更高溫度的陶瓷品種,生產出更多的陶瓷產品。”

磁窯溝裡,宋代主要採用套燒方式,在大型器具裡套裝小型器具,器物的足底和腹底都有明顯的沙圈,釉色以黑釉為主,還有青釉。元代生產工藝和技術改進,窯爐的溫度提高了,促生出了高溫釉瓷器。明朝是磁窯陶瓷器物製作技藝的高潮期,器型大氣穩重,釉色品類增多,質地細密堅固,紋飾繪畫自然嫻熟。而明代的器物一般以紅釉為貴為美。傳說,明朝為火命,崇尚紅色,紅釉瓷器廣為流傳。明代中期,磁窯開始燒製青花瓷,清代日漸成熟。清中期後,磁窯成功燒製出了五彩瓷器和粉彩瓷器。

明朝是磁窯溝的鼎盛時期,產能較大,交易繁榮,燒製的器物也多樣化,有杯、花瓶、盞、碟等藝術品。張克誠在文章中寫道:“明代磁窯溝裡最具革命性的大事,就是‘街’和‘市’的分設,若以有元代窯址的山頭為界,則北側為‘街’,南側為‘市’,破天荒般有了專業的陶瓷交易市場,而且‘市’的建築規格遠遠高於‘街’的建設規格。”

通過遺址中的“街”和“市”分設等信息,專家推斷,那時的磁窯溝,是一個由官方統一管理,生產民用陶瓷的區域中心。

當然,這一地區當時的繁華,與明朝移民屯邊政策的實施有著莫大的關聯。正是移民屯邊,讓平川區及其周邊境內人口大幅增長,使得這裡從事陶瓷業的人越來越多,陶瓷產業更是名揚西北,傳有吉林、雲南、江蘇、安徽、河北、青海、山東、河南、四川、陝西等十八省人來此謀生。

清代到民國時期,磁窯溝的生產能力有所下降,主要以壇、缸、罐、盆、瓶、碗和碟為主,陶瓷生產日益生活化。通過不斷的發展整合,逐步形成了任氏、謝氏、張氏和徐氏為主的四大陶瓷世家,這種生產持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

千年發展中,磁窯溝沒有武威窯的皇家官窯氣派,也沒有安口窯那樣躋身全國六大陶土生產基地的輝煌,更沒有身為西夏最靠近都城的窯址而成為皇家陶器供應地的重要角色,但這裡依舊璀璨奪目。

磁窯溝爐火千年不熄,是隴原陶瓷工業的鼻祖和重鎮。千年來,製陶工藝的不斷成熟和交通條件的改善,讓磁窯溝的瓷器走向了寧夏、青海、新疆、內蒙古等西北省區,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西部陶都。

直到今天,磁窯溝遺址仍然可以燒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窯廠的搬遷,這裡繁華落盡,寂寥如初。

白銀西部陶都,絲綢之路上的山河和窯火

輝煌一時的陶瓷廠

在歷史久遠、盛極一時的磁窯溝裡,還誕生了名噪一時的靖遠陶瓷廠。

靖遠陶瓷廠的前身是上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成立壯大的靖遠磁窯陶器廠。解放初期,磁窯溝依然是窯廠林立,熱鬧非凡。1952年,靖遠縣政府派工作組到磁窯幫助成立互助組。

1956年,磁窯溝成立了“靖遠磁窯陶瓷生產合作社”,私人的瓷窯都集中歸入合作社統一生產、統一銷售,所有的工人一律施行計件工資。以手工作坊為代表的民間陶瓷燒製,逐步退出磁窯溝歷史舞臺。

1958年,磁窯陶瓷生產合作社改名為“靖遠磁窯陶瓷廠”,實現了由集體企業轉為地方國營的全民所有制企業。磁窯成立陶瓷廠後,逐步從純手工畜力向半機械化過渡,並改造舊式直煙窯,新建了倒煙窯,從只生產黑釉到逐步試生產白釉產品,生產量和工藝進一步提升。後來,又新建了隧道窯,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使磁窯溝的陶瓷產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1972年,靖遠磁窯陶瓷廠遷出磁窯溝,在刀楞山下新建廠房,廠名由靖遠磁窯陶瓷廠改為靖遠陶瓷廠。新建的陶瓷廠,把罐形窯改建為隧道窯、隔煙窯。陶瓷生產從運輸、原料加工、製坯、烘乾,到上釉、裝燒,大部分實現了工藝流程的機械化,陶瓷產業發展步入了一個新時代。

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平川區還是靖遠縣的一部分。1985年,白銀市成立,平川從靖遠縣劃出設區,平川區成為以煤炭、電力、陶瓷等產業為主的工業區,陶瓷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到上世紀90年代,靖遠陶瓷廠發展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陶瓷生產企業,產品發展到建築陶瓷、衛生陶瓷、日用陶瓷、耐用材料、包裝紙箱、陶瓷熔塊等六大系列100多個品種,產品銷往四川、寧夏、吉林等18個省、市、自治區,鼎盛時期有8個分廠,3000多名職工,總資產達1.5億元。

當時,陶瓷企業生產的“格威”牌產品暢銷西北五省區,設計生產的漢馬鏤金酒具、茶具、文具榮獲全國旅遊紀念品、內銷工藝品優秀設計獎,反彈琵琶茶具榮獲甘肅輕工產品百花獎設計二等獎。其中,仿古彩陶出口日本、東南亞等地。

世界級民間藝術大師阮文輝曾在平川陶瓷企業體驗生活,設計的鐵鏽紅陶瓷葫蘆藝術價值極高。平川區內的陶瓷產業長足發展,陶瓷市場空前活躍,享有“西北陶瓷工業城”的美譽。

此後,由於市場競爭激烈、經營不善等種種原因,到本世紀初,靖遠陶瓷廠日漸沒落。2005年,靖遠陶瓷廠改制成白銀隴燁陶瓷有限公司,進入了創新擴張發展的新時期,通過抓技術創新,開發出純手工繪畫、高檔禮品瓷、數碼陶瓷、文化刻瓷、仿古彩陶五大類高檔文化藝術瓷系列產品,特別研發的隴瓷窯變釉系列高檔藝術陶瓷填補了甘肅空白。

堅守傳承的陶瓷世家

精美的瓷器離不開陶藝工匠的精心製作。平川陶瓷產業發展中,湧現出了一批傑出的堅守傳承的工匠大師級人物。

在磁窯溝陶瓷世家裡,目前有張氏家族在堅守傳承這一產業。張氏家族明朝初年來到平川,到清代同治年間,張氏的祖上以全手匠人和善於經營聞名於當地,家族開始興盛並世代從事製陶業,至今已傳承六代,歷時約150年。

作為平川區陶藝傳承人的張克華,是家族中的傑出代表。1943年出生的張克華,10歲時就在磁窯溝自家窯裡幹一些攪輪、曬坯等力所能及的活兒,並開始跟著師傅學習燒製陶瓷。他從最簡單的裝坯開始學起,到滿窯,封窯門,燒窯,到觀火測溫,止火冷卻,十三四歲時張克華便成為一名全手藝陶瓷工人。

1961年,張克華一家下放到靖遠縣東昇鄉柴新村務農,一干就是近20年。1980年,改革開放後,張克華帶領家人義無反顧地回到了磁窯溝,重燃窯火,由於技術過硬,他的窯裡生產的產品受到了市場的認可。當時,磁窯溝只有他一家瓷窯生產陶瓷。在他的帶動下,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小瓷窯遍地開花,從磁窯溝一直建到了周家地,建到了周邊地區,當時平川有瓷窯近五十家。

1991年,為了企業發展,張克華把廠子從磁窯溝搬至平川區所在地七泵房後面,直到把製陶的技藝傳承到了兒子和孫子一輩。目前,張氏家族還經營著隴燁、泰瑞、昱恆、盈勝、盈耀等陶瓷企業,是平川製陶業的主要力量。子侄孫輩有20多人從事陶瓷產業,在這些企業務工的人員有近千人。

作為國家級美術師、工藝師的張成仁,從臨時工成長為了靖遠陶瓷廠副廠長。他在陶瓷彩繪產品設計、製作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挖掘利用繼承甘肅黑釉陶瓷方面成績突出,其作品黑釉8頭雕金“漢馬酒具”1984年獲“全國旅遊產品內銷工藝品展銷會”優秀設計獎,黑釉釉彩“梅花文具”等獲甘肅省輕工產品設計三等獎,鐠黃釉“六頭振興茶具”1985年獲甘肅省“百花獎”創作設計二等獎。1985年,他和張永如共同完成了陶瓷釉面磚科技課題,正是這一成果的不斷改進,才有了1994年格威牌釉面磚被評為甘肅省名牌產品的榮耀。

張永如是白銀市本土陶瓷專業首席專家,是白銀市平川陶瓷研究中心總工程師,也是靖遠陶瓷廠第一個陶瓷專業大學生。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他擔任陶瓷廠技術員,1985年,主持制定《靖遠陶瓷廠生產工藝流程標準》。滑石質瓷的試製研究,填補了甘肅省的空白。2013年9月,退休後的張永如被平川區陶瓷研究中心聘為總工程師,潛心研究結晶釉。在無數次試驗後,2015年燒製出了窯變珊瑚釉福祿瓶,成為平川獨有的珍品瓷釉。

出自陶瓷世家的張明國現在是白銀隴燁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既是一名企業管理者,也是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白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白銀市民間藝術大師。他在技術創新上不斷取得突破,2011年成功使用還原焰研發出“隴瓷”高檔系列產品,填補了甘肅空白,豐富了陶瓷品種。2014年,成功研發出宋代極其流行的油滴天目名貴釉,使深藏在歷史深處的珍瓷名種再現光芒。2018年1月,成功研製出宋代曜變鐵紅金圈結晶釉,又一次實現了技術的重大突破。

除此之外,還有為平川陶瓷穿上美麗嫁衣的,四十多年來一直做陶瓷設計與繪畫的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車亞彬。車亞彬擅長陶瓷粉彩畫,凡打底、平填、洗染等法無不悉心體會,反覆揣摩,先後設計出燈罩、茶盞、瓶、壺等系列,山水、人物、花卉的瓷上表現無不得心應手,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在推動平川陶瓷發展上,有讓靖遠陶瓷廠扭虧為盈的陳虎,在他的改革管理下,靖遠陶瓷廠1993年成為甘肅省陶瓷行業效益最好的企業。還有張明太、張秀芳、張華、陳玉橋、張永盛等行業裡的佼佼者。

開啟陶瓷產業新時代

窯火熊熊,正燒出這一古老產業的新天地。

平川境內陶土資源豐富,各類陶土測算儲量在40億噸以上,能夠滿足建築陶瓷、衛生陶瓷、日用陶瓷和工藝美術陶瓷等多種陶瓷產品類型的生產需求。

近年來,平川區進一步強化政府引導力,著力構建陶瓷產業承載、行業管理、技術創新、企業融資、信息服務、人力資源、項目招商、市場物流等八大支撐體系,著力推動陶瓷產業集群化、園區化發展,全面提升承接陶瓷產業轉移能力,積極引進一批資源節約型、產業帶動型、規模效益型的重大陶瓷項目入駐園區。

目前,平川區先後建成內牆磚、拋光磚、藝術瓷、仿古瓷等陶瓷生產企業15家,總投資規模達11.8億元,年產值近8.4億元,從業人員3300多人,產品已覆蓋甘肅、寧夏、青海、陝西、內蒙古、新疆等省區的部分市場。

平川區2011年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陶瓷產業轉移示範基地”,平川陶瓷在全國陶瓷產業佈局中佔據了一席之地。2012年成立平川陶瓷研究中心,依託省內工藝美術大師和色釉料工程師成立了製陶工作室,搭建技術合作與交流的平臺。

白銀市平川陶瓷研究中心主任孫守南介紹,近年來,平川製陶工藝傳承人開拓創新,推動藝術陶瓷再攀發展高峰。隴燁陶瓷利用當地原料燒製的油滴釉瓷器,“復活”了失傳700多年的油滴天目釉燒製技藝;創作的仿古彩陶作品榮獲首屆中國歷史名瓷燒製技藝大賽銀獎;工藝美術陶瓷作品“黃山雲起”榮獲首屆中國(國際)汝瓷文化節優秀獎;高檔文化藝術創意陶瓷作品《如日中天》在2012年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暨國藝杯評選大賽中榮獲金獎。平川陶瓷研究中心在藝術紫砂、結晶釉燒製技法上取得突破,創作的窯變珊瑚釉福祿瓶獲得“絲綢之路”陶瓷藝術創意設計大賽一等獎。

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白銀隴燁陶瓷有限公司更是強力推動轉型升級,以陶瓷為載體,以文化為基礎,以創意為靈魂,公司將老廠區打造成兼具產學研、旅遊、休閒、娛樂、文化創意、人才培訓等為一體的平川區陶瓷小鎮核心區。平川區陶瓷小鎮定位為西部陶都文化重鎮。2018年5月3日,平川區陶瓷小鎮正式開園,陶瓷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啟動。

現在,步入平川區陶瓷小鎮,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靚麗的陶瓷世界:高高的大煙囪聳立在半空,街道兩旁、牆面上裝點著精美別緻的陶瓷產品,陶瓷陳列館內的展品精妙絕倫、巧奪天工,饅頭窯址展現的是曾經的輝煌,隧道窯牆壁上沉澱下來的層層瓷釉是陶瓷產業的厚重歷史的再現。

陶瓷小鎮佔地約1800畝,總投資約25億元。分近中遠三期進行建設。2018年計劃投資1.2億元,目前已基本完成核心區、西部陶都及品牌形象、道路等建設。其中核心區包括陳列館、博物館、工業遺址博物館、創客空間及展覽空間、非遺傳承中心、院士工作站、大師園、陶吧、陶瓷客棧及圓窯遺址、咖啡館、現代工業旅遊、主題廣場等12個分項目。

瓷韻悠悠,窯火熊熊;薪火相傳,千年不息;西部陶都,神韻再現。今後,平川區陶瓷小鎮將成為白銀市重要的陶瓷工業旅遊目的地,一個全新的“工業+旅遊”的生態旅遊鏈條正在平川形成。

聲 明

“白銀文旅”尊重文章及圖片的作者權益,與粉絲共同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如侵犯原作者權益,我們將及時做出標註或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