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們為了長生不老,為什麼都去抓唐僧,而不去偷蟠桃?

妖怪們為了長生不老,為什麼都去抓唐僧,而不去偷蟠桃?

在《西遊記》中,一直有個根深蒂固的疑問:那麼多妖怪,為了長生不老,玩命去抓唐僧,為什麼不去天庭偷蟠桃?

唐僧肉和蟠桃,哪個好?稍微看過原著的朋友們,都認為,蟠桃好得多。

蟠桃樹多,一共有三千六百株。

撇開吃了只能‘成仙了道’的三千年一熟的蟠桃不談,還有吃了能夠‘長生不老’的六千年一熟的蟠桃,和吃了可以‘與天地同壽’九千年一熟的蟠桃。

比唐僧肉好,或者超過唐僧肉效果的蟠桃樹,就有整整兩千四百株。

並且,蟠桃會每年召開一次,意味著蟠桃樹上,時時刻刻有成熟的蟠桃。

但是在《西遊記》中,妖怪們直接無視樹上的蟠桃,絞盡腦汁堵在取經路上,專盯著走走停停的唐僧肉。

抓唐僧的過程中,妖怪們死傷慘重。

白骨精死了,蜘蛛精死了,南山大王死了,擁有四萬多妖怪的龐大勢力‘獅駝嶺’和妖精王國‘獅駝國’樹倒猢猻散……

而蟠桃,妖怪們遠遠沒有如此狂熱。

獅駝洞老大青獅,都張開大口堵南天門了,卻不知道迂迴竄進蟠桃園,吃蟠桃吃個飽,仍然回到凡間,等著唐僧肉送上門。

就好像一幫劫匪打開了銀行的保險櫃,轉身走的同時,惡狠狠的跟銀行職員們說:

老子今天沒帶麻袋,你等下給老子轉賬!

妖怪們為了長生不老,為什麼都去抓唐僧,而不去偷蟠桃?

出現這麼個現象,原因有很多。

比如妖怪們不太瞭解蟠桃。

再比如,要去偷蟠桃,難度比較大,理論上需要避開蟠桃園土地、鋤樹力士、運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掃力士等,切不能露出一點蛛絲馬跡。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妖怪們什麼危險事情做不出來?

黃風怪去靈山偷琉璃盞內清油;金鼻白毛鼠去偷如來佛祖的香花寶燭;萬聖公主溜去凌霄寶殿,偷了王母娘娘的九葉靈芝草,只為養在碧波潭底下,用來襯托舍利子。

只要是妖怪的心頭好,就永遠會有妖怪在刀鋒上漫舞。

真正的原因,是唐僧肉好上口,只需“蒸著吃”就行。

這就是一個標籤:簡單。

妖怪們的認知裡,最怕麻煩。

恰好,蟠桃的標籤,就是“麻煩”。

妖怪們為了長生不老,為什麼都去抓唐僧,而不去偷蟠桃?

問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蟠桃和唐僧肉,哪個數量多?哪個好吃?

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蟠桃。

前文就講了,長生不老效果以上的蟠桃,足足有兩千四百株;蟠桃是水果,補充維生素C,香甜可口又多汁。

感覺不要錢一樣。

所以孫悟空看管蟠桃園的時候,餓了就爬到蟠桃樹上,吃了睡,睡醒了接著吃,把天庭神仙們一年的量,都給吃完了。

然而,事實絕非如此“簡單”。

蟠桃園的位置,在哪裡?

《西遊記》裡的天庭,有三十三天,類似於三十三層,太上老君的兜率宮,就在最頂層的三十三天。

另外,天庭的宮殿,包括三十三座天宮,七十二重寶殿。每一座宮殿,都有個法力強大的神仙坐鎮。

妖怪們為了長生不老,為什麼都去抓唐僧,而不去偷蟠桃?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孫悟空!孫悟空當齊天大聖那會兒,在天庭待了約莫百十天,約莫半年。

俱道:“大聖在天這百十年,實受何職?”大聖笑道:“我記得才半年光景,怎麼就說百十年話?”——《西遊記》第五回

半年時間,孫悟空自由自在,結交天庭神仙,各處宮殿玩一玩走一走,聊個天啥的,愣是不知道還有蟠桃會這一天庭盛事。

更何況,蟠桃園就在齊天大聖府的隔壁!

在蟠桃園旁邊住了小半年,都沒聞到桃子味,也沒神仙朋友們提一嘴蟠桃會,要不是玉帝擔心他整出么蛾子,他甚至都不知道蟠桃的存在。

這就是妖怪們的“麻煩”

很無奈對吧?蟠桃很多,又好吃,但是蟠桃園難找啊!

難道要摸黑打悶棍,逼問神仙?妖怪們活得不耐煩了,才會這麼做。

妖怪們為了長生不老,為什麼都去抓唐僧,而不去偷蟠桃?

相比之下,唐僧肉“簡單”多了,只需三步:第一步抓住唐僧,第二步架起一口鍋,第三步蒸熟唐僧。

原著上的唐僧,原著上的唐僧,手無縛雞之力,隨便花點心思,就能抓回洞裡,洗幹抹淨。

換位思考一下,假設你是一隻妖怪:

我嘞個去,蟠桃園在哪裡?蟠桃六千年才熟?滾你的蛋,老子要是能活六千年,早就已經‘躲避三災厲害’,長生不老了,還用得著當妖怪?

而唐僧肉,他是自動送上門來。

妖怪們只需在唐僧的西天路上,佔領一座大山,收服一些小妖,然後坐在山洞裡,小酒喝著,人肉吃著,等唐僧一來,一陣妖風擄走,打退孫悟空,攆走孫悟空搬來的救兵,萬事大吉。

就為了這種“簡單”,妖怪們鉚足了力氣,把逍遙自在推上了賭桌,贏了,長生不老,輸了,回家當坐騎。

事實上,非常不划算!

妖怪們為了長生不老,為什麼都去抓唐僧,而不去偷蟠桃?

這真的,引人深思。

有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實際上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也許是因為,所謂的“簡單”,其實不簡單。

就拿妖怪吃唐僧肉來說。

一是妖怪沒得其他路子,吃不到蟠桃;

二是隻想等唐僧肉上門,不願意挪窩,去尋找像“人參果”之類的天地靈根;

三是不夠果斷,許多妖怪,唐僧肉明明到了嘴邊,仍舊擔心這擔心那,希冀著解決所有疑難雜症後,才高枕無憂、放心大膽的享用唐僧肉。

妖怪們,走岔了。

妖怪們為了長生不老,為什麼都去抓唐僧,而不去偷蟠桃?

就好比如今的成功學,心靈雞湯,大家夥兒看了之後,覺得很有啟發,一邊做著美夢,一邊待在原地。

跟妖怪們犯了差不多的錯誤。

一是認為所學的領域不對,或者自己的領域,有人捷足先登;

二是不願意學習,缺少發現“人參果”的眼界;

三是想著一切準備妥當,無風無浪,一路前行,直至彼岸,而事實卻是,等你準備妥當,黃花菜都涼了。

騷年們,大家年少時把孫悟空當偶像的那股勁兒怎麼不見了?

大可以學一學孫悟空,蟠桃吃了好,那就先吃了再說,至於後續的問題,還管你那麼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實在糊弄不過去,五百年後再起波瀾!


分享到:


相關文章: